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11月13日

有一個重要的展覽

在國家博物館開幕

“偉大的變革——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展覽突出展示

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

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生的偉大變遷

中華民族迎來了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近日,都江堰市委老幹部局組織開展了“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共有50餘名不同職級、不同年齡、不同系統的老幹部參加了座談、訪談。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座談會會場

整個座談會氣氛十分熱烈,老幹部們暢所欲言,“春天的故事”講不盡,改革的話兒聊不完,憶歲月、話改革、談過去、展未來,抒發了對黨的無限熱愛之情,謳歌了改革開放輝煌成就,頌揚了祖國面貌新變化。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徐振漢(中)發言

徐振漢(離休幹部、都江堰市原市委書記,85歲)

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中國,在改革道路上,雖然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我們相信,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都能得到逐步完善。要正確理解中國現狀,特別是我們老同志,一定要保持定力,不能人云亦云,要堅信黨的領導。

李澤南(都江堰市黨校原副校長,68歲)

改革開放初期,我才30多歲,如今己進入老年。40年來,我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見證者;我擁護改革開放,努力工作,當然也是貢獻者,同時也是受益者。40年的風風雨雨,中國大地上曾發生過多少重大事件,祖國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各項事業建設取得了輝煌成就。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參加座談會的老幹部精心準備、認真交流

殷其元(市級退休幹部、原水利局局長,81歲)

就都江堰市而言,在水利建設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近40年來,全市建成大小水電站56座,總機容量76·5萬千瓦,年發電量54億度,是1978年以前的26倍。大力實施農田灌溉和水土保持工程,40年來,共投資7·78億元,整治灌溉渠道2900餘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5平方公里,使都江堰的灌溉面積增加了7%,水的有效利用率增加了11%。

周培國(都江堰市崇義鎮政府退休支部書記,67歲)

如今農民種田不僅不交公糧、不交農業稅,還能享受國家糧食直補和耕保基金補助,看病有醫保,老年人還可買新農保險,農民住上新樓房,用上了天然氣、自來水,學會了上網,不到20年小轎車也開到農民家了(僅崇義鎮65%的農家都有了小車),大家思想觀念、生活方式都發生了變化,成了一代新型農民,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黨的好領導,歸功於改革開放好政策。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鄧崇祝老領導接受電視臺記者採訪

鄧崇祝(都江堰市原市委秘書長,70歲,曾擔任“雙遺”申報辦公室主任,親自起草、審閱過很多“申遺”政策文件,見證了“雙遺”申報過程中的風雨歷程)

今年 8月13日,都江堰水利工程成功通過2018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評選,正式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都江堰市又獲得一張世界級名片,成為全球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3個世界遺產的城市,都江堰再次被全世界所注目,這一切都是在黨的領導下改革開放的成果。

都江堰、青城山在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後,前來參觀、旅遊、學術交流的外國客人一下增多,成為名符其實的對外開放城市。現在很多外國友人到成都,都江堰是首選觀光之地。都江堰己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一個窗口。都江堰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提出“建設國際生態旅遊名城”戰略發展目標,標誌都江堰將進一步打造好世界品牌、提升世界知名度。可以說,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的都江堰。不久的將來,一個全新的、更加開放包容的都江堰將會出現在世人面前。

都江堰市委老幹部組織老幹部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活動

參會老幹部熱烈交流座談

座談會上,其他老領導、老同志也是踴躍發言,讚美改革開放新成就,展望未來新發展。紛紛表示,堅決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堅決支持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積極參加正能量活動,發揮正能量作用,為祖國的建設、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繼續獻好餘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