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自改革開放以來,國內鄉村旅遊伴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經歷了從萌芽到火爆的發展過程,鄉村旅遊每個階段的產品升級和開發模式都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推動下的產物。在咱們臨沂,鄉村旅遊近些年也是發展的如火如荼,接下來讓我們跟著夏林來了解一下改革開放後,蓬勃發展的鄉村旅遊給我們帶來的利好。


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1949年之前,我國的旅遊業還沒有形成,只是伴隨著西方探險家的深入中國瞭解異域風情,中國的地理自然面貌開始受到西方人的興趣。1978年改革開放後,現代旅遊業開始形成,旅遊業蓬勃發展。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我國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閒時間的增加,人們迴歸自然、迴歸鄉村的理念逐漸增強,出現了城市居民到鄉村體驗農家生活的市場需求。


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在這一社會背景下,全國各地開始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國家旅遊局更將2006年確定為中國鄉村旅遊年。在這一年,國家旅遊局將鄉村旅遊發展成為了我國旅遊的一個新亮點。與此同時,地處沂蒙山區臨沂市,因擁有秀美的田園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民風民俗,鄉村遊也在迅猛的發展著,最初的鄉村遊主要集中在蒙陰、平邑、費縣、沂南、沂水等縣區的鄉村,而在2013年,一個極具特色的鄉村旅遊景點脫穎而出,它就是蘭陵國家農業公園。開始只是農業示範園,農業示範園經過了十年的鋪墊,最終成功轉型成了國家AAAA級景區,現在說來非常輕鬆,但起步並不容易。在這個眾口難調的時代,想要在這片偌大的平地上創造出符合大多數人喜好的旅遊景點,難度可想而知。蘭陵國家農業公園副總經理劉雁濱說,面對園區的種種劣勢,策劃團隊的同志們決定將劣勢轉為優勢,做好了所有的前期準備後,蘭陵國家農業公園2013年4月份迎來了第一批遊客。遊客走後,我們總結經驗,補氣短板。經過兩年的建設,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沂蒙老街開門納客了。既能滿足遊客餐飲的需求,還能提供旅遊商品的銷售。


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鄉村旅遊的一大弊端就是季節性比較強,一個景區過了這個季節可能就沒有亮點可供遊客遊覽了,但是在蘭陵國家農業公園他們保證做到每個季節有看點,新穎策劃層出不窮,各個場館更換著不同的主題,從之前的蘭花館、萬里姜山,到如今的幸福家園、輝煌中國,將科技農業與現代景觀相結合,給遊客帶來氣勢恢宏的視覺享受。2018年,又全力打造了知青村項目。旅遊業的大力發展無疑會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代村隨著蘭陵國家農業公園的崛起,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排排灰白相間的樓房在綠樹間掩映,儼然一座現代小城。代村改變的除了吃住外,還切切實實的讓村民的腰包鼓了起來。去年平均每人6萬多,社區還有分紅、住房補貼,老年公寓、合作醫療都不要錢。


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蘭陵代村,一步一個腳印,將田園變公園,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把蘭陵國家農業公園打造成了一個四季皆有看點、特色鮮明的典型鄉村旅遊景點,並帶動全村經濟,實現共同富裕,讓村民的幸福指數不斷提升。


改革開放40年 臨沂市的美麗鄉村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