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網貸不成,反被騙!網警提醒:年關將近急用錢 網絡貸款須謹慎!

近日,反詐中心接到事主黃先生報警,稱一週前通過微信添加一個做貸款業務的人諮詢貸款事宜,隨後到其實體公司內提交資料欲申請15萬元貸款。當天下午,事主收到對方公司發來的短信,告知其“綜合評分不足,未能通過審核”。

但幾天後,事主又接到一個自稱是“貸款公司業務員”的電話,對方卻告知其此前申請的15萬元貸款“正在審核當中”。因為對方能準確報出事主的個人信息(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事主便放鬆了警惕。對方以需要“做銀行流水”為理由,要求事主向自己的銀行賬號內存入40000元,後又通過電話指引事主用手機下載“某銀行金e融”app並進行了一番操作(事主因對網絡貸款流程不熟悉,並沒有意識到是被指引在app上申請了貸款)。然後事主手機收到“某銀行金e融”發來的2條驗證碼短信,並將驗證碼告知“業務員”,隨後發現自己銀行卡內的4萬元被轉走。“業務員”又讓事主通過“某銀行金e融”app操作,將其銀行卡內的39922元(實際是“某銀行金e融”申請的貸款)分3次轉賬至一個對方提供的陌生人銀行賬戶。以上操作,“業務員”均聲稱是幫事主“做銀行流水”,資金隨後便會退回。但事主多次轉賬後,“業務員”也沒有把錢退回,事主越發覺得不對勁便報警,共損失近8萬元。


申請網貸不成,反被騙!網警提醒:年關將近急用錢 網絡貸款須謹慎!


“貸款客服”忽悠涉世未深大學生,騙走3萬多

​ 10月28日,反詐中心接到一名大學生葉某報警,稱當天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公司辦理大學生貸款的客服”,並告知“2015年葉某在其公司app平臺註冊了會員,因現在國家不允許貸款給大學生”,讓事主配合註銷該賬戶。事主同意後,對方又謊稱“要有一定的銀行流水才可以辦理註銷”,隨後指引其在借貸平臺貸款共6500元,又讓其將6500元轉賬至一個私人賬戶,稱這是在做“銀行流水”。對方又讓事主將自己的所有資金30000元歸集到名下一個銀行賬號內,然後發來一個二維碼讓事主掃碼,進入一個界面填寫個人信息(包括銀行賬號、密碼、驗證碼、支付寶密碼等),隨後事主發現其銀行賬號內3萬元被無故轉走,這才意識到被騙,共損失36500元。


申請網貸不成,反被騙!網警提醒:年關將近急用錢 網絡貸款須謹慎!


小夥連遭2次貸款騙局,損失近10萬

90後小夥子彭某因沉迷網絡賭博輸掉50萬元,為了把輸掉的錢贏回來,他翻出手機短信以前收到的貸款廣告信息,聯繫貸款。“業務員”通過QQ發來一份“貸款合同書”讓事主籤,但以事主沒有任何抵押為理由,需要其購買一份2800元的人身意外保險,稱如果事主遭遇不測可以由保險公司代為償還借款。事主信以為真,馬上轉了2800元給對方,隨後對方又告知事主信用不足,需要轉20000元驗證資金賬戶,驗資的錢會返還給事主。涉世未深的事主再次相信了對方,又轉賬2萬元到對方提供的一個私人賬戶。但對方一直以貸款不能馬上到賬等各種理由拖延,事主始終沒有拿到貸款,還損失了2.28萬元。

因為急著借錢用於賭博翻本,事主又上網搜索“貸款”信息,在一個貸款網頁輸入了自己的身份證號、手機號,不久便有一名男子主動來電聯繫事主。對方稱要先幫事主註冊“財**”“金**”賬號,事主不清楚那是什麼,便全權委託對方幫其開通。當時因為急於用錢,事主也沒留意短信內容,便將所有收到的驗證碼短信都告訴了對方,隨後按對方要求向自己的銀行賬號內存入了5萬元,對方將這5萬元存入了“財**”“金**”平臺中。對方又稱要幫事主刷“銀行流水”,讓事主稍後每收到一筆錢就轉賬至一個私人賬號。事主接連收到3筆資金共5萬元,起初以為是對方自己掏錢轉賬給他“刷流水”,也沒多想便馬上按指引轉至對方提供的賬號(事主事後靜心回想,這5萬元實際就是自己掏的那5萬,只是被對方轉進2個平臺進行操作而已)。刷完所謂的“流水”後,事主已對騙子深信不疑。在對方提出要提供27000元的保證金時,事主再次想都沒想,又給對方賬戶轉了27000元。直至被其哥哥發現,被提醒那是騙局,事主才醒悟,至此共被騙將近10萬元。


申請網貸不成,反被騙!網警提醒:年關將近急用錢 網絡貸款須謹慎!



【常見套路】

1.不法分子往往抓住借款人急於用錢的心理,以先收各種手續費再放款為理由騙取錢財,“保險費、保證金、激活費/解凍費、驗證費、服務費”,道道手續連番“轟炸”,最後錢沒貸到,存款卻沒了。

2.不法分子以申請貸款的名義收集借款人的個人信息,隨後以驗資為由讓借款人將錢打到自己名下的銀行賬戶。大部分人會認為把錢打到自己的賬戶比較安全,但是,不法分子只要以各種理由套取到事主的銀行卡賬號、密碼、驗證碼等信息後,便可以通過盜刷或網上購物等形式,將事主資金轉移。

3.還有一種“套路貸”,不法分子通過製造銀行流水、簽訂合同來固定合法證據,然後故意製造違約,讓你還不上款,再拿著此前簽訂的合同徵收高額罰息,讓事主攤上鉅額欠款,更甚者會順便侵吞事主的房產、車輛等財產。

【警方提醒】

1.不要輕信網絡上發佈的或是短信、電話收到的貸款信息,貸款請選擇正規資質的貸款機構,正規機構不會在發放貸款之前收取任何費用。

2.時刻謹記:不輕信、不透露個人信息,不提供驗證碼。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