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去哈尔滨旅游,零下四十度脸都冻伤,一根烤肠让我鼓起了勇气

哈尔滨红肠,原产于东欧的立陶宛。中东铁路修建后,外国人大量进入哈尔滨,也将红肠工艺带到了哈尔滨。

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

冬天去哈尔滨旅游,零下四十度脸都冻伤,一根烤肠让我鼓起了勇气

冬天去哈尔滨旅游,零下四十度脸都冻伤,一根烤肠让我鼓起了勇气

去年冬天和三五个好友一同前往哈尔滨旅游,在中央大街吃了一次较为正宗的烤红肠,零下三十多度的寒冬,戴着雷锋帽,两副手套,来上这么一根香气逼人,红油油的烤肠,简直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冬天去哈尔滨旅游,零下四十度脸都冻伤,一根烤肠让我鼓起了勇气

正宗的哈尔滨烤红肠是指秋林里道斯红肠,现在买红场不用到秋林去排队,那是计划经济时期商品匮乏的一种现象,现在哈市各区都有专卖店。

冬天去哈尔滨旅游,零下四十度脸都冻伤,一根烤肠让我鼓起了勇气

更多哈尔滨旅游攻略请评论或者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