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升级“云+AI”战略:背后的计算驱动力有多大?

文|谭云

2018年最后几个月,BAT相继进行组织架构大调整,升级toB战略。

首先是9月底,腾讯进行了令业界广泛关注的战略升级和架构调整,宣布向产业互联网转型,新成立的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将以云、AI、安全等为底层基础设施,深耕垂直行业,将to B业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11月26日,继腾讯机构调整后,阿里宣布继2015年之后最大一次组织机构调整,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此调整也显示了阿里寻求利用AI等智能技术驱动云计算和产业互联网的战略方向。

12月18日,追随AT之后,百度也进行了组织架构大调整,将百度云所属的智能云事业部(ACU)升级为智能云事业群组,同时承载AI to B和云业务的发展。

从BAT的组织架构升级和战略调整指向看,都在加快向产业互联网领域转型、升级,都将“云”和“智慧”或“智能”并列。

BAT战略调整的背后则是市场需要的变化。在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推动下,世界正在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计算和云将成为支撑未来智能世界的核心。传统企业的互联网化和AI化转型的需求显现,开始成为市场强劲增长动力。

互联网以及传统企业用户向互联网、AI转型,首先需要大规模投资基础设施。浪潮作为领先的计算平台厂商,因较早布局智慧计算,为“AI淘金者”提供AI计算装备而成为AI时代的受益者。

BAT升级“云+AI”战略:背后的计算驱动力有多大?

据IDC不久前公布的数据显示,浪潮在2018年上半年AI服务器继续保持市场份额第一,销售额份额过半,为51.4%。而据IDC和Gartner公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服务器市场数据,浪潮出货量与销售额位居全球前三、中国市场第一,继续保持全球最快增速,成为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一匹黑马。

如果说,过去几年浪潮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快速增长的互联网和云计算市场,而最近两年来的迅猛增长,更要归功于在AI上成功抢位。

智慧计算驱动“智慧转型”

在被称为是“AI发展元年”的2017年,AI领域出现投资热潮,BAT等领先企业也都开始积极向AI转型。浪潮也及时抓住AI发展机遇,在2017年初就成立人工智能部门,全力推动AI产品的开发,打造多样化的系统级AI计算平台,并确立了 “智慧计算”战略。

BAT升级“云+AI”战略:背后的计算驱动力有多大?

根据浪潮的解释,“智慧计算”是在2015年提出的“计算+”战略基础上,以云计算为基础平台、大数据为认知方法、深度学习为优化工具构筑的智慧计算生态。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执行总裁王恩东最近一两年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在智慧时代,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融合的智慧计算,将引领未来计算发展潮流。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浪潮较早就布局了智慧计算战略,在智慧计算的云、AI等领域不断加大投入。

在AI计算平台方面,浪潮具有业界最全的产品线,涵盖线下训练、线上推理、资源池化、AI云、以及深度学习管理平台。浪潮已成为业界拥有最丰富AI服务器产品线的厂商,同时也成为中国AI服务器市场份额最高的厂商。

在2018年4月召开的IPF大会上,浪潮发布了AI全新品牌——TensorServer,这在计算平台厂商中是首创,足以显示浪潮对AI计算的重视。TensorServer构建了平台、管理、框架、应用四层结构的产品创新,为AI客户构建一个AI基础架构系统。具体到不同的AI客户,会根据需求提供不同的产品和应用。

长期在 to B市场打拼的浪潮发现,传统行业在加大向互联网、AI转型的力度,对AI的需求大增。于是,在互联网行业获得领先优势后,浪潮希望用互联网的经验赋能传统行业,并把传统企业的智慧化转型对计算的巨大需求,视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机会和重点关注方向。

浪潮希望通过TensorServer全新AI品牌,重点抓住传统行业转型AI的机会,继续领跑智慧计算。

从云计算的发展趋势看,未来的云计算,已不是简单的云存储和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它越来越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 “三位一体”的结合。未来的云市场,将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密不可分,是ABC融合的大市场。

BAT近期相继升级云和AI战略,也正是认识到ABC“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华为服务器也在追随浪潮的脚步,追赶浪潮。12月21日,华为举办首届智能计算大会并发布智能计算新战略,宣布将华为服务器产品线升级为智能计算业务部。

可以看出, ABC正在成为领先科技企业深耕产业互联网的主战场。大家都清楚,在已经到来的智慧时代,谁能占据AI先机,谁就赢得未来竞争的制高点。

BAT升级“云+AI”战略:背后的计算驱动力有多大?

AI落地需要生态助力

据IDC公布的2018年上半年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报告,2018上半年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继续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虽然互联网行业仍是增长主体,但传统行业明显加速。包括金融、电信等12个领域在内的传统行业市场潜力开始显现,销售额和销量分别同比增长293%和219%,高于互联网行业,也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如果说,一年前,AI主要应用于BAT、滴滴、美团这些互联网企业,而如今,传统行业对AI的需求大增,从百度和浪潮合作推出的ABC一体机的热销也可以佐证。

在9月4日的百度云智峰会上,百度云与浪潮联合发布针对行业的ABC一体机3.0。去年ABC一体机初次落地,这种开箱即用的ABC一体机,一推出就供不应求,短短一年时间进行了3次版本升级,迭代速度超乎想象。浪潮AI&HPC总经理刘军认为,这是行业用户对AI应用需求的驱动。

AI应用的快速发展则对计算提出了更高需求。如现在不少互联网和AI应用比如抖音等,在短短几天之内成为爆款,日活用户猛增到千万级。这样前端高速变化的互联网业务需求为后端的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IT基础设施的研发、生产、制造模式已无法适应这种互联网化IT基础设施的要求。这也是HPE等传统TOP级服务器供应商近几年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

值得称道的是浪潮独特的JDM模式,能够以更敏捷的方式创造计算力,更快速为前端应用提供强大的源动力。JDM模式包括三层含义:

J:是指Joint,是与客户和合作伙伴,进行网络化数字化协同作业,打造一体化协同创新平台;D:是指Design/Development/Deliver,是打造从用户需求、架构设计、到研、生产、交付的敏捷业务链;M: 是指Manufacture,是通过浪潮的智能制造平台,实现“一键下单”、快速定制、直达用户的运营能力。

依靠成熟的JDM模式,浪潮已经与顶级国内外互联网公司建立了紧密深入的合作关系,可以有竞争力的成本以最敏捷的方式提供全程定制化的产品和服务。据统计,采用JDM模式,研发周期缩短50%,成本降低15%;通过柔性生产,产品供货周期,产品交付速度提升30%。

如今,浪潮以JDM模式服务传统行业AI转型升级。以浪潮利用JDM模式打造领先一款AI服务器为例:凭借对计算基础架构的深入理解,跟一些行业客户一起研究设计,迭代开发,最终打造了一款专门面向人工智能算法模型训练的业界密度最高的2U8GPU服务器AGX-2,跟客户之前使用的服务器相比,训练速度提升了3-6倍,研发周期缩短到原来的一半。

尽管AI应用需求强劲,但目前AI的落地推广仍存在不少应用瓶颈。

据统计,46%的CIO制定了AI执行计划,只有4%实施落地。目前制约AI在传统行业应用的主要问题是用户技术能力的缺乏,尤其是AI整体方案的部署维护等,而解决这一问题有赖于产业生态的发展助力。

目前,一些技术能力较强、产业影响力大的企业,已开始发挥自己的平台作用,构建AI生态,把ISV、AI应用开发商整合起来,合作共赢,为客户提供整体方案,打破应用瓶颈。如浪潮在强化产品创新能力的同时,一直致力于构建深入行业的生态系统。浪潮在2018年4月年初启动了代号为“T”的AI生态发展计划,构建深入行业具体场景的产业生态,和伙伴一起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AI整体方案。

对于AI技术和服务商来说,能否将自身的技术与企业的转型需求相结合,这既是最大的挑战,也将是最大的发展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