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歷數古代王朝,以血性評價,必然繞不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而除了這句話,對於明朝最讓人熟知的便是聲名赫赫的錦衣衛。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錦衣衛很多人都清楚,不僅是明朝特務機構,蒐羅天下情報,也是皇帝的親軍,時刻保衛皇帝安全,可是在崇禎殉國時,身邊只有一個太監王承恩,這就很讓人好奇,錦衣衛去了哪裡?而在明朝滅亡之後,作為明朝特務機構的錦衣衛又經過了怎樣發展,最後結局如何?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這就要從錦衣衛的源頭說起,錦衣衛前身為拱衛司,最後又叫親軍都尉府,洪武十五年,朱元璋改名錦衣衛,自此讓大明王朝百官戰慄的特務機構正式走向舞臺,留下潑墨一筆。可是錦衣衛權利再大,地位再特殊,也終究逃脫不了皇帝衛隊的事實,對於皇帝來說,錦衣衛只是一個工具。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而崇禎皇帝剛愎自用,太過自大,用現在話說非常好面,自然不會把錦衣衛當做親近人看待。當時明朝氣數已盡,崇明皇帝無路可走,也沒有背水一戰的資格,最後站在皇宮望著帝都烽火,自殺之心已起。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作為大明最後一任皇帝,就算是自殺也是有尊嚴的,在皇帝心中只為工具的錦衣衛,根本不配看到天子死法。於是派錦衣衛守城,以另一種方式殉葬,崇禎則帶著老太監王承恩於煤山自縊而亡,這也是為什麼作為皇帝親軍的錦衣衛,在崇禎皇帝死時,沒有在身邊,只有一個老太監相伴。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而被派去守城的錦衣衛也盡守職責,可是無奈兵力懸殊太大,再加上有軍心不齊,有守城士卒私自打開城門,於是這場京師保衛戰,在短短兩天便落下帷幕,被李自成攻佔。之後時任錦衣衛統領駝養性為了活命,選擇投降,而錦衣衛統領選擇投降,錦衣衛自然紛紛效仿,此時錦衣衛名存實亡。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再之後滿清八旗聯合吳三桂,攻打李自成,李自成不敵,滿清入駐北京,當時駝養性為了活命,再次選擇向滿清投降。駝養性投降後,清朝並未虧待,封官做了天津總督。駝養性能夠為了活命,選擇兩次投降,人品自然可想而知,時任天津總督期間,駝養性私自接待有著“活秦檜”之稱的陳洪範。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件事被滿清朝廷知道後,罷去了駝養性天津總督一職,可是並沒有選擇殺他,當時滿清朝廷為了收買人心,選擇褒獎這些投降的漢人,於是便賞賜了大量金銀珠寶,和一些沒有實權的官職,駝養性便在這個行列。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可以說,在明朝滅亡之後,駝養性這位錦衣衛統領選擇投降,明朝錦衣衛便已名存實亡,但總歸有個名頭,其實在駝養性投降之後,錦衣衛還有一位統領,這位統領才是真正的錦衣衛最後一位統領,名叫吳孟明,但由於一些原因,很多人都把駝養性當成錦衣衛最後一位統領,或許在這些人看來,錦衣衛在吳孟明接手之後,已經不算真正意義上的錦衣衛了。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當時明朝滅亡之後,清朝採用了錦衣衛,但是就是一個擺設,直到順治3年,滿清改錦衣衛為鑾儀衛,充當朝廷依仗隊伍。所以說在明朝滅亡後,直到順治3年,這個曾經讓大明王朝百官終日惶惶不安的皇帝親衛,徹底退出了歷史舞臺。

崇禎自縊時,身旁為何只有一個太監?錦衣衛去了哪裡,結局如何?

​總結:中國有著上下五千年歷史,而對於這些歷史中的朝代,很多人最為熟知的一定是唐朝,因為在大唐有貞觀之治,有開元盛世,因為大唐讓萬邦來拜。但是從這些朝代中,找一個最能代表中國風骨的王朝,小編只會選擇明朝,因為大明的血性與敢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