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2018年12月25日凌晨5:22:04,一位男士拿著手電筒出現在監控錄像畫面中,他在岸邊尋找落水者;6秒鐘後他發現了水中漂浮的女孩,立即扔掉了手電筒開始脫衣服;5:22:28,他跳入海水中,游到女孩旁邊將她拉起,隨後送到岸邊;5:22:51,他和岸上的一人將女孩拖上岸邊平臺。從跳入海中到救人上岸,他和同伴僅僅用了21秒鐘。

下海救人的就是青島市黃島初級中學的胡光明老師。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胡光明

光想著救人了,沒想其他的

2018年12月25日凌晨5點多,黃島唐島灣海邊一片漆黑,只有遠處路燈投下的點點光亮。習慣冬泳的54歲的胡光明帶著手電筒,騎著自行車,剛同冬泳好友李哲碰面,就聽見岸上兩個跑步的老人說在他們西側有年輕的冬泳愛好者。

胡光明頓時一愣,遊了十年泳,他從沒碰到過天沒亮就游泳的年輕人,何況西側沒有臺階,岸與三米多深的海水是垂直的,有經驗的冬泳人不可能在那兒游泳。胡光明直覺意識到:“不好,一準兒是出事兒了。”

他騎上自行車便趕了過去。胡光明拿著手電筒照向海中,海面上隱隱約約漂浮著一個穿白色衣服的女孩。胡光明脫掉衣服,奔向海中。很快胡光明游到女孩身邊,竭力拉她回岸。可是海流衝擊著他,根本無法使勁,最終在同伴的幫助下,胡光明將昏迷中的女孩拽到了岸邊,並對女孩採取了一系列急救措施。

女孩慢慢有了氣息,胡光明拿起岸邊的外套給女孩蓋上,120救護車來了,胡光明看著救護車載著女孩安全離開,突然打了個噴嚏,此時,他才感覺到刺骨的寒冷。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問及當時的想法,胡光明大大咧咧地說:“哪有時間想那麼多!看見了就去救,晚一秒可能就誤事兒了。”十幾天前,剛做了外公,沉浸在家庭幸福中的胡光明把絲毫沒有考慮到個人安危。

胡光明雖說很愛運動,有冬泳的習慣,但有一點常識大家都知道,冬泳者在游泳前是要做熱身鍛鍊的,更何況是在天色未亮、海底情況變化莫測,在這種突發的緊急狀況下,沒有熱身便跳下海救人,其危險可想而知。這種勇氣,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中科院海洋所的相關專家向《教育家》雜誌記者表示,在不熟悉海況的情況下下海救人,非常危險。特別是凌晨五點多鐘,天還未亮,海水漲落潮、海流方向、海底地形等這些情況都不明確,貿然去救人,風險很大。

當海水溫度接近0℃時,人進入海中,海水很快會把人體的熱量帶走,在人體失溫的情況下,堅持不了多久就會失去知覺。更何況年齡已五十多歲,不考慮個人安危,“這種行為很偉大!”

對於下海救人一事,胡光明在採訪中反覆強調,“這事兒真的不足為道,碰到了就得做,不然自己心裡過意不去。因為我是一名教師,更擔著一份責任,一份良心”。

學生心目中的“胡大爺”

一個人的善良、大愛不是體現在大處,而是體現在細微處,體現在他對工作的態度上。胡光明是一個低調務實的人,工作任勞任怨,努力做好每一件小事。

“胡老師今天的舉動我們一點兒也不感覺到意外。”黃島初級中學的鄒迎校長告訴記者,胡老師樸實厚道,古道熱腸,平時不知道他做了多少好事。並且做了,胡老師也從來不說。在學校黨支部書記紀科寧心中,胡光明隨和幽默,對學生、對同事有求必應。

54歲的胡光明在教師崗位上工作了32年,做過20多年的班主任,不僅富有愛心,對人熱情,課講得也非常好,他風趣幽默,整天樂呵呵的,和學生們“玩”在一起,

學生們都親切地叫他“胡大爺”。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胡光明待人親和,沒有架子,他的很多學生都成了他的朋友,如今,他學生的孩子也到了讀書的年紀,很多都想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胡大爺”的班上。

“當老師就是為了孩子嘛。”胡光明聲音不大,但話語擲地有聲,他表示,教師要有責任心和擔當意識,不然當老師會把孩子給耽誤的。

“教育與教學同樣重要,做老師不僅要教給孩子知識,更要教給孩子做人的道理,而言傳身教很重要,要想讓孩子信服,教師就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

胡光明教學生要與人為善,他表示,友善平等地待人是一種可貴的品德。他善於貼近孩子的生活,從心靈深處尋找孩子內心的想法,跟孩子親切的談心,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選擇不同的交流方式,努力讓自己的學生獲得受教育的機會。

曾經有一個學生,學習成績很好,但因家庭貧困,到了初三,父母決定讓他輟學,並且態度非常堅決,胡光明幾次三番地去做家長的工作,都沒有效果,胡光明很痛心,他覺得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很可惜,經濟條件可以慢慢創造,但孩子失去學習的機會,以後誰來補?

看著一貧如洗的家和固執堅決的家長,胡光明乾脆利落地做了決定:“這孩子以後就跟我了,他的學習和生活我來負責。”胡光明儼然把他當成了自己的孩子。如今,這名學生早已成家立業,他始終把他心中的胡老師當成“師父”,逢年過節都會來家裡看望。

胡光明熱愛教育,一天也捨不得離開課堂。2018年6月,胡光明身體不適,但為了不耽誤學生上課,到了暑假才去動手術。2018年11月,胡光明崴住腳了,學校想讓他休息幾天,但胡光明卻一瘸一拐地帶著腳傷堅持上課,直到這次下海救人時,胡光明的腳傷也未痊癒。

教育,薪火相傳

一聲“胡大爺”拉近了胡光明和學生的距離,現在面對學生,胡光明可以在輕鬆愉快地交談中走進讓他們的心靈。而一句“師父”,卻讓胡光明覺得沉甸甸的。學校是有生命力的地方,生命是需要接力的。老師不僅為學生的成人負責,也對年輕教師的成長負責。“傳承”,胡光明鄭重地點出了這兩個字。就像手藝活需要師傅帶,新教師在教學上扎不下根、踩不住,也得這些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指點。

當初,初出茅廬的胡光明,為了當一個“合格的教師”,胡光明做了不少功課,對老教師虛心求教,《演講與口才》、心理學的書籍成了他的案頭書。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正是因為自己從年輕時走過,所以胡光明知道年輕的老師要站住課堂並不容易,需要一段適應期。在他看來,帶年輕老師就像帶學生一樣,對學生要有針對性地“開處方”,把年輕老師的“領進門”也有說法。胡光明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他看得到年輕教師身上的閃光點。

在他的小徒弟雷鳳瑤老師心中,胡光明不是一個嚴厲的老師,而是給人春天般溫暖的“慈父”。去年剛畢業的她,邁入學校前在教學上還是“零經驗”,胡光明手把手地教、一節課一節課地磨,研究課程標準、怎麼備課、說課、試講,這些教學經驗胡光明都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她,使雷鳳瑤順利度過了適應期,在工作上也逐漸得心應手。電話裡,她聲音輕快地告訴記者:“胡老師對我幫助很大,讓我成長很快。”

現在,小徒弟也挑起了班主任的“大梁”,胡光明依舊悉心指點她,“要對症下藥”。孩子什麼樣?在一個什麼樣的家庭環境中成長?要充分地瞭解他們。對於胡光明來說,教育是天大的事,卻又累積在點點滴滴的關愛中。學生有了什麼問題,胡光明心裡“明鏡”似的。縮短新教師的適應期,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課堂,受益的也是學生。“當老師讓我感到了一種責任、一種擔當”。

教師是社會上最受人關注的職業,但如今,很多老師帶病堅持工作,胡光明有些擔憂。“人可以退休,但心不能退休,身體也不能過早的退休。” 他認為,“只有在平時好好鍛鍊身體,工作時才會精神百倍”。

課堂之外,胡光明的愛好就是體育運動了。除了冬泳,胡光明的業餘時間被自行車、游泳、跑步佔滿。他曾經在蘇杭一代“自駕遊”,代步工具是自行車。“汽車太快,走路太慢,騎自行車什麼也不耽誤。”

回首2018,讓我們致敬海水中英勇救人的山東教師胡光明

胡光明很享受這種身心都在路上的感覺。當江南如詩如畫的風景觸動了胡光明心底的柔軟時,這位不善言辭的山東漢子語言變得浪漫而又詩意。胡光明將沿途的經歷分享給學生,也諄諄教導這些“下一代”:提高身體素質,才能在祖國最需要你的時候挺身而出。

他將學生的成長視為給社會的答卷,“沒責任別當老師,不然孩子就毀了”,胡光明嚴肅地說。教育遠比教學更重要。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向上向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也是胡光明一直篤信的。

採訪結束,胡光明說他準備去散步,外面寒風侵面,胡光明踩著腳下的泥土,抬頭看了看天,將大衣裹緊了,心裡有著從未有過的踏實。

每個時代都不缺英雄,他們身雖平凡,卻懷揣星光,與天空並肩,與山海同行。今天我們執筆添墨,文以敬之。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