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再獻骨刻文書“童孝”說《沂蒙老兵有文章》

丁再獻骨刻文書“童孝”說《沂蒙老兵有文章》鹿成增之四/2018年12月20日。

孝,漢字。《孝經·開宗明義》篇中講:“夫孝,德之本也。”孝”字的漢字構成,上為老字頭、下為子,意思是子能承其兩親,並能順其意。孝的觀念源遠流長,東夷骨刻文中已出現了“孝”字,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寫法就更規範了。

大孝之子、不孝之子,古今有之。中國自古強調家風、家教,孝順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孝文化傳承了數千年,就在這數千年間,先後評出了24個人,就是人們常說的24孝。當年的評選過程尚且不知,但被歷史所以可,這24孝成為後人學習的楷模,而這24孝的孝順行為大都是從童年、青年時代形成的。當代也湧現出了很多孝子榜樣,今天鹿成增先生髮給我的《童孝》親歷文章,應該就是當代孝子的代表之一。讀後感慨萬千,遂展紙揮毫書寫了東夷骨刻文:“童孝”為記。同將鹿先生親歷文章《童孝》附後以響讀者!

丁再獻骨刻文書“童孝”說《沂蒙老兵有文章》

東夷骨刻文集“童孝”【丁再獻 書】

《童孝》/鹿成增

這是一個我所親歷的真實的故事。

聽說鄰居小孫夫婦雙雙患病了,下午下班歸來,我便敲響他家的門,去看望他們。

門開了,但見一家三口都在哭。小孫愛人摟著女兒芳芳,母女哭的聲音大些,小孫眼中的淚花,顯然因起身開門剛剛擦過。

見此,我既驚又悶。雖說是病了,也不致於一家人皆哭啊!

我急忙問小孫怎麼了?小孫沒正面回答我,而是拉我到了廚房,讓我看置於牆角的一個麵缸。

麵缸不大,就是能盛二十斤米的大小的缸。但見半缸的面,都已變成了面泥。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小孫細細地向我道了起來。

原來,見爸爸媽媽一起病了,一起到診所掛起了吊瓶。剛滿6歲,卻又十分懂事的女兒芳芳,想自己給爸爸媽媽做頓飯,給爸媽一個驚喜。她想先把面和好了,或做疙瘩湯,或讓媽媽回來趕麵條烙餅,總之,能替媽媽乾點什麼就好。於是,他用勺子接水,把水一勺勺的倒 進了缸裡,每倒一勺,就用小手在缸裡攪拌一番。就這樣不停地倒水,不停地攪拌。一缸面,變成一缸面泥了。

看著缸中的面,怎麼也不像媽媽平時做飯和的面,小芳芳急得坐在地上哭了起來。她怕爸媽回來責怪她。

小孫夫婦回到家,見女兒在地上哭,怎麼問她,她也不說話,只是用手指著廚房。

小孫夫婦來到廚房,看到了那半缸的面泥,什麼都明白了。

“我的好閨女啊!”小孫愛人三步並作兩步,跑到芳芳跟前,一把把女兒抱了起來,一個勁兒地親女兒的臉蛋。

於是便有了一家人皆哭的場面。女兒哭,是因沒做好飯的愧疚。爸媽哭,是感於童女的孝心。

不知怎的,我的眼角也溼潤了。這是多麼珍貴的幼童的孝心啊!

聯想起中國那感人的二十孝的故事,我倒覺得應當把芳芳這童孝故事加入其中。二十四孝故事中那埋子奉母的故事,今天想來,未免太悲慘了。想那被埋之子,如果不被埋,說不定也能成為芳芳這等孝童的,那豈不更好?

還讓我有感的是,見芳芳錯和了一缸的面,芳芳的父母不但沒責怪女兒,反而感動女兒的愛心,表揚她,鼓勵她。這事兒,如果出於那重物不重情的父母身上,又會是什麼結果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