刻章的小红本本

点头像关注我

笔芯

我是你们的小可爱哟

刻章的小红本本

看到这个小红本本,你们想到了什么呢?

它对每位情侣来说,可能只是一个小本子,也可能是彼此由恋爱关系变成夫妻关系的一个见证吧,那么它是谁呢?

看到图片,你们应该都知道了吧

结婚证

Marriage certificate

刻章的小红本本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其式样由民政部统一制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一印制,县、市辖区或不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加盖印章,结婚证书须贴男女双方照片,并加盖婚姻登记专用钢印。若结婚证丢失了可以前往民政局申请补办。

中国建国后,婚书已变为体积小巧的结婚证。1950年的结婚证只有两个巴掌大的薄纸片,上面除结婚人的姓名、籍贯、签名、年龄,以及证婚人的签名外,没有任何绚丽的图案。

2018年9月28日,电子结婚证功能在支付宝上线。

刻章的小红本本

领取要求

结婚证是婚姻登记管理机关签发的证明婚姻关系有效成立的法律文书。结婚证正本一式两份,男女双方各持一份。

领取结婚证的法定条件:双方自愿、均无配偶,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双方非直系血亲、非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没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我国的《婚姻法》倡导婚姻自由,按理来说每个人都具有结婚的权利,其实不然,按照我国的法律规,至少以下几种人不具备结婚的条件:

(一)已经与第三者有婚姻关系,而且这种婚姻关系没有中止的人。这种人结婚也就犯了通常所说的重婚罪。

(二)低于结婚年龄以下者:男性早于二十二周岁,女性早于二十周岁。

(三)患有不应结婚的生理缺陷。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者,禁止结婚。

(四)和自己有着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亲人结婚,也是不允许的,也就是平时说的近亲结婚。这违反我国提倡的优生学原则。

(五)对于丧失性行为能力的人倒不是说不能结婚,但必须事先要与对方讲明。如果隐瞒这一情况,与对方结婚,婚后因此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一方要求离婚,应当准予离婚。

刻章的小红本本

办理流程

登记地点:男女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

携带证明:

1、居民身份证;

2、户口簿(或者集体户籍证明);

3、婚姻状况证明;

①固定工、离退休职工由所在单位出具

②待业、个体无业人员由居(村)委会出具

③待业人员、个体户还应提供劳动手册(或执照)

4、二寸彩照3张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二寸单人彩照3张,双方照片颜色统一,结婚登记处有宝利来快照服务;

5、再婚当事人的特殊证明(另外需持①—④的证明)离婚证书(或解决夫妻关系证明)(或法院调解书)(或法院离婚判决书)注:持初级法院判决书的,还需带好初级法院判决生效的证明;

6、因私出境人员的特殊证明(另外需持①—④的证明)我驻外使、领馆认证(或公证)的在国外期间的婚姻证明;

7、因私出境回国定居者的特殊证明(另外需持①—④的证明)如无在国外期间的婚姻状况证明,可持经公证的本人在国外的未婚证明书。

各个时期的结婚证

1.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结婚证书“合挥”。

刻章的小红本本

太平天国时期,男女双方和我们现在新郎新娘一样,在婚礼举行前必须去当地政府部门办理婚姻登记手续,领取称为“合挥”的“票签”,这也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结婚证书。“合”意为合并的思,“合挥”一式两份,中央盖政府龙凤大印。左半份是存根,由政府留存;右半份交给新郎新娘保管。“挥”上记录有夫妻双方姓名、年龄、籍贯等基本信息。“挥”是粤语方言,凭证的意思。

2.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

刻章的小红本本

3.50年代的结婚证稻穗、棉花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这反映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刻章的小红本本

4.60年代的结婚证书上,已经印上了婚姻法的相关条款。

刻章的小红本本

5.1968年的结婚证书,极具政治色彩

刻章的小红本本

6.1969年的结婚证有了计划生育的内容,人口政策问题是当时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

刻章的小红本本

7.70年代的结婚证书,印有毛主席语录

刻章的小红本本

8.80年代的结婚证书

刻章的小红本本

9.90年代的就混证书,照片变成了彩色

刻章的小红本本

你有不一样的结婚证照片吗?

拿出来与大家一同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