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中國教育新聞網(jiaoyuxinwenwang),你身邊的教育專家。

1978年國門一開,企業的中外合資如雨後春筍,高校的中外合作卻姍姍來遲。

直到8年後的1986年,這一僵局才開始打破。這一年9月,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在南京開學,這也是改革開放後我國第一次啟動中外合作辦學。從名稱上也能看到,中美文化交流中心僅限於項目合作,還不是一所真正意義上的中外合作高校。

一等又是18年。2004年,由英國諾丁漢大學和浙江萬里學院合作建立的寧波諾丁漢大學(簡稱“寧諾”)“橫空出世”。與此前已有的745家中外合作辦學機構不同,這是國內第一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外合作大學。

14年後的今天,寧諾已成為一所社會公認的好大學,儘管它並沒有“985”“211”“雙一流”之類的頭銜。剛剛舉行的第九屆中外合作辦學年會上,教育部一位官員曾向與會嘉賓發問:為什麼北京有考生放著家門口5000元學費的“211”高校不上,卻願意花10萬元到寧波上大學?

到底是為什麼呢?

天作之合——

天時地利人和,成就了國內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寧波和諾丁漢“結合”之前,其實雙方都在物色著對象。

作為沿海開放城市,寧波的高等教育一直是一塊短板。時任寧波教育局局長華長慧告訴記者,2000年前後,寧波普通高校只有3所,很難滿足地方對高端人才的需求。特別是隨著沿海開放城市的政策優勢減弱,寧波市越來越感到發展高等教育的緊迫性。

寧波市先後找了位於西安和長春的兩所部屬名牌工科大學,遊說他們整體搬遷到寧波來。省市領導親自帶隊,與大學處級以上領導逐個交流,提供極其優惠的條件,比如免費提供1500畝校園,建成45萬平方米的校舍,除國家經費外每年給予高額補助,每個成家的教職工都提供成套住房等。遊說的結果,大學領導動心了,大學所屬的部委也同意了,最終卻因種種原因沒有成功。

諾丁漢大學早就有了到中國辦學的想法。當年在與寧波市商討合作辦學的同時,其實也在與上海市進行私下接觸。最終他們選擇了與浙江萬里學院合作,在寧波市建一所新型大學。

國內第一所中外合作大學為什麼會在寧波出現?華長慧認為是天時地利人和綜合因素使然。

天時,指的是國家政策。1999年,黨中央、國務院召開全國教育工作會,提出要大力發展高等教育,鼓勵中外合作辦學。特別是2003年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頒佈,寧諾可以說是生逢其時。

地利,指的是地方支持。寧波市委、市政府有發展高等教育的動力,寧波民間也有興學的傳統,因此有了與諾丁漢大學合作辦學的想法後,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都很支持,事情比較好辦。

人和,指的是辦學的人。寧諾的出現,與兩撥人有關。一個是楊福家先生,當時他還是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校長,本身也是寧波人。另一撥人就是萬里集團,他們辦學辦出了興趣,也有一套成熟的辦學經驗。

直到今天,這三方面因素仍然在支撐著寧諾不斷向前發展。

國家的支持自不必說。寧諾之後,西交利物浦大學、上海紐約大學等一批中外合作大學相繼成立,本身就說明國家對這類新型大學的重視。

14年來,寧諾更是得到了寧波全市上下的通力支持。“十二五”期間,寧波連續投入5億元支持。海外“寧波幫”愛國人士也一直關心和支持寧諾發展,像李達三先生已累計捐贈數億元,幫學校建造圖書館、孵化園等。

浙江省委副書記、寧波市委書記鄭柵潔近日在寧諾調研時,勉勵學校繼續堅持國際化辦學理念,引進世界一流教學科研資源為己所用,打造中外合作辦學的樣板和服務地方發展的高地。

對標一流——

讓學生感受到大學改變了自己的一生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寧諾從成立的那天起,目標一直很明確,就是要辦世界一流大學。

最初,萬里集團和英方看中的辦學地點,是離萬里學院不遠的寧波財貿學校,佔地100多畝。華長慧一聽,這哪行啊,寧波人辦事講格局,要辦就辦出個樣子來。正好大學園區還有一塊近千畝的地,適合建一所萬人大學。正是這個“大格局”的校園,為寧諾此後發展奠定了基礎。

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是什麼?擔任過復旦大學和英國諾丁漢大學校長、現任寧諾校長的楊福家院士認為有兩條:一是學生們是否感到大學改變了自己的一生;二是老師們能否有一個寬鬆環境,允許長時間不發表論文。這兩條,是國內很多大學欠缺的。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全英文、小班化、外籍教師、外國文憑等,基本是國內中外合作辦學的標配。寧諾也不例外,而且真正做到了“一張藍圖繪到底”。

寧諾的教學語言是英文,連工作語言也要用英文。學校教學樓裡隨處可見的海報、通知、標識等,都是以英文為主。曾經有一次全是中國學生參加的活動,因為用的是中文海報而遭到國際學生的投訴,投訴主題只有兩個字——歧視。

良好的英語能力順理成章地成了寧諾學生的基本功。大一學生除了通識課程外,主要的任務就是過英文關。寧諾圖書館裡全部是英文書籍,大一新生一入校,就會有教師帶領參觀學習如何使用圖書館,專業英文學習還可預約教師輔導。大二開始就是全英文的專業課,這樣正好與英國本科的3年制接軌。

寧諾採用的是英國諾丁漢大學成熟的課程體系,大二到大四每週只有12—14學時,而國內其他高校大都在20學時左右。寧諾副校長沈偉其告訴記者,別因此以為學生學習負擔輕了,教師上一小時的課,學生可能需要10個小時的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

小班化教學,其實質就是有利於師生互動交流。楊福家曾經總結中國高校課堂最大的問題,就是學生不會問老師問題,更不敢指出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華長慧認為,西方先進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三個特點: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增強思辨能力上,教學的根本方法放在互動上,教學的評價放在過程評價上。這些都可以在寧諾的小班化教學中得到體現。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寧諾目前擁有近300名學術教師,都是按照英國諾丁漢大學的標準全球招聘,來自全球近50個國家和地區,外籍教師約佔70%。寧諾在選聘時會考察教師的學術水平,但並不要求教師每年發多少論文。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實際上,這些年寧諾教師的學術產出水平在不斷提升。2017年有65%的學術論文與海外高校合作發表,23%的學術論文引用次數位列全球前10%,42.7%的論文發表在世界排名前10%的學術期刊上。這些指標都超過了中國C9大學聯盟。

寧諾採用英國諾丁漢大學的質量保障體系,接受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障署(QAA)的質量評審,在根本上保證了外國畢業文憑不縮水。根據2016至2017學年英國諾丁漢大學針對四年級學生的學業統計,寧諾大多數專業2+2學生的學業水平超過英國諾丁漢大學。

今年本科畢業的紀晨,學的是電子電氣及其自動化專業,收到了美國斯坦福大學計算機音樂專業的錄取通知書。紀晨說:“以前,斯坦福對我來說是個遙不可及的頂尖學府。在寧諾的這幾年讓我變得更有自信,能夠去追求自己想要的東西。”

根植中國——

14年來,寧諾越來越重視與寧波的水乳交融

和2004年建校時的預期相比,今天的寧諾已經發生了相當大的改變。

用華長慧的話說,這主要得益於“嫁接”,而不是簡單的“移植”。嫁接,意味著寧諾要博採中外教育之長,也保證寧諾更加接地氣。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寧諾的標誌性建築鐘樓,外觀和內部設計與英國諾丁漢大學幾乎一模一樣,連樓前的湖面和大草坪都從英國複製過來了。但樓前大草坪變了,按照學生們的建議改成了擁有中西兩種風格的綠地,可能中國學生更喜歡長亭和綠蔭。

更讓人驚喜的,是寧諾內在的改變。

寧諾成立了黨委,黨的組織工作也比較健全。目前寧諾的學生黨員500多人,佔學生總數的10%左右,這在中外合作辦學大學裡是很高的。《中外合作辦學條例》裡並沒有明確規定要成立黨委,起初外方是反對的。華長慧告訴外方《高等教育法》裡有相關說法,上位法和下位法的關係,外方能夠理解,內心卻未必服氣。

寧諾黨委開拓性的工作,得到了外方的理解和支持。比如在建立學校和諧溝通機制方面,特別是與政府部門打交道、申請國家科研基金、申報“長江學者”等人才計劃等,黨委起了很大作用。

寧諾也有思政課,只不過換了個名字,叫“中國文化課”。除了國家規定的4門教材外,他們還另編了兩個讀本,《中國文化與大學生成才》和《思想修養與大學生成長》。思政課借鑑了學術課程的教學方式,中班上課、小班討論,作業包括討論、交流、小論文、社會實踐等。“這樣下來,中國文化課的評分高於全校所有課程的平均分,比學術課評分還高,外方也服氣了。”華長慧說。

14年來,寧諾也越來越重視與寧波這座城市的交融。在學科建設方面,最初只有商學院、人文社科學院的寧諾,近幾年加強了理工學院的建設,致力於將世界一流研究資源和學科優勢,與寧波戰略發展規劃及產業狀況相結合。比如在先進材料、先進製造、電源電子及電驅動、能源技術、數字健康及人工智能等領域,正在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和產業化研究,以及相對應的高水平國際合作平臺建設和人才培養。

2017年,寧諾推出了“首席教授”計劃,在全球範圍內高薪聘請24名學科帶頭人,組建科研教學團隊,打造世界一流學科。這次招聘主要集中在電機、新材料、高端製造、數字醫療、博雅教育、中歐關係等領域。目前,這24名“李達三首席教授”已全部到崗,包括海外名校學術骨幹、高引學者等。

14年來,寧諾與擁有世界第一大港的寧波共同成長。2018年,寧諾在全國錄取的文科生平均分、理科生平均分分別高出一本線62分和94分。今年應屆本科畢業生中,83%的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27.5%進入世界排名前10高校,55.5%進入世界排名前50高校。選擇就業的畢業生中,65%在世界500強企業或知名企事業單位就職。

放著家門口高校不上,花10萬到寧波上大學?

據瞭解,寧諾培養的學生很大一部分直接服務本地。根據寧諾主要留學國的校友會數據統計,畢業生赴國外院校深造後約95%回國就業;2016年、2017年所有畢業生在浙江工作的比例約為46.9%,選擇直接就業的碩士生超過一半留在了寧波。

2006年2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在出席寧諾校園落成典禮時說,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創建和成立,開中國高等教育與國外優質教育相結合的先河,為中國教育走向世界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模式。

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這也是包括中外合作大學在內的每一所大學都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

相信寧諾已給了我們一個清晰的答案。

(文章來源:《中國教育報》2018年10月12日第1版 版名:要聞 作者:儲召生 徐倩 史望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