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在我國,一線城市的格局演變是這樣的,建國時是“上青天”上海、青島、天津三座沿海城市。後期變成“京津滬”三座直轄市三足鼎立,北方在經濟擁有一定的優勢。改革開放後,南方的經濟開始崛起,廣州開始衝擊這個格局,最終變成“北上廣”,成功的擠下了天津。同省的深圳在改革開放中也飛速崛起,最終搭上末班車,一線城市格局變成“北上廣深”。

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不過近幾年,廣州一線城市的地位得到了不少人的質疑,起因是在2017年深圳的GDP超過了全國第三的廣州,要知道,廣州在全國第三的位置上坐了長達20年,廣州在巔峰時期甚至超過北京,高居全國第二。

於是很多人說現在的一線城市已經變成“北上深”了,加上最近幾年杭州的突出表現,未來“北上深杭”的格局指日可待。

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這樣的質疑不是沒有道理的,首先廣州GDP的確是被深圳超過了,而且今年的差距還在拉大。其次廣州的房價在四座城市裡最低,和其他三個根本不是一個檔次的。

不過事實告訴我們,廣州依然是中國第三城,跌出一線城市?不可能的,至少十年內不可能。

首先,我們還是來看看GDP,廣州仍舊是穩固的第四城,重慶天津雖然在不斷趕超,但在五到十年內依舊沒有超越的可能。至於杭州,GDP總量與廣州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其次,GDP總量這一指標有侷限性,比如拿重慶這個堪比省級行政單位的大區與其他城市對比就不公平,再如GDP還有質量高下之別,依靠投資拉動的與依靠消費拉動的,含金量往往不同。所以我們引入了城市本外幣存款總額,也就是資金總量這一指標進行衡量。顯然在資金總量上看,廣州依舊遙遙領先,杭州的資金總量甚至不如重慶、成都。

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然後我們來看看城市定位,在珠江三角洲,廣州有著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深圳都比不過的優勢。雖然長江三角洲比珠江三角洲的前景更好一些,不過只要有上海在,南京和杭州只能做陪襯。

在科教、醫療、城市文化、信息、對外貿易、市民素質、金融等方面,廣州雖然不是全國最好,不過都在一線行列。

憑藉廣州無與倫比的區位優勢,廣州有著全國最好的交通,不管是公路、鐵路、水運、航空、公共交通,廣州在交通方面沒有短板。

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在最新的全國城市排名中,廣州依舊雄踞全國第三。

廣州被踢出一線城市?其他城市洗洗睡吧,不可能的

所以說,唱衰廣州的人還是歇歇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