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上篇前文介绍平面改造的时候有过表述:把楼梯位置挪个地儿,将屋子里最敞亮,最透气的部分让位给主人们最重要的活动区域。于是,平面改造以后的楼梯位置:贯通三层主要活动区域,贴合关键字“通透”!并将采光极好位置让位给“一层餐厅、二层公共阅读区、三层女主人梳妆区(写字台)”。此处明显:二层公共阅读区!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从一二层“家庭博物馆” 的外壳逐渐蜕去,整个三层主人区再也无需和“现代中式”有瓜葛,轻轻松松做回自己就好了... 对于墙壁做色,我不爱用乳胶漆,弄不好就是“low”,而且颜色上墙后到底还原成什么色还极不稳定。带一点点肌理的墙纸当然就是最好的选择,质感和色泽把握度更有信心...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越是挺刮的“简约”,越是“费钱”,我和我的客户们都不相信“信价比”的神话,除非突然撞大运了... 若是“品质感不到位”,很可能出来的就会是“简陋”。看似简单的床头灯、皮床、真丝床品,无一“便宜货”... 而比较“聪明”的做法只能是在一堆好东西里面“搭配”一两件看上去不差的物件... 电视机是可以转向的,在卧室也能看,也卧室前面的“瑜伽冥想多功能区”可能看... 同样两个区域未用整堵墙阻隔,仍然“通透”...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在更衣室里,回瞄一眼“瑜伽冥想多功能区”,区隔“卧室冥想室区域”与“更衣室区域”的移门(照片里隐藏着),靠更衣室这一面其实是块镜子,照片没拍到,想象一下就晓得了。正好业主省了再额外置备落地穿衣镜的位置。基础配色里有“灰蓝”,他们家的窗帘基本上以各色深浅不等的“灰蓝色”为主...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一直记得“通透”的是吧?更衣室的门板采用深烟蓝色玻璃,借暗色透明玻璃的渗透与反光作用,瞧见女主人的“梳妆台及写字台区域”了么?对的,前文一直说到的原始楼梯让位的三层最佳采光位置就在此…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以更衣室为中心位置,两边对称启门,一边卧室休息区,一边卫生间……基础配色里有“灰蓝”,他们家的窗帘基本上以各色深浅不等的“灰蓝色”为主,这里用的是“防水蜂巢帘”…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由于布局设计的合理性关系,卫生间的双台盆区域正对着窗户,将楼下一直使用的钢结构拿过来定制成镜柜拴在天花板上,照脸和储物都解决了... 卫生间所有的杂物包括地暖分水器等都在这一排扁柜子里,为的是化解一小段承重墙,选用和更衣室玻璃门板同色但不透明的“深烟蓝色镜子”,空间看上去是不是稍微羞涩的放大了一倍?至此,保持“通透”的理念完整的贯穿了整个屋子…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看到左手边的又一排更衣柜了么?他们家的储物真的是足够多了,只是切记要摆放齐整喔,这样自己看着也舒服嘛... 回归“通透”“洁净”,时时刻刻牢记,也是“生活方式”喔...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他们家所有的砖都是“同一系列”,只是色号不同,最深色的就是客餐厅地面的“雨天的青石板色”,还记得么?卫生间用了浅一个色号的“灰”,旧巴巴的状态算是和楼下的“家庭博物馆”有个联络……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他们家选用的龙头、花洒、浴缸、马桶系列也都是尖货... 看着漂亮,品质也没话说... 最后来秀一秀女主心心念念的独立缸,虽然没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展示它的姿态,但能够像如此这般的拥有也是可以了... ♥️毕竟在魔都中心,像这样基础的带大大大落地玻璃窗的房子并不多见...

何处惹尘埃(下)|一个家庭博物馆~黑白灰+旧简中式

何处惹尘埃(下)|

一个家庭博物馆:

把收藏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黑白灰+旧简中式:

用简单色彩,做一点点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