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收併購困難重重!國資入股、“局外人”押注,結局將如何?

文 | 光伏頭條 許一凡


華君國際併購案一波三折。

最新公告顯示,華君國際擬5億元收購光伏能源業務,最終敲定併購兩家近兩年連續虧損並且存在總數高達約4億元債務的光伏公司。不免引來業內質疑。

然而,飽受質疑的華君國際的收購併非個案,據國際能源網/光伏頭條瞭解,11月以來,光伏收併購再掀熱浪,此輪熱浪在跨界收併購、國資入股、收購虧損企業等方面倍受關注。收併購方多看好未來光伏市場,並期許拓展企業光伏業務,加大市場規模,帶來新的利潤增長點。在近期行業主管部門頻頻召開座談會穩定市場的同時,這一波收併購熱浪似乎預示著光伏資產正變身“香餑餑”,是否從側面印證了業內所言的“政策底”的說法?

“局外人”加碼 國資入股

收併購再掀熱浪


進入11月,光伏資產收購併購再掀熱浪。

據悉,此輪熱浪在跨界收併購、國資入股、收購虧損企業等方面倍受關注。我國光伏企業雖然處於光伏業的“寒冬期”,但是,一些光伏資產卻成為眼下收購熱潮的“香餑餑”。一些光伏“局外人”也逆勢加碼跨界注資光伏業務。

11月3日,主營鐵路橋樑施工起重運輸設備的製造和銷售的秦皇島天業通聯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11月5日起復牌,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方式購買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100%股權,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

目前,天業通聯正積極推進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各項工作,交易協議內容在磋商及論證中,各中介機構也在開展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各項工作。

緊接著,在煙花、互金行業均受政策擠壓的形勢下,熊貓金控再次“轉行”。11月12日,作為國際煙花行業唯一的上市公司的熊貓金控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擬以11.55億元現金收購新三板企業江蘇南通歐貝黎新能源電力股份有限公司55%的股權。

據悉,此次收購的是光伏太陽能相關資產。當天,新能源儲能用電池的產銷量位居行業前3的山東聖陽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亦發佈公告稱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式,向交易對方中民新能購買其持有的新能同心100%股權,標的資產作價為12.33億元。本次交易構成重組上市。交易完成後,上市公司將新增光伏發電業務。

跨界注資之外,國有資本的注入也頗為搶眼。11月6日,廣東易事特電源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華髮集團擬通過股權協議轉讓與要約收購的方式,成為易事特的控股股東。交易完成後,易事特將正式進入“國企時代”。
11月28日,中國電力公佈,公司全資附屬國家電投集團山東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完成向獨立於集團的第三方收購沂南光琅光伏電力有限公司70%股權。

一週以後,廣東水電二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粵水電”)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次會議,公司擬由全資子公司新疆粵水電通過收購華潤通川100%股權獲得君廟風電場一期49.5MW項目、新疆華瑞擁有木壘光伏電站一期20MW項目兩個項目資產。收購完成後,華潤通川為新疆粵水電的全資子公司,擁有兩個項目資產的新疆華榮和新疆華瑞成為新疆粵水電的全資孫公司。 此外,近期資本市場上更有多家大公司擬收購光伏虧損企業。

12月5日,華君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發佈《有關收購(I)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及(II)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所結欠的債務之主要交易》公告,公告顯示,該公司全資附屬華君電力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擬收購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債務,代價1.37億元人民幣。

同日,華君電力科技(江蘇)擬收購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其債務,代價3.675億元。

據悉,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為於2016年5月在中國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工業自動化控制設備,智能卡設備,工業機器人和光伏太陽能電池及組件的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其於2017年度及2018年前10個月分別虧損157.4萬元及47.7萬元。

江蘇協通光伏科技為於2016年12月在中國成立的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其中包括硅原料、單晶硅片、多晶硅片等開發、生產、加工和銷售。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於2017年度及2018年前10個月分別虧損15.3萬元、2962.5萬元。

無獨有偶,2017年開始佈局光伏業務的露笑科技近期再擬收購光伏資產。11月23日,作為專業從事電磁線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的規模企業,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佈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六次會議決議公告並指出,根據公司戰略規劃及業務發展需要,公司擬以發行股份方式購買順宇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2.31%股權,根據評估機構對順宇股份的預估,本次交易對價暫定為15.13億元。

據悉,順宇股份主營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營,在連續虧損兩年之後,今年剛剛扭虧為盈。露笑科技此次收購,也意在加碼光伏發電業務。

收購資金缺口大、標的公司債務纏身股

收併購一波三折、屢遭質疑

531光伏新政後,一些企業紛紛變賣優質光伏資產準備現金過冬,而一些企業趁機收購併購優質資產優化電站結構及區域佈局也是無可厚非。

然而,目前光伏尚處低谷期,一些“局外人”的注資備受市場質疑。拿熊貓金控來說,深受煙花、互金行業政策擠壓,從煙花生產商轉型為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第4年,熊貓金控決定涉足新能源領域,一方面計劃脫離互金行業回收資金,另一方面花費11.55億元大手筆籌備進入仍處低迷期的光伏行業,該跨界之舉引來多重疑慮。

熊貓金控在公告中曾表示,收購歐貝黎需分期支付現金11.55億元,根據公司目前的財務狀況,與交易價格存在較大資金缺口。據悉,截至9月末,熊貓金控貨幣資金僅為9164.27萬元,和11.55億元相差10.64億元缺口。

鑑於其轉型跨度之大,經驗不足的情況,業內多方質疑熊貓金控存在追熱度、炒概念的嫌疑,而這一收購目的也不利於其後續業務的開展。

作為一名光伏產業“新軍”,此前,恰逢分佈式光伏爆發之年,露笑科技精準切入光伏產業可謂非常成功。2017年,露笑科技斥資5.5億全資收購無錫最大的分佈式光伏發電企業江蘇鼎陽,強勢進軍光伏行業。分佈式光伏在2017年的爆發式增長使得露笑科技業績水漲船高,此後光伏業務成為露笑科技的主營業務之一。然而,今非昔比,露笑科技此次收購卻屢遭質疑。

根據財報,順宇股份在連續虧損兩年之後,今年剛剛扭虧為盈,2016年、2017年、2018年1-8月分別實現營業收入0萬元、1,987.65萬元、14,938.53萬元,實現淨利潤-389.32萬元、-7,848.35萬元、2,291.18萬元。

而與虧損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根據收購預案,業績承諾方承諾順宇股份2018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歸母淨利潤不低於6,700萬元,2018年和2019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28,700萬元,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累計淨利潤不低於52,400萬元。

在收併購案中,標的公司因虧損而存在的一系列問題是監管層所關注的重點。露笑科技在今年9 月7日披露《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預案》一週以後,便收到深交所發佈的《關於對露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重組問詢函》,深交所連發15問對此次交易的主體順宇股份的相關經營狀況進行了問詢,主要質疑順宇股份的持續盈利能力、業績承諾能否完成、估值是否過高等問題。

此外,華君國際的收購也一波三折,疑霧重重。

10月15日,華君國際集團發佈公告稱將斥近6億元收購多項光伏生產設備及兩塊生產土地,而僅僅一個月後,華君國際便發佈公告稱因更改資產結構原因終止此次交易。本月,該交易又有新變動,華君國際集團公告稱,擬收購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債務及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及其債務。對比之前公告可以發現,華君國際的收購主體從部分固定資產如製造設備和土地等變更為收購整個公司全部資產和債務,其中麥思特智慧科技作價從1.253億增至1.37億元,協通光伏科技作價從4.66億元縮至3.675億元。

據瞭解,於簽訂轉讓協議之日,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欠第三方及賣方的未償還債務總額分別約為人民幣1.314億元、2.689億元。再加上兩家公司於2017年度及2018年前10個月分別虧損157.4萬元及47.7萬元;15.3萬元、2962.5萬元,併購這樣兩家連續虧損、債務纏身的公司,難免不讓人多問幾個“為什麼”。

對於質疑,華君國際方面表示,“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設備的組件製造自動化程度很高,而江蘇協通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所持設備(包括金剛線切片生產線)的自動化程度亦很高,操作統一。這為句容思麥特智慧科技、江蘇協通光伏科技在生產成本及生產管理方面擁有優勢。隨著光伏產業化程度加強,專業化程度有所提高,生產管理更精細的代工模式正成主導了該行業的發展趨勢。通過收購資產,集團的經營規模及自動化將增加,將進一步發展其光伏分部並順應行業發展趨勢。我們相信,該等收購事項將為本公司提供進一步擴展其製造及銷售光伏產品業務,以期為本集團帶來更多收益之機會。”

值得關注的是,在多重質疑之外,本輪收併購潮也有積極佈局新興領域的戰略部署。據瞭解,在傳統光伏市場之外,光伏建築一體化、智慧光伏等新興領域預計將擁有萬億級的市場規模。以華髮集團為例,據公告,華髮集團取得易事特控股權後,支持易事特持續以高端電源核心設備為基礎,從事智慧城市與大數據、智慧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的研發與製造。

政策觸底?

對於這波收併購熱潮,業內人士表示,證監會已經放開了併購重組的審核。在加強上市公司治理,規範信息披露和提高透明度,創造條件鼓勵上市公司開展回購和併購重組政策的背景下,併購重組有望迎來政策“春天”。這將助推優質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助力於我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轉型。

此外,多方質疑之下,多家收併購公司對未來光伏市場持有樂觀態度。

華君國際方面表示,近年來,中國光伏產業已經逐步由典型世界加工基地轉變成為全球光伏發展創新制造基地。預期光伏技術水平和產量質量將不斷提高。市場逐步發展,預期全球的光伏需求依然被看好。

露笑科技亦看好未來光伏市場,並表示,被收購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光伏電站的投資、建設及運營,主要為集中式光伏電站及部分分佈式電站。本次交易完成後,露笑科技光伏發電業務將大幅增加,對其經營業績產生積極影響。

在光伏市場撲朔迷離的情況下,近期行業主管部門頻頻召開座談會,業內預測這或許意味著光伏“政策底”逐漸顯現。

兩個月前,為進一步研究完善光伏發電相關價格政策,國家發改委價格司組織12家光伏企業召開光伏發電價格政策座談會,主要談到了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明確2022年之前都有補貼,有補貼項目和平價項目並行;二是十三五光伏建設規模將大幅提高,認為210GW不夠,可以更積極;三是認可戶用光伏單獨管理;四是未來一個月內加速出臺2019年行業政策,穩定市場預期。

一個月前,國家能源局召開了關於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商討“十三五”光伏發電及光熱發電等領域的發展規劃目標的調整。會議強調,光伏仍是國家重點支持的清潔能源,在補貼以及裝機規模目標上都將得到更多支持,並對“十三五”規劃進行調整,210GW的目標有望調整至250GW,甚至超過270GW。

在行業主管部門穩定市場預期的情況下,近期多位光伏行業大佬頻頻發聲,亦堅定看好行業發展。其中,通威股份董事長劉漢元圍繞光伏產業和能源轉型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堅定推動我國能源革命,明確可再生能源方向;二是減免可再生能源稅費,在2-3年內實現完全市場條件下的平價上網;三是推動光伏產業健康發展。

協鑫集成總經理羅鑫認為,實現平價上網後,光伏行業既面臨挑戰也將迎來機遇,明年是海外市場爆發的一年,預計將有36-40個國家進入GW級裝機規模。

此外,新能源電力投資聯盟秘書長彭澎近日分析稱,“未來我們覺得分佈式至少佔有一半以上的新增市場。從種種的變化來看,對於2019年的市場非常樂觀,預測光伏每年是40GW,這個結構不會變化。”

不過,對於“政策底”的說法,業內人士亦提醒需謹慎看待“政策底”,“目前還不確定相關框架政策如何落地以及何時落地,仍然要等官方的最終文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