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夥雙11購物花數萬元,女友:分手!

11月11日,不少市民還在家裡“買買買”的時候,市民小張(化名)來到了大連市第七人民醫院,原來,因為當天凌晨網購花掉數萬元,其女友向其提出分手,內心極度痛苦的他前來就診。該院康復科主任董曄表示,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網購是一種正常的消費行為,但也需要注意,沒有節制、超出個人能力的網購行為也會引發一些社會問題,應該引起大家的重視和思考。

“血拼”引發小情侶分手

據董曄介紹,雖然暫時沒有因為網購專門來就診的患者,但可以看到,很多案例中,網購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拿今年“雙十一”當天來說,患者小張就因為失戀來到市七院諮詢,按照小張的描述,他和女朋友的感情出現問題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了,原因有很多方面,但導致分手的導火索就是“雙11”凌晨小張網購花了五六萬元,而兩人又是普通的工薪階層。小張的女朋友認為小張購買的東西超出了其消費能力,而且有些商品並非剛性需求,因此和小張產生爭執,進而提出分手。“很多家長來諮詢親子之間的問題時,也會提到網購。”董曄說,比如有些大學新生離開了家,有了花錢的自由,沒有很好地分配生活費,盲目沒有節制地消費,導致生活費不夠用等情況的出現,也會引起親子關係緊張。

網購不可怕 成癮得重視

那麼真的有網購成癮這類人群,還是說這只是“剁手黨”帶有調侃性的自我歸類?董曄表示,需要分兩方面來看這個問題,“我們看一個人是否成癮,其中一條是看他有沒有影響社會功能,所謂社會功能,對我們成年人來說,就是學習工作的能力,人際交往的能力等,如果一個人長期沉迷於一種行為,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比如說,超出了自己經濟能力,還是無法控制的、大量的、長期的、反反覆覆的購物,那就是一個成癮行為,屬於疾病的範疇。”

據董曄介紹,成癮的症狀包括:不能自控;耐受性增加,比如說對網購的需求越來越大;有階段性反應,比如說不買東西就受不了。還有一些特例,比如躁狂發作的病人,其精力、體力、腦力都異常旺盛,多數人會出現無節制消費的症狀,這種情況就應該及時就診。但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即便偶爾衝動消費,沒有影響正常生活,那麼網購只是一種習慣,不必過分緊張。

互相攀比也會引起不必要的消費

在分析網購成癮的原因時,董曄表示,一方面,由於網上的商品比較豐富,網購具有可操作性,對一些人來說,可以通過網購發洩情緒,緩解壓力。而網絡支付也比較便捷,和傳統掏錢購物不同,人們對賬戶數字的變化沒那麼敏感,很多年輕人還有貸款消費的習慣,也刺激了消費。

令人意外的是,互相攀比的心理也會引起不必要的網購。董曄表示,她曾經有過一位患者,因為工作壓力較大來就診,其中給他帶來壓力的一個方面就是同事的包裹,“他覺得自己賺的錢不足以買那麼東西,造成了心理失衡,過分地在意同事有幾個包裹,自己有幾個包裹,產生一種攀比的心態,為了滿足虛榮心進而不斷地去網購。”董曄表示。

據董曄介紹,網購成癮和我們的現實生活有一定的關係,抑制衝動消費的方法因人而異,她認為更重要的是,人們能透過不斷刷新的交易額看到沒有節制、超出個人能力的網購行為可能帶來的社會問題,進而回歸理性消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