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前天看《知识就是力量》,罗胖讲到这么一段话,很有感触。

原来我们在传统社会生活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有停止键。电视机有,录像机有,我们看一本杂志翻着翻着到封底了,没了。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网页,手机App,哪有停止键?你就滑吧。一会儿时间就过去了。各位有没有这样的体会?用一些新闻App,刷一会儿一个小时就没了。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的确,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爆炸是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我们每天看着公众号,刷着微博,各种各样的信息争先恐后地涌入我们的大脑。

而我们的大脑,根本没办法处理这么多的信息,所以这些信息绝大部分都变成了垃圾,或者更可怕的是,转换成了焦虑,在精神上折磨着我们。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一开始的出发点是很好的:我想利用好碎片时间,充实一下自己。

所以,我们才会关注那么多公众号和微博,才会买一堆这样那样的课程,才会付费参加各种主题的社群……

可是到头来,我们又从这些公众号、课程、社群里学到了什么呢?我们的焦虑是得到了缓解,还是又被加剧了呢?

这个问题,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我曾经也被这些问题折磨过,也尝试着去想一些办法有效地处理碎片信息,但一直都不得其法。直到最近看了彭小六的新书《洋葱阅读法》,才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简单又有效的方法。

彭小六在《洋葱阅读法》里讲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概念卡片”。

其理论基础很简单,就是说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一堂课也好,它们都是由一个一个的核心概念组合而成的。因为作者在写文章的时候,也是有一个或数个核心概念,然后再围绕这些概念添枝加叶,进行延展论述,最后才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而我们在阅读文章时,当然是要反向进行操作,一步步地去除不必要的枝叶,找到文章的核心概念,听起来像不像是一个寻宝的过程?

实际上,我们只要能够从文章、书本、课程中找出这些核心概念,就算是找到了宝藏。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这个“概念卡片”应用起来也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在碎片信息中找到了很有用的概念,就可以将其加工形成“概念卡片”,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储备。

比如,我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里面提到了蔡格尼克效应,可以用来对付拖延症,我觉得很受启发,就顺手百度一下其具体含义,然后按照文章的引导,找到了其实际应用方法。我将这些信息汇总到一个表格里,就形成了一个“概念卡片”。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然后呢,这篇文章对于我来说,就是有收获的,这个“概念卡片”就是我从碎片信息中找到的宝藏之一,虽然这篇文章很简短,但我觉得它对于我的益处要远远大于一本甚至是好几本书。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至于用来做“概念卡片”工具,我们要遵从“简单好用”的原则,因为碎片阅读用的都是零散时间,没有办法花太多时间去加工信息,我们必须要能够在发现“宝藏”之后的两三分钟之内把它记录下来,要不然它就一溜烟跑没了,再次淹没在碎片信息的海洋里。

我这里主要推荐两个工具。

首先就是便签本,普通的就行,配上一只签字笔,随时随地可以拿出来写写画画,不用刻意去写得多么详细或者画得多么好看,只要把大概的意思记下来就行,因为日后大脑只需要看到一些简单的提示,稍加思考就能回忆起来这么一个概念,而且效果会更好。用罗胖的话说,就是给大脑一定的负担,它会更有效地消化知识。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其次,就是像我这种不太爱用手写的人,可以选择用印象笔记APP。方法也很简单,在印象笔记里建立一个“概念卡片”模板,碎片阅读时看到好的概念,就可以直接复制过来,粘贴到“概念卡片”模板里,非常的快捷方便,还不怕弄丢。

一招教你有效应对海量碎片信息

但要注意的是,不管用什么方法做“概念卡片”,最后一定要记得将其收集起来加以整理,便于时不时拿出来翻翻看看,要不然放时间长了就会忘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