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家庭教育?看知乎网友的回答 什么是学习力

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教育方法?

知乎上关于这个话题讨论热烈,

有近2000个回答。

高票的回答是怎样的?

优秀的父母如何让教育孩子?

希望能给你启发。

来源 | 知乎、知乎实验室,首发于晚情聊育儿

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家庭教育?看知乎网友的回答 什么是学习力


一个巴掌拍不响?

知友@我是一只小萌刀(51000+个赞同

班里一个女生家里穷,但长得好看,被同校一个混混缠上了,后来纠缠中被教导主任发现,便把两人都训了一顿。

女生性子直,宁死不认错误,相反,男生却知道这种事就坡下驴就好,结果女生被请家长。

女生父亲来了,她父亲是个憨厚的人,大家都知道主任在欺负人,但是万万没想到这个大叔也耿直,死活不认为是女生的错。

教导主任便说出了一句我听了无数遍的话:

一个巴掌拍不响,他为什么不找别人?


女生的父亲想反驳这句话,但嘴巴笨,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教导主任露出了略微得意的笑,突然女生的父亲仿佛下了一个艰难的决定。

他打了那个混混一个耳光,不知哪里来的勇气问:

你说,响不响?


那个男生当时就蒙了,大家都蒙了,之后再也没人敢欺负这个女生了。

以往我总怵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自证清白。

但她父亲这一巴掌惊醒了我,原来这个局可以这么破。

一旦知道这个道理,便再也不会陷入受害者也有错需要自责的圈套了。

我们这前段时间发生了女孩自杀跳楼,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

教导主任,老师,同学,校长,甚至父母都觉得一个巴掌拍不响。女孩子不知道怎么解释,其实她不需要解释,可是她郁结于心,最终选择了自杀。

下次再听到一个巴掌拍不响这种话,请给一个漂亮的回复,对方定会对你刮目相看。


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家庭教育?看知乎网友的回答 什么是学习力


贫穷和懒惰的关系

知友@怀念(8500+个赞同

上小学的时候我妈带我去吃牛排,我们坐在二楼餐厅的软座里,听着轻音乐,喝着柠檬水等待牛排。

这时,楼下出现了一对风尘仆仆的母子,母亲从包里拿出来面饼给儿子。

我妈说你看楼下的阿姨,很辛苦吧。

我说是啊,你不会又想说不好好学习就要干体力活受苦,想买什么都没钱的那一套吧。

我妈说:

很多时候贫穷并不是因为懒惰造成的,或许别人没有和你一样好的教育条件,又或许没有好的机遇,所以不要轻易指摘别人的生活。

但是你们老师说好好学习是有意义的,将来你不但可以自己吃牛排,还可以让这个世界更美好,让更多的人吃上牛排。


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家庭教育?看知乎网友的回答 什么是学习力


孔融要不要让梨

知友@王妃(10000+个赞同

有一次饭局,吃到一半了 ,A 同学才急匆匆的从外地赶来,给他自己的闺女(4 岁)和 B 同学的闺女(2 岁)一人一个芭比娃娃。

孩子们玩着玩着就抢了起来,原来俩娃娃粗看一模一样,细看一个穿了粉色高跟鞋一个光脚,孩子们都想要穿鞋的那个。

彼时穿鞋的娃娃在 4 岁孩子手里。

俩妈妈就开始安慰自己的孩子。4 岁孩子妈说,妹妹还小,你应该把娃娃给妹妹。孩子哪里听,哭的哇哇的。

2 岁孩子妈给自己闺女说:

穿鞋的娃娃确实很漂亮,可是,这个没穿鞋的娃娃是 A 叔叔买给你的,这是礼物。

叔叔出差了,心里还想着你,想着给你买漂亮娃娃,这是别人对你的心意,我们怎么能挑剔别人的心意呢?


她闺女听了,立刻不哭了,给 4 岁孩子说姐姐你别哭了,这个娃娃给你。

当时我真的好佩服 2 岁孩子妈。

讲真,我自己都对孔融让梨这个说法很反感,但如果是我,我是想不出来2岁孩子妈的这个说法的。

我觉得2 岁孩子妈的教育特别惊艳,不是觉得这个理由有多妥帖,毕竟每个当妈的都有独特的教导孩子的办法。

我只觉得她把"感恩、“不挑剔别人礼物”这种我成年以后才慢慢懂得,我小时候爸妈从未告诉我的这种道理,在孩子只有 2 岁的时候就作为最基本的常识告诉孩子。

我相信她闺女长大以后也会长成一个优雅的女人。


你见过哪些惊艳到你的家庭教育?看知乎网友的回答 什么是学习力


同时掉河里先救谁?

知友@敬文(17000+个赞同

女同事 40 不到,女儿读初中。为了简单点,我就改用第一人称了。

女儿问我:

如果我和爸爸都掉进河里了,只能救一个,你救谁?


我说:“我会救你。”

她很开心,但是还没等她说话,我又说:

其实不是我会救你,而是爸爸不会允许我救他。

对你爸爸来说,你的生命比他自己的生命更重要,所以爸爸会要求我救你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妈妈也是一样的。


同事说,当时也不知道怎么想的突然说了这么一堆话,女儿听完就哭了,说爸爸真好。她自己也差点哭了。

我听完真的记了好久,太惊艳的答案了。

另外多啰嗦几句,已为人父的我深感教育孩子时的无力,常常把他的突发奇想当做无理取闹,把他的好奇当做麻烦,把他的提问当做和尚念经……

因为不正面回答到他满意,他能复读机一样重复提问十几遍!

所以每次想起这个回答,我都会感到惊艳,这完美的解题思路,这流畅的逻辑思维,这精准的语言表达。

虽然掉水里先救谁这个问题真的太无聊,但这就是惊艳的原因呀,注意是惊艳的“教育”!

问题和答案本身都不重要,突然面对孩子的一个随意提问,回答上升到教育他学会爱人,让他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超越生命的关爱,让他学会无私,学会奉献,才是完美的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