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的“父亲”角色中,我最喜欢他

意想不到的精彩➕点击右上角关注

看《天龙八部》的时候,我对慕容复的家将包不同印象十分深刻。

包不同十分风趣,他是这么评价自己的相貌:“……我们公子爷的相貌英气勃勃,虽然俊美,跟段兄的脓包之美可大不相同,大不相同。至于区区在下,则是英而不俊,一般的英气勃勃,却是丑陋异常,可称英丑。”

就这样一个“英丑”之人,在西夏国选驸马时,也该知道自己没有雀屏中选的希望。当宫女问他:包先生最爱的人相貌如何?他还幽默地说起自己此生最爱之人:此人年方六岁,眼睛一大一小,鼻孔朝天,耳朵招风,包某有何吩咐,此人决计不听,叫她哭必笑,叫她笑必哭,哭起来两个时辰不停,乃是我的宝贝女儿包不靓

金庸笔下的父亲形象或多或少总有缺失,难得出现了一个眉目生动的包不同,真是颇符合我心目中的父亲形象:

他不必像郭靖那样武功盖世,德高望重,江湖谁不尊称一句“郭大侠”,倍有面儿。但是大侠要匡扶社稷、抵御金兵数十年,殚精竭虑,未敢有一日放松歇息。这样的父亲太苦太累。

也不必像黄药师那样的高冷,“绝顶聪明,文事武略,琴棋书画,无一不晓,无一不精”,生个七窍玲珑心的女儿还不忘苦心栽培。但是孤高之人曲高和寡。这样的父亲太冷太寂寞。

像包不同这样接地气的父亲就很好。

包不同和朱碧双姝斗嘴时,阿朱道:不靓妹妹比我聪明,等她长大你就知道了。包不同竟然说:非也,非也,我宁可她笨一点,她要是聪明起来,我怎管她得了?

天下还有希望女儿“愚且鲁”的父亲?真是活脱脱一个女儿奴。在西夏各路英雄豪杰面前,他还那般大喇喇地展示父爱,比起他家一门心思复国的公子爷慕容复,包不同这个人物有血有肉,温暖可亲。他非但风趣幽默,而且没有传统父亲一本正经的样子,损起女儿来毫不嘴软,表达拳拳爱女心不见羞涩。这哪里是宋朝高高在上的父亲大人?分明是现在的时髦老爹呀。

这样的老爹,哪怕在金庸笔下一干英雄豪杰中排不上名号,但我猜在他女儿包不靓的心里,自家老爹肯定是个盖世英雄。

是的,我的父亲也不必是世人眼中的英雄。

金庸笔下的“父亲”角色中,我最喜欢他

他只是一介凡人,没有捡到武功秘籍打通任督二脉、也没有山中高人为他渡数十年功力。没有煊赫战功,也没有响彻四方的威名。

他只能一步一步地打怪,用尽全力守护自己羽翼下的一方屋檐。

他也曾年轻,因为工作繁重加班至夜深,为了生计奔波沾一身仆仆风尘。

多少次心生退意的时候,回头看看背后熟睡中的妻儿,继续甘之若饴地肩负起一个家的重量。

他也曾经有过年少时的梦想,但是后来他闭口不提,却拼尽全力让我飞得更高更远。

他不曾想过当英雄。

但是,为了我,他却变成了英雄。

金庸笔下的“父亲”角色中,我最喜欢他

渐渐地,他往日挺拔的身躯略显佝偻。

他的头发已经悄悄染霜。

他的眼睛开始模糊了,看书看报总要摸出一副老花镜。

肩膀的肌肉劳损经常让他晚上睡不好觉。

他开始不爱了解最新的电子设备。

记性还开始慢慢变坏,总忘记钥匙放在哪里。

他似乎已经褪去了英雄的色彩。

像一张被揉皱的报纸。

而我,也到了当年父亲初为人父的年纪,我开始比以往越来越懂他。

越是懂得,越是知道笔力无法描摹父亲的万一。在岁月面前,语言多么地苍白无力。

金庸笔下的“父亲”角色中,我最喜欢他

那这一次,就换我来照顾你吧,换我来当你的英雄:

谢谢你,我的父亲。

“广州仲裁委员会”(gzac_gzia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