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會不會有福報,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會不會有福報,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大家好!這裡是謀略國學!現代社會,理財用財已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因為金錢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我們日常的開銷都離不開金錢。清朝名臣曾國藩雖然擁有顯赫的地位,但他卻並不是很富有的人。他從來不為自己聚斂錢財,但他卻能帶領著一支龐大的湘軍,供給這支軍隊日常開支和餉銀。他是怎樣做到的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下曾國藩的理財之道。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會不會有福報,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曾國藩說:士能寡慾,安能清澹,不為富貴所淫,則其視所物也輕,自然進退不失其正。在清朝末年,做官就意味著聚斂錢財,社會充斥著腐敗的銅臭味。1843年,曾國藩受皇上青睞,連升四級,位列五品。按照規矩,他已經不能在會館住了,而應該出來自立門戶,於是,曾國藩在外租了一處房子,租房子的費用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曾國藩一向生活節儉,他本想用他的七品官服改成朝服,可早年的七品官服已經不能再改成五品朝服了,他只好又花了二兩銀子給自己做了身新衣服。作為五品官員本應該找一些幫手幫自己搬家,但他沒有多餘的錢了。恰巧這個時候,戶部尚書知道他要用人,就把自己的跟班陳昇推薦給了他。曾國藩雖然沒錢,但礙於面子,也就沒有推辭。

升了職位,換了衣服,曾國藩覺得比以前精神多了。可是不久,京城裡就有這樣的民謠:“皇城根下一大怪,五品頂戴走著來。”原來,曾國藩為了節省開支,每天都步行去翰林院,這首民謠就是針對他的。對於這些流言蜚語,曾國藩毫不理睬,依然每天精神抖擻地走路去辦公。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會不會有福報,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雖然生活如此節儉,日子還是撐不下去了。曾國藩想寫信跟家裡要一百兩銀子接濟。他心裡想:位列五品的官員,沒能讓家裡沾光,卻還要家裡接濟,估計這樣的人只有我一個吧。想著想著,他不禁黯然。這時,陳昇醉醺醺地從外面回來了,邊往屋裡走邊叫嚷著:“爺,這是100兩銀子,您拿著花去。”曾國藩一見陳昇這般模樣,真想甩他一巴掌。可是,礙於戶部尚書的面子,還是忍住了。曾國藩問:“你從哪裡來的錢?”陳昇有點不耐煩:“是一個瘦高個兒給的。別管誰給的,您就花吧。”正說著,他突然想起了什麼,急忙向外跑:“爺,還有一封信,我給落喝酒的地方了,我這就去拿。”

陳昇很快就把信取回來了。曾國藩一看,原來是中堂大人的侄子找他說情,讓曾國藩在皇上面前替他說幾句好話。曾國藩看完信,稍微想了一下,便回了一封信,並附上這100兩銀子,讓陳昇送回去了。

想知道一個人,到底會不會有福報,只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了!

曾國藩雖然生活很拮据,但他懂得不取不義之財這個道理,不給自己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以至於斷送前程。人生路漫漫,一時禁不住誘惑,拿人錢財,你就要替人家辦事,而這就可能給他人留下把柄,埋下禍根。真正的聰明人,不會著眼於眼前的一點利益,而是會將眼光放長遠。正所謂,人間正道是滄桑,急功近利,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最後走進死衚衕。

不知您對曾國藩的取財之道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悟!如果您想收聽國學的音頻節目,可以進入我們的主頁之後點擊專欄,即可收聽到相關音頻。喜歡我們節目的話,請您點贊關注,歡迎每天都來看看謀略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