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家爬樓不便 84歲老太想回農村

警方:每天都有老人走失警情,多數因為孤獨,別忘了多陪陪父母

兒子家爬樓不便 84歲老太想回農村

沙區110民警正在幫助老人

記者 於洋

年年重陽,昨又重陽。重慶時報記者昨日從沙區110快處隊瞭解到,警方梳理警情發現,平均每天要接到1至2起老人走失的警情,分析原因得出,大多數老人走失,均系缺少家人關愛,感到孤獨導致的。沙區110民警呼籲廣大為人兒女者,多點時間陪陪老人,多點時間關愛老人。

案例1 兒子忙生意 老人茶樓迷路

10月5日,沙區110快處隊民警萬翔接到報警稱,沙區某茶樓一老人迷路。民警來到事發的沙區某茶樓,茶樓工作人員李女士指著不遠處椅子上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小聲說:“就是她,中午就來了,一直就坐在這裡,我們都不認識她,只有報警求助了。”

民警試圖詢問老人家庭地址,但老人卻答非所問,且未攜帶任何隨身物品。隨後,民警將老人攙扶上警車,一邊與老人聊天,一邊瞭解情況。在民警積極查詢下,終於得知老人姓喬,家住沙坪壩天星橋某小區,戶口上只有喬婆婆及其老伴曾大爺。

最終,民警驅車將喬婆婆安全送回到家中,事後民警瞭解到,老人剛從農村來,和兒子住一起,因為兒子媳婦白天忙著做生意,很少陪她,老人便獨自出來散步,結果不熟悉路走失了。

案例2 上下樓梯不便 老太要回農村

9月7日,一市民報警稱,沙區楊梨路老社區一老人迷路求助。沙區110快處隊民警楊和利及時趕到現場。民警瞭解到,老太太王某,84歲,合川人,老伴已逝。

老人現住在沙區楊梨路老社區一老房子5樓的兒子家。兒子在重慶做生意,平時都是王婆婆一個人在家。王婆婆歲數大了,上下樓梯十分不便。近段時間,尤其想回合川農村老家。當天,王婆婆出來,準備去車站坐車回合川老家,在楊梨路老社區轉了一圈,找不到回家的路。

110民警瞭解情況後,及時將老人送回了他兒子的家中,交給王某的兒媳婦董某。與董某的交流中,民警得知,老人上下樓不方便,想回老家單住,他們都不同意,老人便有些不愉快。董某表示,以後要抽時間多陪陪老人。

其實,他們只是太孤獨了……

分析老人走失,民警得出,主要有這幾類原因:一是年紀大,集中在70至80歲獨居老人;二是老人外出散步,容易迷路走失;三是外地隨子女入渝居住的,不熟悉城市路線;四是養老院不甘寂寞偷偷溜出來迷路的;五是超市購物不熟悉轄區出口迷路走失;六是外出拾荒走失;七是獨自進城務工找工作迷路;八是進城尋親或查找當年生活地,由於城市變遷迷路的。民警也提醒大家,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長大了,雖然忙於工作,也要多抽點時間陪陪老人,最好給老人準備一張身份卡,以防萬一。

一個數字:平均每天約1370名老人走失

9日發佈的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每年走失老人約有50萬人,平均每天約有1370名老人走失。

“走失老人平均年齡為75.89歲,女性比例略高於男性,75歲以上老年人走失比例較高。”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顧問專家、調查報告執筆人熊貴彬介紹說,調查中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接受過救助的走失老人中,約有四分之一的老人會出現再次走失,這與老年人的智力狀況和家人的照顧情況相關。

對此,調查報告建議,打造全國統一的尋人網絡平臺,形成全國人口報失和查找的綜合信息平臺。據新華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