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定丨 元青花瓷的胎料主要有幾類

元代時期社會經濟十分繁榮,元世祖時期中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西方各國的使者、商人、旅行家紛紛慕名到中國來觀光。

隨著國內外貿易的發展需要,瓷業較宋代又有更大的進步,陶工在繼承唐宋制瓷成就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彌補了形體上工藝粗糙的不足,使元青花更精美,景德鎮窯成功的燒製初青花瓷器。

瓷器/收藏/鑑定丨 元青花瓷的胎料主要有幾類

元 青花蕉葉秀石印花纏枝牡丹紋菱花式大盤 2016年香港蘇富比秋拍成交價:2988萬元

根據時間大致分為延佑期至正期元末期三個階段,其中又以“至正型”為最佳。

需要注意的是:“至正型”元青花並不單是指元代至正時期(1341—1368)生產的青花瓷器,而是指一種以進口蘇麻離青為青料、髮色濃豔、繪畫精密、胎厚體大、銷往西亞或特供作為祭祀禮器的元青花類型,這種類型多為大罐、大盤、大瓶(梅瓶、玉壺春瓶)等器型,由於多出現在至正時期,故被命名為“至正型”;

“延佑型”元青花也不單是指元代延佑時期(1314—1320)生產的青花瓷器,而是指一種以國產料為青料、髮色灰黑、繪畫疏朗、器型相對較小、主要為內銷日用生活器皿的元青花類型,這種類型多為碗、高足杯等,由於最早出現在延佑時期,所以稱為“延佑型”。

元青花瓷開闢了由素瓷向彩過渡的新時代,其富麗雄渾、畫風豪放,繪畫層次繁多,使景德鎮一躍成為中世紀世界制瓷業的中心。

瓷器/收藏/鑑定丨 元青花瓷的胎料主要有幾類

元 青花纏枝牡丹“海馬”圖獅鈕蓋罐 2018年蘇富比春拍

元青花瓷的胎料主要有兩類:

一、進口青花瓷,胎骨較白,稍含灰,手感沉重,緻密堅硬;

二、國產土青料,胎骨灰白,胎體手感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