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改革開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記(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1986年前,杭州市設有13個區、縣人民法院。1950年建立餘杭縣、蕭山縣、臨安縣、富陽縣、桐廬縣、建德縣人民法院,1951年建立淳安縣人民法院,1955年建立上城區、下城區、西湖區、拱墅區、江乾區人民法院,1980年建立半山區人民法院。1990年6月,撤銷半山法院和拱墅法院,成立新的拱墅區人民法院。1997年3月,成立濱江區人民法院。1988年至1997年,蕭山、建德、富陽、餘杭、臨安等縣先後撤縣設市,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改稱為市人民法院,審級不變。2001年至2017年,蕭山、餘杭、富陽、臨安等市先後撤銷縣級市,設立區,所在地人民法院改稱為區人民法院。 2012年9月7日,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法院掛牌成立。2013年1月,杭州鐵路運輸法院移交杭州中院管理,行使專門法院和基層人民法院職權。2017年8月1日,最高人民法院批覆依託杭州鐵路運輸法院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同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掛牌成立。截止2017年底,杭州中院依法監督和指導轄區15家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工作,包括10個城區、建德市、桐廬縣、淳安縣、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杭州互聯網法院(杭州鐵路運輸法院),各基層法院共有派出人民法庭30個。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臨安法院

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法院的前身為臨安縣人民法院,1950年5月按照原行政區劃,分別成立了臨安、於潛、昌化縣法院,1960年合併為臨安法院。2017年7月,臨安撤市設區,臨安市人民法院更名為杭州市臨安區人民法院;11月9日,正式掛牌。法院現下轄於潛、昌化、昌北3個派出人民法庭。

近年來,該院秉承“公開、公平、公正、公信”之院訓,弘揚“勤勉、善思、清正、為民”之院風,團結拼搏、開拓進取,2015年,臨安法院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系浙江省法院系統首家獲此榮譽的單位,並榮獲了全國巾幗文明崗、全省政法系統先進集體、全省優秀法院、全省法院先進集體標杆、全省法院文化建設示範單位、2011-2015全省法治宣傳教育先進集體、集體二等功等多項榮譽,民事、刑事、行政審判及調研、政工、執行、司法行裝等多項工作獲全省先進,昌化、於潛法庭先後被評為“省級模範五好法庭”,法警大隊被評為“全省法院模範司法警察隊”,司法理論宣傳和信息工作多次獲最高法院通報表彰。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1995年9月5日,臨安法院對該院首例、浙江省標的額最大的破產案件——臨安造紙廠,依法裁定宣告破產。

1996年4月,臨安法院審結我省首例當事人狀告會計事務所經濟糾紛案,判處會計事務所負連帶責任。

1998年10月27日,臨安法院開庭審理原告曹某訴臨安市郵政局郵件延誤賠償糾紛一案,該案原告因被告延誤送達複試通知,使原告失去複試機會。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03年1月16日,臨安法院在全省基層法院率先推出被百姓稱為“電腦選法官”的“電腦分案”措施,深受群眾歡迎。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03年3月28日,臨安法院63812348便民諮詢語音電話正式開通。

2006年5月,臨安法院出臺了法院委託工會調解組織調解勞動糾紛案件的規定,在全省法院系統內首創委託工會調解勞動糾紛案件機制。

2006年12月,臨安法院公開開庭審理原告張某某訴臨安市國土資源局拆遷行政裁決案件,被告臨安市國土資源局法定代表人王欽堯局長出庭應訴。這是自2006年《臨安市行政首長出庭應訴工作辦法》出臺以來,臨安市行政機關首長首次親自出庭應訴的行政案件。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08年6月3日,臨安法院與臨安市司法局在法院立案大廳設立人民調解工作室,推行簡單民事案件訴前調解、訴中委託調解和協助調解工作制度,形成人民調解與法院裁判的良性互動。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09年5月26日下午,臨安法院通過“臨安新聞網”對刑庭公開開庭審理的一起尋釁滋事案件審理全過程進行了同步網絡(圖文)直播。這次庭審直播是杭州地區基層法院首次採用網絡實時圖文形式進行庭審直播。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0年9月,臨安法院首次發佈行政審判白皮書,對2005--2009年度臨安市行政案件司法審查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

2010年9月28日,臨安法院在大法庭隆重舉行以“沐浴歷史光輝、堅守公平正義”為主題的建院六十週年慶祝大會。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0年11月25日,臨安法院為踐行“以當事人為本”理念,開展“法官進綜治中心”工作,選派中層以上幹部到聯繫鎮(街道)綜治辦掛職,定期開展巡迴審判、訴調對接、普法宣傳、指導人民調解等工作,並在此基礎上,在法庭轄區鎮街、掛牌成立“週四有約”工作室,選派法官於每週四定期到鎮街綜治辦現場辦公。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0年12月,臨安法院《天目法苑》期刊創刊,至今已編髮16期。

2012年6月5日,臨安法院昌化法庭法官張瓊華承辦的一起贍養糾紛案件在臨安市龍崗鎮林坑村進行了巡迴審理,被《人民法院報》6月11日“影像法行基層”欄目予以報道。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2年,臨安法院在人民陪審員管理實踐基礎上,總結出“自我管理、強化服務、注重協調”的“1312”管理模式。成立“人民陪審員工作室”,制定《人民陪審員工作室工作規程》,通過組建“一個機構”、履行“三項職能”、把握“十二個節點”,對陪審員做好系統的管理與服務工作。2013年7月17日,最高院刊發簡報肯定人民陪審員“1312”管理模式。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3年4月3日,臨安法院印發《臨安法院執行員固定接待日製度》,推行“執行員固定接待日”工作。週一至週五,每日安排1至2名執行員在大廳值班接待,對通知到庭或主動來訪的當事人進行執行談話、查詢執行線索、聽取執行意見、溝通執行方案等。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3年5月29日,臨安法院環境保護巡迴審判法庭在臨安市環境保護局正式掛牌。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4年9月25日,臨安法院與臨安市文明辦牽頭,與8家單位共同舉行“懲戒失信、共建誠信”新聞發佈會,簽訂《“懲戒失信、共建誠信”合作備忘錄》,發佈妨害公務罪、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限制招投標等典型案例。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4年12月,臨安法院設立以立案庭長名字命名的“利民服務驛站”,提供律師志願服務、幹警導訴、訴前調解、法官判後答疑等八項便民服務。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6年8月22日,臨安法院《唐某某訴唐某甲等5子女贍養糾紛案》作為最高法院“家庭美德”典型案例入選,這是最高人民法院通報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個典型案例之一。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6年12月28日,臨安法院執行工作被“人民日報”報道。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2月10日下午,臨安法院舉行首批員額法官宣誓儀式,39名員額法官參加宣誓儀式。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3月1日, 臨安法院成立婦女維權志願者服務隊,向首批熱愛調解工作、具有法律和心理學知識的14名特邀調解員頒發聘任書,共同參與調解涉家事糾紛案件,提升家事糾紛化解成效,促進家庭和睦、社會和諧。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12月4日,臨安法院在轄區的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掛牌成立“天目山保護區巡回法庭”和“清涼峰保護區巡回法庭”。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8年6月5日,臨安法院審理的“周某某拒不執行判決案”入選最高人民法院10起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罪典型案例。

2018年7月26日,臨安法院公開宣判了涉及周某等134人系列電信詐騙案。該案審理全程耗時9個月,參與後勤人員及警力超500人次,圓滿保障庭審直至宣判的順利進行。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8年9月7日,臨安法院上田“微法庭”揭牌,“微法庭”集矛盾化解、法治宣傳、黨建教育功能為一體,通過“互聯網+綜合法律服務”,打通司法服務“最後一公里”。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淳安法院

淳安縣人民法院坐落在“千島碧水畫中游”的千島湖畔,院址位於淳安縣千島湖鎮曙光路59號。縣域面積4427平方公里,是浙江省面積最大的縣。1951年1月1日,原淳安縣人民法院建立,院址設在淳城鎮湖濱路。1950年9月5日原遂安縣人民法院成立。1956年6月,因國家決定在建德縣白沙興建新安江水電站,淳安、遂安境內大量土地成為庫區。1958年10月,淳安、遂安兩縣合併為淳安縣,原遂安人民法庭建制裁撤,淳安、遂安兩家人民法院合併為淳安縣人民法院,遷入排嶺鎮李家塢口。1972年恢復法院建制。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淳安法院步入歷史新時期,各項工作進入正軌。

近年來,淳安縣人民法院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按照公正、高效、務實、為民、廉潔的職業要求,走在前列,幹在實處,以“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義”為目標,認真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榮獲了法院集體二等功、全省法院刑事審判先進集體、破解執行難先進法院、全省法院信息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司法技術管理先進集體、浙江省巾幗文明崗等榮譽,湧現了紮根執行崗位20年的女執行局長姚春妹、“最美杭州人”王華等典型人物。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1978年11月,淳安法院新安江水上人民法庭建立,破解庫區群眾訴訟不便的難題,滿足庫區群眾司法需求。

1981年5月,淳安法院建立森林法庭,專業審理涉環境資源案件,守護“綠水青山”。

1994年10月,淳安法院選取三起典型案件,在淳安汾口電影院召開公開審判大會,配合開展集中整治農村社會治安鬥爭。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1996年4月,淳安法院幹警在淳安縣臨岐鎮進行法律諮詢活動,普及法律知識,培養公眾法制觀念。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01年5月,淳安法院成立“維護國防利益巡回法庭”,審理有關國防利益的訴訟案件,助力國防建設。

2003年5月,淳安法院成立“維護殘疾人權益巡回法庭”,積極維護殘疾人權益。

2009年10月,淳安法院完成數字法庭建設,實現了審判流程監控網絡化和庭審紀錄電腦化,標誌著淳安法院信息化工作上了一個新臺階。

2012年5月,淳安法院正式啟用交通事故巡迴審判法庭,實現了多部門的有機銜接和功能相濟,及時有效化解道路交通事故賠償糾紛。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3年5月,淳安法院司法網拍工作被央視“新聞直播間”欄目報道。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6年3月,淳安法院婦委會組織女幹警參加戶外拓展活動,豐富了幹警文化生活。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5月,淳安法院與縣綜治辦建立“訴調、執行工作聯絡站”機制,在各鄉鎮掛牌成立“訴調、執行聯絡站”,依託鄉鎮綜治辦,藉助綜治網絡平臺,發揮訴調、執行聯絡員作用,開展糾紛調解、跨域立案、協助保全送達、報告被執行人人員財產線索等12項工作。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6月“杭州市保險行業人民調解委員會淳安工作室”正式掛牌成立,拓寬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渠道,提升司法服務能力和司法服務水平。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7年6月,淳安法院邀請律師代表參加“三大機制”建設工作座談會。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2018年6月,淳安法院審結全市首例巡迴審理的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進一步增強了公眾特別是獵戶保護野生動物意識,在當地營造了保護生態環境的濃厚氛圍。

「事件」改革开放四十年,杭州法院大事记(十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