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投资者如何玩转中国碳市场

个人投资者如何玩转中国碳市场

目前,大多数碳市场参与者已形成强烈的共识:碳市场很有可能成为百亿元以上规模的新兴大宗商品市场,成为新的社会投资域。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0亿~500亿元。

随着中国统一碳市场愈演愈烈,碳交易市场已逐步进入国内投资者的视野。全国建立碳交易试点初期,碳市场的参与主体主要是控排企业。伴随着中国碳市场的发展,各交易试点陆续引入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碳市场越来越成为投资者的关注点。目前各碳市场交易主体引入情况如下:

目前除了上海碳市场外,各碳交易试点都支持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及CCER的市场交易。个人投资者参与碳排放权配额交易需在各试点的碳排放权配额注册登记系统开立碳排放权配额账户,用于购入碳资产的交易;同时需要在指定结算银行开立银行资金结算账户,用于交易资金流转。另外,参与CCER交易的个人投资者还需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开设账户。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入市门槛并不高。从成本来看,天津、湖北的费用最低,个人开户无需费用;广东市场虽然免费开户,但需缴纳年费1000元/年,当年交易量达3000吨则返还年费;深圳通过交易所开户的个人会员需一次性缴纳入会费2000元和首年年费1000元,通过经纪会员开户则免除相应费用,只需要缴纳交易佣金。在交易费用上,广东、湖北市场费率较低,均为5‰,此外湖北定价转让模式向卖方收取4%。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收费标准为交易经手费双向收取6‰,竞价手续费双向收取5%,此外对通过经纪会员参与的个人收取3‰的交易佣金,而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收费方式为双向收取不超过7‰。

个人投资者如何玩转中国碳市场

目前看来,个人投资者参与碳市场仍存在风险。个人投资碳市场存在无法参与借碳、托管等业务;交易手续费较高等问题。碳交易市场价格受政策影响明显,个人投资者难以估计。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的特殊性,市场流动性不足可能导致挂单难以成交。

对个人投资者而言,碳市场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碳市场而言,个人投资者则是市场活跃的催化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