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那些不适合做雾化的药物


盘点那些不适合做雾化的药物


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因为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具有起效迅速、疗效佳、用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少、易配合等优势,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于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我们“问药师”团队之前也做过类似的科普和直播课,对这方面的内容也进行过详细的解读。




临床上常用的雾化药物主要有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丙酸倍氯米松)、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异丙托溴铵)以及痰液稀释剂(乙酰半胱氨酸)。当支气管炎、肺炎、喉炎等呼吸道疾病经过评估后,医生会开具这些雾化药物进行治疗,发挥抗炎平喘、缓解症状的作用,通常是有效安全的。



盘点那些不适合做雾化的药物


此时,我们能够发现推荐的雾化药物基本上都是专门的雾化剂型,非雾化剂型通常不会推荐用于雾化给药。这是因为雾化这种给药方式对药物的制剂水平是有一定要求的,不是说把雾化液体打成雾吸进人体就能发挥作用。雾化液经过雾化机喷出的雾是以小液滴的形式存在的,而这个液滴的直径直接影响到药物的吸入效果。目前的研究显示,雾化液滴的直径需要在0.5-10μm之间,而且以3-5μm最为合适,如果直径过大,药物直接沉积在口咽部,无法到达气道内,无法发挥作用;如果直径过小,就会太轻太飘,吸入肺之后,随着呼气,又会被排出体外,无法附着在气道上,也发挥不了作用了。因此,雾化制剂在生产的时候就需要对雾化的液滴直径进行专门的研究和处理,只有满足了雾化的要求,才能制成专门的雾化药物。而非雾化剂型,比如注射剂型,在生产过程中不需要考虑雾化的问题,所以用于雾化后是否能形成良好的雾滴直径,是要打个问号的,这也是目前临床上不合理使用雾化的主要问题。




下面,对临床上的雾化使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儿科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

1、祛痰药物的雾化使用。

祛痰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呼吸道腺体的分泌,稀释痰液,帮助排痰,国内以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为主。氨溴索是常见的化痰药,由于国内没有专门的氨溴索雾化剂型,氨溴索注射液临床用于雾化非常常见,这种用法属于超说明书用药,是不推荐的。

另一个化痰药乙酰半胱氨酸在国内是有雾化剂型上市的,一些研究显示该药通过雾化吸入进入气道,使得粘痰更易排出而发挥作用。但吸入乙酰半胱氨酸对于儿童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不明确,可能会诱发儿童气道痉挛,加重哮喘患儿的病情,同时它也会明显增加呼吸道的痰量,使用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痰液栓塞的风险,另外,它闻起来还有一种臭鸡蛋的味道,孩子可能难以接受,所以目前而言,支持乙酰半胱氨酸雾化的证据还不是很充分。

还有一个祛痰药叫α-糜蛋白酶,国内多是注射剂,主要在部分小医院或诊所仍有可能用于雾化治疗,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个药物可以通过吸入发挥治疗作用。另外这是一个蛋白类药物,如果使用超声雾化,药物成份会被破坏,也发挥不了作用,不推荐使用。

2、抗生素的雾化使用

目前使用的药物主要有庆大霉素或妥布霉素,但这类药物的雾化一般只推荐用于成人多重耐药菌导致的重症肺炎或肺囊性纤维化等疾病使用,而且国内也没有这两种药物的雾化剂型。所以仅在特殊情况下谨慎使用,不推荐常规用于儿童普通呼吸道疾病的雾化治疗。

3、中成药的雾化使用。

几乎所有的中成药都缺乏雾化给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研究,近来年越来越多的中成药发现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尤其是在儿童的使用,暴露出许多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不良反应,因此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反复强制修改中成药说明书或进行使用年龄、使用疾病的限制。由此可见,既然按照中成药原有的药品说明书使用都有这么高的风险,那么超出说明书的使用,安全性和有效性就更不明确了,因此强烈反对将中成药注射剂用于雾化!

4、一些效果不明确的喷雾剂

这些药物往往针对的是一些呼吸道病毒感染,声称可能发挥抗病毒作用,但是其有效性并不明确,呼吸道病毒感染往往是自愈性疾病,用不用药都能够自愈,使用这些药物雾化后,往往会将病情自然好转的表现,误以为是药物的作用。殊不知时间相关性并不代表因果相关性,药物是否有效,必须有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用药比不用药能够明显缩短病程的长度,但可惜的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证实这些药物的作用。

这类药物比较多,比如利巴韦林喷雾剂、重组人干扰素喷雾剂、开喉剑喷雾剂、西瓜霜喷剂、四价肠道病毒抗体喷剂等等。

5、无菌注射用水

有的家长听说加湿气道能够对缓解孩子的咳嗽有帮助,于是会去药店购买能够做雾化的无菌液体,但可能买到了无菌注射用水。这里需要提醒家长,注射用水是低渗的,低渗液体进入气道可能诱发支气管痉挛,加重呼吸道症状,是不推荐使用的,如果需要加湿气道,可以选择生理盐水,因为生理盐水是等渗的,与人体是有相容性的。而且生理盐水几乎是唯一可用于雾化给药的注射剂,它的成份非常简单,就是0.9%氯化钠,和人体有相容性,基本不会有不良反应,可以用于单独雾化,发挥加湿气道,稀释痰液的作用。也可用于稀释其它的雾化药物,作为雾化给药的溶媒使用。通常医院或药店都能买到,从500毫升一瓶的大容量,到10毫升一支的小容量,都可以使用。当然用于雾化给药,小容量单剂量包装,使用起来更方便且卫生。




小结:在了解以上的知识后,大家在使用雾化治疗时,应该避免一些严重不合理的用药行为,使用合适的雾化药物,尤其对于儿童的雾化给药,更是需要谨慎对待,避免错误给药,或无效用药的行为发生。下面这张图表大致总结了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盘点那些不适合做雾化的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