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认知领域中,东西方有多大差异?

认知上的东西方差异

西方是机械式思维,喜欢定量描述自然现象。起初的模型往往离现实比较远,经过很长时间的修正,用数据去模拟,逐步趋近现实。

东方是直接描述复杂社会和复杂现象,在缺乏必要工具的情况下,只能做定性描述。世界的规律往往不是整数形式的规律,东方思维在定量上比较弱。

定性思维有一个致命问题,就是缺乏延续性和成长性,没法自我完善。

定量思维可以不断趋近真相,这是科学的基础。

科学认知领域中,东西方有多大差异?

认知科学中的东西互补

东方思维对科学贡献有限,但是在二十一世纪,东西方的认知差异可能会推动认知科学的进步。

西方认为客观真理对不同的人应该是相同的,一个数学定理在硕士、博士和教授眼里应该一样。

东方则认为人对知识的理解和自身的实力、境界高度相关,对同样一个真理的理解取决于人的境界。

知道自我偏差这个概念不难,但在感性上理解并不容易。

东方比西方更强调先验知识,即那些通过成年累月积累获得的知识。

你需要体会和掌握自己行为的偏差,这是未来认知科学应用到社会中最关键的一步。

认知能让个人幸福、社会进步。认知的关键不是看大家掌握多少书本知识,而在于让大家通过实践真正增强对自己的了解。它既是科学,更是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