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凤区一块地流拍两次,开发商为什么对此“黄金地块”不感兴趣?

2018年的银川土拍不断,在这样一个土拍火热的时期,有一块位于金凤区的地块历经大半年,两次挂牌都无人摘牌,甚至没有一家企业报名参与竞买。在金凤区地块竞争激烈的背景下,这块地为何无人问津?

金凤区一块地流拍两次,开发商为什么对此“黄金地块”不感兴趣?

地块位置


先看看这块地的位置,位于金凤十二街林带东侧、金凤十六路南侧,东至金凤十三街,西至金凤十二街林带,南至金凤十七路,北至金凤十六路,第一次拍卖是在2017年12月14日,使用权面积是134823.49平方米(合202.24亩),起始价是31831万元,规划用途是商住(城镇住宅用地、批发零售用地)。

金凤区一块地流拍两次,开发商为什么对此“黄金地块”不感兴趣?

2017年流拍图


在第一次流拍之后,于半年之后的2018年6月7日再次公布挂牌,此次重新挂牌,调整了使用权面积为134732.92平方米(合202.10亩),减少了90.57平米,起始价为36378万元,增加了4547万元,楼面价为1350元/平米。规划用途增加了娱乐用地。这两次公开挂牌出让,都以流拍而告终,那么到底为何开发商对这个地块不感兴趣?

金凤区一块地流拍两次,开发商为什么对此“黄金地块”不感兴趣?

2018年流拍图


拿地综合成本高是流拍主因

在第一次以31831万元的价格流拍之后,楼面价1180元/平米,第二次再一次提高了价格,楼面价涨到1350元/平米。另外,这两次拍卖均需要竞得人无偿向市人民政府提交公共租赁住房面积,第一次竞拍需要提交12135平方米,第二次拍卖需要提交10779平方米(按规划住宅建筑面积的5%计算),相当于楼面价涨到1467元/平米。

区域周围除了银川绕城高速及相对较近的唐徕渠并未有什么明确利好,周边缺少成熟的配套设施,同时整个银川发展往北,这样一算综合成本略显高,让房企望而却步。这些也许是此片区最终流拍的原因。

从两次土拍看,银川土地市场真的降温了吗

也许有的人会说这样两次流拍无人问津的土地,是不是预示着银川楼市即将降温?答案是否定的。据统计,2018年1-10月,银川市场供应经营性商住土地26宗,供应面积176.19万㎡,其中贺兰县10宗,金凤区10宗,兴庆区1宗、西夏区1宗;成交22宗,成交面积132.54万㎡,其中贺兰县10宗,金凤区8宗,兴庆区3宗,西夏区1宗。就在10月底金凤区34号和35号地分别被宁夏天山房地产和宁夏中房纳为麾下,楼面价分别为2500元/平米和2727元/平米,由此可见银川土地市场还是一片热火朝天。

从这两次土地流拍事件中可以看出,开发商也会有成本控制,土地市场归于理性,但说降温还是为时过早,狼多肉少的年代,热点区域还是备受关注。那么这块地最终的归宿会是哪里?房天下将持续关注。

金凤区一块地流拍两次,开发商为什么对此“黄金地块”不感兴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