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完成投資近百億元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完成投资近百亿元

圖為青海三江源。(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中新網記者31日從青海省生態保護和建設辦公室獲悉,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已累計下達投資97.11億元(人民幣,下同),佔規劃總投資的60.5%,累計完成投資95.48億元。

三江源地處青藏高原腹地,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是中國淡水資源的重要補給地。特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重要的生態功能使其成為中國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完成投资近百亿元

圖為三江源區域的野生動物。(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繼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工程之後,2014年1月,青海省召開三江源國家生態保護綜合試驗區建設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啟動大會,標誌著二期工程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根據《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中期省級自查評估報告》和年度監測報告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生態系統退化趨勢得到初步遏制,生態建設工程區生態環境明顯好轉,生態保護和建設成效日益凸顯。

青海三江源生态保护和建设二期完成投资近百亿元

圖為三江源區域的大鵟。(資料圖)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供圖

據中新網記者瞭解,二期工程實施的四年內,三江源地區年平均出境水量達到525.87億立方米,比2005至2012年平均出境水量年平均增加59.67億立方米,水域面積由4.89%增加到5.70%,而且水質始終保持優良。

同時,各類草地草層厚度、覆蓋度和產草呈上升趨勢,草畜矛盾趨緩,退化過程整體呈減緩態勢,局部嚴重退化草地生態恢復明顯;工程區灌木林平均蓋度增加了0.21%,平均高度增加了0.82釐米;沙化土地監測樣地植被蓋度由2011年的33.36%提高到了2016年的39.40%;溼地監測站點植被蓋度增長了4.67%。

三江源區域是高原生物多樣性最集中的地區之一。監測顯示,當地藏羚、普氏原羚、黑頸鶴等珍稀野生動物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雪豹、金錢豹、豺、斑尾榛雞等頻繁現身三江源地區;瀾滄江源頭拍攝到河流生態系統的旗艦種歐亞水獺,反映出河流生態系統的健康以及完整性。

通過生態建設,當地農牧民收入也得到增加。如通過生態補償、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支持當地發展生態畜牧業和旅遊業等多種措施,農牧民生產生活方式發生重大變化,收入水平明顯提高,2016年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300元,較2013年增長34.97%。

此外,通過各項工程的實施及環境保護宣傳工作的開展,項目區民眾加深了對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和建設重大意義的認識,生態保護意識牢固樹立,自覺參與意識普遍增強。(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