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中國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8日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一套。該套精製紀念幣共5枚,包括1枚金幣、4枚銀幣,均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5枚幣正面圖案均為金文“中國”字樣襯以青銅器裝飾紋樣,並刊國名、年號。

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8克金幣背面圖案為商代眾人協田卜骨刻辭及其“協田”字樣與“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商·眾人協田卜骨刻辭”字樣及面額。眾人協田卜骨刻辭是商朝時期王令民眾在土地上進行集體耕作的政令。“協田”二字是刻辭中的關鍵詞,意為“共同在田間耕作”,闡明瞭這條政令的主要用意。幣面以“協田”二字為主要元素,突出字體筆畫的質感,筆觸剛勁有力,並突出甲骨斑駁的質感肌理,表現了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甲骨文的古樸之美。

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150克銀幣背面圖案為西周大盂鼎銘文及“匍有四方”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西周·大盂鼎銘文”字樣及面額。大盂鼎是西周禮器,其銘文共計291字,大意是周王告誡盂,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則忌酒而興,命盂盡力輔佐他,以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幣面以“匍有四方”四字作為核心元素,“匍有四方”意為“敷佑四方、佑助四方”,是全篇銘文的主旨。同時,幣面展現了全篇銘文,文字方整端正,結構寬博宏闊,氣勢雄渾威嚴,章法佈局疏密有致、氣韻流貫。

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30克銀幣之一背面圖案為西周虢季子白盤局部銘文及其“萬年無疆”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西周·虢季子白盤銘文”字樣及面額。虢季子白盤銘文是西周金文的代表作品。周宣王十二年,虢季子白在洛河北岸大勝犬戎,宣王舉行慶典以表彰其功績,虢季子白專門鑄造此盤來紀念此事。幣面以銘文最後一句“萬年無疆”為主體元素,並選取銘文局部作為背景,輔以器形輪廓、紋飾,展現了銘文書法結構嚴謹、佈局和諧、用筆謹飭的特徵。

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30克銀幣之二背面圖案為先秦石鼓局部文字及其“吾車既好”字樣與器物局部、“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先秦·石鼓文”字樣及面額。石鼓形狀上細下粗頂微圓,似鼓,故稱石鼓。石鼓文即刻在石鼓上的文字,是一種由大篆向小篆過渡的文字,被稱為“石刻之祖”,是歷代書法家學習篆書的重要範本。“吾車既好”四字取自石鼓文語句“吾車既工,吾馬既同,吾車既好,吾馬既阜”,展現了先秦時期的社會景象。幣面以“吾車既好”為核心元素,左側以大篇幅展現石鼓文,結構方正勻稱,字體舒展大方,幣面風格優雅端莊、自然古樸。

央行發行中國書法藝術(篆書)金銀紀念幣

30克銀幣之三背面圖案為秦代泰山刻石局部文字及“金石”字樣、“中國書法藝術”篆刻鈐印等組合設計,並刊“中國書法藝術·秦·李斯·泰山刻石”字樣及面額。秦滅六國後,統一文字,在先秦大篆基礎上演變而來的小篆成為秦代的通行書體。“泰山刻石”又稱“封泰山碑”,刻辭頌揚了秦始皇統一天下的功德,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之一,書法結構整齊,線條圓暢,字形縱長,莊嚴典雅。幣面從《秦泰山刻石》中選取“金石”二字作為主要元素,背景嵌入刻石文字,並在構圖上突出了大與小、多與少、寬與窄、黑與白、古與今的對比與互補,將刻石書法的線條美、體積感、歷史感原汁原味地表現出來。

該套金銀紀念幣由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鑄造,中國金幣總公司總經銷,銷售渠道詳見中國金幣網(www.chngc.net)。

(陳曉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