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个人简介】祁宁英,1945年8月出生于青海省西宁市。现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

19岁开始临习各种画册,由于学习条件的限制,故在长达数十年的业余时间里坚持自学。1982年之后,深入昆仑山和祁连山等青海各地写生,继而创作;1999年7月在上海“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精品展”中获佳作奖;1999年12月荣获(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城颁发的 “世纪名家书画展”创作奖金牌;2001年11月在“中国企业文化年文化艺术博览会”中入选国粹奖;2002年10月在海峡两岸“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中获一等奖;2003年4月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专栏中入选;2005年青海省电视台“河湟风”、“西部彩虹”栏目以《昆仑情》为标题,对其本人与艺术做了专题报道;2015年10月在甘肃省兰州市“马西园艺术馆”应邀举办了《庆国庆•青海祁宁英从艺五十年书画展》,甘青两地的省市电视台和多家新闻媒体对此次书画展进行了相关报道,关注其书画展的各界人士们给予了高度评价,反响强烈;2016年至2018年,青海多家当地知名媒体均对其艺事陆续做过相关报道;2018年12月21日《青海日报》刊登《河湟灵水雕琢的美玉——记国家二级美术师祁宁英》。

【作品展示】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青海日报报道】河湟灵水雕琢的美玉——记国家二级美术师祁宁英

美术家祁宁英作品欣赏

2018-12-21青海日报·李海娈

阳光明媚的七月,青海民族大学新校区的荷花池畔,挤满了游人。池中荷叶田田,洁白的荷花盛开,且花朵硕大。一池欣欣向荣的荷花,一点也不比江南的荷逊色。曾几何时,高原竟也拥有了江南的韵致。这南国的丽人,这娇艳脱俗、风姿绰约的荷,如今竟然安家到了海拔近三千米的高原,且开得如此健壮与美丽,丝毫看不出有不服水土的迹象,我沉浸在惊喜同时惊讶之中!这时只见站在荷塘那边的几位老师正热情地向我招手,我只好暂时按下继续赏荷的念头,快步向他们走过去,原来树下竟有丰盛的野餐在等待……

在这里,我有幸结识青海书画艺术界的几位前辈,也结识了祁宁英老师。

祁宁英,字凤翔,号凤台散人。1945年出生于青海西宁市,家居城北区湟水之滨。现为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书法家协会会员、荣誉理事。

湟水悠悠,昼夜不停地向东奔流。河湟谷地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约3000年前,勤劳、勇敢的古羌族先民们创造了著名的卡约文化,遍布河湟各地的彩陶,使许多“寻根”人士感慨万千,更使许多“寻梦”的人们流连忘返。远古的卡约文化,使河湟谷地的历史显得古老而厚重,辉煌又灿烂。

祁宁英就出生在这充满灵秀的河湟谷地中心地带——西宁城。中学毕业那年,父亲把他带到邻居张先生家里,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张先生属于河州韩文斌派画系。当他看到先生家里那些彩色的、栩栩如生的花鸟画时,他的心灵瞬间被艺术的美所吸引、所震撼!

杨畲先生说过:“每一位艺术家都有着不同的艺术人生。他的艺术道路更充满着艰辛和曲折,也更具有属于他的个性特征。”的确是这样的,从祁宁英被邻居张先生的花鸟画感染、吸引的那一刻起,祁宁英注定要走上一条充满荆棘的艺术之路。这是一条漫长的几乎望不到尽头的路!

由于家境贫寒,年少的祁宁英不可能去学习班或培训班专门学习书画艺术,更无拜师学艺的可能。19岁的他捧着一颗对书画艺术痴迷的心,睁着一双渴望艺术的眼睛,为能够拥有一本残破的《芥子园图谱》,在旧货摊前不断地徘徊。捉襟见肘的他,足足攒了三年的年钱,才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图谱。

当他用颤抖的双手捧起《芥子园图谱》时,那激动万分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事隔三四年后,当他萌生拜邻居张先生为师的念头时,张先生却已经离开人世,这成为祁宁英学习书画之路上的一大遗憾。从此,他只能如痴如醉地临摹《芥子园图谱》。临摹习画的过程中,他大致上了解了中国画发展演进的脉络,学到了大量的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基本掌握了传统的绘画技艺,但临摹永远是在走别人的路子,也明显地框住了他的艺术灵感,他开始苦恼,也开始思索,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哪怕是一条细小的羊肠小道也行。为了追求更高更深的书画艺术境界,他勤奋自学,刻苦钻研专业知识,苦练书法,勤读诗书。

不久之后,为了生活,他不得不到小桥工人俱乐部建筑工地做小工,在这里一干就是三四年,艰苦繁重的劳动占据了他大部分业余时间。但他不顾身体的劳累与疲乏,拼命挤时间练习绘画。1969年,他终于成为西宁钢厂的一名工人。因家住莫家街,他每天起早贪黑,早上赶班车去上班,晚上下班后学习毛主席语录,学习结束之后才能坐车回家,回到家,往往已经大半夜,完全没有时间练习临摹绘画。但他一直保持着看画、钻研画的习惯。多年以后,临摹画有了一定的基础。有人建议他,多看一些各流派的画册,可惜那个年代并没有多少画册可供参考。也是机缘巧合,20世纪70年代初的一个秋季,他与同事到兰州出差,在同事朋友的家中,他意外地看到了几本珍贵的画册,爱不释手,从进门就一直捧在手里看,仔细欣赏画册中那些画的运笔、调色和布局等技巧,主人看他真心喜欢,就把那几本画册送给了他,这令他喜出望外,如获至宝。

1973年,祁宁英有幸结识了著名书画家朱乃正先生。在相互共事中他们经常互相研究中国画和油画的互补关系,这使他受益匪浅。

1976年8月3号,是祁宁英此生刻骨铭记的一个黑暗日子,由于印刷机出故障意外地把他的左手四指从第二骨节处切断。常言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在家休养期间,祁宁英竟有空再次拾起画笔,也正是凭借这段难得的闲暇时光,他才真正开始走进了艰辛而又钟爱的绘画殿堂。现实生活的种种困惑,艰难的少年求索,不懈的中年感悟,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一时期得以喷薄而出。通过自学临摹传统的《芥子园图谱》之后,他又学习临摹了石涛、任伯年和齐白石的画。为使自己尽快突破临摹的层面,早日进入书画艺术的门槛,他决定独上昆仑山,进驻祁连山腹地去实地写生。

在交通极其不便的年代里,出门写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980年盛夏,祁宁英先从西宁乘车到了格尔木,下车后,偶遇当地一位藏族牧民,他向这位藏族老乡打听如何进昆仑山,这位热情纯朴的藏族牧民先把他带到了自己家中,一路上对他介绍:“进昆仑山不容易,今天已经晚了,明天我可以骑摩托带你到昆仑山附近看看。”当晚,祁宁英就住在这位善良好客的牧民家里。低矮的土房子,但充满温馨,屋内的“塔布夸”(火炉)上一壶热气腾腾的奶茶正飘散着馨香。不一会儿,主人就把酥油奶茶和糌粑端上了桌,他俩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当这位善良的牧民知道眼前这位是画家,想要进昆仑山采风写生时,非常敬佩,说:“这里没有直接进昆仑山的车,只能瞅机会,找一辆正巧进山的便车才行,明天我只能带你在昆仑山周边看看。”祁宁英说:“能在周边看看也挺好,总比看不到强。”第二天,那位藏族牧民骑摩托带着祁宁英来到了昆仑山脚下,虽然只是远远地看了看昆仑山,但昆仑山那雄浑苍茫与遒劲磅礴的气势已经深深震撼了祁宁英,他决定一定要再进昆仑山。这就是祁宁英的一进昆仑。

偶然的奇遇使他与当地的藏族同胞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由于那时候通讯比较落后,再加上牧民流动放牧的特殊性,时隔两年,祁宁英又一次来到格尔木时,曾专程去寻访当年那位牧民,却没有找到。三十多年过去了,竟再也没有那位牧民的任何消息。之后,祁宁英每每想起他,心中都会产生一份牵挂。后来,他又一次前往格尔木,有意思的是,再次偶遇了另一位当地的藏族牧民,这位牧民给祁宁英找了一辆进昆仑山进行地质勘探的车辆,于是,祁宁英乘坐这辆车终于走进了向往已久的巍巍昆仑山。在那里,他白天独自一人背着画夹到处写生,饿了啃点随身带的干粮,渴了喝口凉水,夜晚就与司机和勘探人员蜷缩在汽车里过夜,就这样,他在昆仑山里扎扎实实住了一个星期。是昆仑山的苍茫与冷峻,雄浑与大气开启了他的艺术灵感之门。从昆仑山回来之后,他连续创作出了以昆仑山为主题的大型组画四十余幅。用他的话说:“没有昆仑山,我的山水画就一直停留在传统画的阶段。昆仑山归来,我基本上跳出了临摹的窠臼,进入了创作的层面,作品有了质的飞跃,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这之后,他曾去西安、敦煌等地进行短期专业知识培训。后来他抽出时间多次深入昆仑山、祁连山和河湟峡谷的大自然,置身于山林旷野,不惧天寒地冻、风吹日晒、山路陡峭,饮山泉之水,吸纳山林大野之灵气,陶醉于如诗如画、如梦似幻的自然界中,忘情地汲取大自然赐予的艺术养分。多年坚持下来,他让自己的足迹遍布青海的名山大川、荒原大漠!

祁宁英的作品以国画见长,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工。山水画气势恢宏,花鸟画情趣盎然。翻阅《祁宁英画辑》,欣赏他的作品,情思、意趣、韵致浑然一体,立意新奇,布局独到。《太古风云》《清凉世界》等作品,得到了绘画界同仁的肯定与好评。

同行的肯定与赞赏使祁宁英信心倍增,他越发坚定地多次走出去,去敦煌、大通、麦秀和同仁等地方,在不同的自然景观与壁画、唐卡中汲取有益养分,寻找创作素材与灵感。此后,一幅又一幅构思独特、布局新颖、技艺娴熟的国画作品不断问世,被省内外美术爱好者陆续认购和收藏,他的名气也随着这些作品向省内外播扬,得到了著名书画家朱乃正先生以及艺术界的肯定。青海电视台以及省内多种报刊也对他作了专题报道。

“墨染三池水,笔耕数万花。”中年以后的祁宁英缘于对艺术的强烈追求,加上自身的文化修养,在书法、诗词和绘画等艺术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他忘情于艺术创作,作品屡屡获奖,荣誉步步向他走来。

1990年,应“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上下五千年》”摄制组编导刘郎先生之邀,他参与并担任该片的美术设计工作。

1991年在拍摄电视艺术片《流沙》期间,摄制组曾去甘肃敦煌研讨和取景,他有幸得到原敦煌研究院院长段文杰先生的指导。段院长特意给他讲授了历代敦煌画师的绘画技法和色彩应用,他感到收获良多。

半个世纪以来,祁宁英潜心构思创作出了许多国画作品,如《太古风云》《清凉世界》《高原风光》《春染祁连》《延年图》《报丰收》等等。他将岭南派与昆仑画技法完美地结合起来,“苍、秀、奇”的特色风格,诸多技法的融会,使其绘画作品呈现出了激情奔放、俊逸洒脱的风格。1997年7月,他的作品入选上海“海内外中国书画篆刻精品展”并获佳作奖;2002年10月,其作品入选海峡两岸“当代著名书画家精品年展”并获一等奖;2003年4月和2005年,其作品曾被《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华艺苑名家”刊发。青海电视台“河湟风”、“西部彩虹”栏目也对他的艺术作品做过介绍和专题报道;2015年10月1日至4日,由青海美术家协会主办,甘肃兰州马西园艺术馆和中华茶友会承办,“庆国庆,青海祁宁英从艺50年书画展”在兰州马西园艺术馆举办,集中展示了他从艺50年来具有代表性的书画作品,展出的国画作品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要义和精髓,表现出了以“昆仑山”为题材的青海自然风光、人文历史,折射出祁宁英丰厚的传统文化功底。

如今,已经步入老年行列的祁宁英,书画的造诣已经达到了娴熟自如的境界,但他依然坚持早读报、勤练笔的好习惯,在青海这片高天厚土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安排得丰富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