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那些光芒四射、精美奢华的王冠,曾经因为作为皇室地位的象征而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它们铭刻着权力的传承,见证着爱情的延续。那些见证了无数辉煌历史时刻的物品如今又何去何从了?也许它们也有衰老隐退的那一刻,那么它们有没有把“皇室血统”的承接棒传递于下一任?它们身上所流淌着的“皇室血液”有没有找到新的继承者?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权力的见证——圣爱德华王冠

圣爱德华王冠是英国王室的王冠之一,它是为1661年查尔斯二世的加冕礼而制造。这个王冠专门用于新君主的加冕礼,同时也是伊丽莎白二世加冕使用的王冠。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1953年6月2日,盛大的加冕仪式上,伊丽莎白二世是全世界瞩目的焦点,可是比之更为瞩目的是那顶让全世界垂涎欲滴的圣爱德华大王冠,因为它是那样的令人无法割舍,历史上多少的辉煌都与这顶王冠有关。这顶王冠高达31.5厘米,重0.91公斤,雕刻精美的交错百合花底座上托着两个十字架,中间是带着貂皮花边的绿色天鹅绒,金质王冠上镶嵌了多达3000颗各种宝石,其中最灿烂的就是那颗包含着魔鬼的诅咒、重达317克拉的“柯?伊?诺尔二号”,还有重170克拉的黑太子红宝石、圣爱德华蓝宝石。它象征着的是何等的威严和权力。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威斯敏特大教堂外面,有16000名戴着传统黑色熊皮帽子的三军士兵等待接受检阅,有近200万民众在盛典举行的地方等候,大街上有300多万民众在欢呼庆贺,还有250万民众守候在电视机前,为的是目睹和见证伊丽莎白公主戴上那顶象征着无限权力的圣爱德华王冠,登上爱德华国王之椅,接过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宝剑、权杖、指环,成为一个受成千上万人顶礼膜拜的的女王陛下。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当终于戴上圣爱德华王冠的那一刻,伊丽莎白尊贵无与伦比,显赫无出其右,光芒无人能及。然而她内心却正在矛盾中挣扎,她难过,因为她失去了疼爱她的父亲;可是她也快乐着,因为圣爱德华王冠正戴在她头上,谁能抵御得住这种地位与荣耀的诱惑呢?但是她打心里都不允许自己流露出半点喜悦,那是何等的负罪感。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伊丽莎白二世所处的时代是由昔日的大英帝国逐渐退缩为英联邦国家的特殊时期。英国女王,这个曾经让人顶礼膜拜、至高无上的名次,经过千年转变,也已经有些变味。只是无论伊丽莎白女王自己是否清楚英国王室的日落西山,她都得继续在女王的位置上坚持坐直了身子。大多数时候,她也许和她在加冕仪式上所戴的圣爱德华王冠一样,只是帝国权力的形象。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用另一顶王冠换来的爱情

  通常王室的婚姻都会陷入权欲的诱惑和王室家族层层压力而难以获得幸福,即便是像伊丽莎白女王这样收获了美好的爱情,也终因为她女王的头衔而使婚姻多少染上了尘埃。

  按照英国《王位继承法》的规定,菲利普如果要和伊丽莎白走在一起,必须舍弃希腊王位的继承权。因为伊丽莎白已经非常明确的表示,她不是爱德华八世,也不是克里斯蒂娜,不会为了爱情而放弃王位。这样,菲利普就不得不做出一个选择:要皇位还是要老婆?

  真爱会战胜一切困难,两个真心相爱的人终于得到了英国王室的认同,更是因为这是一桩非常适合的婚事,菲利普接受过很好的王室训练,却又不会继承另一国的王位。无论是他的身份地位还是言谈举止,都让大英帝国非常体面。1947年7月,21岁的伊丽莎白和菲利普亲王订婚,同年11月20日举行了婚礼。

  女王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与其他国土和领地之女王,联邦的元首”。伊丽莎白二世是16个国家的元首,这些国家是:安提瓜和巴布达、澳大利亚、巴哈马、巴巴多斯 、伯利兹 、加拿大、格林纳达、牙买加、新西兰 (自1981年,作为新西兰国家元首的英王,兼任库克群岛的元首)、巴布亚新几内亚、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所罗门群岛、图瓦卢和英国。

  她具有无可替代的至高权力。她是世袭国家元首、立法机关主持者、法院首领、武装部队最高司令官和国教圣公会的世俗领袖;有权任免内阁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有权宣战或言和;有权批准法律。整个政府以她的名义开展工作,首相和内阁成员在得到她许可的情况下行使其一切职权。女王的生日还被定为国庆节。她每年给2000人亲自授予爵位和勋章成为许多社会精英梦寐以求的荣誉。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野心的见证——叶卡捷琳娜二世大皇冠

大皇冠是由天才宫廷珠宝匠波吉耶在1762年为叶卡捷琳娜二世加冕典礼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镶嵌在大皇冠上的世界上最大的尖晶石还是从北京购买的呢,1676年根据阿里赫塞?米克亥罗维奇的命令,俄国特使尼古拉?斯帕菲尔来访中国,在北京用2672金卢布购买了这块尖晶石。

彼得大帝死后37年,先后有6位平庸的君王当政。直到1762年,俄罗斯帝国才迎来另一位在历史上被称作“大帝”的君主——叶卡捷琳娜二世。 叶卡捷琳娜原是德意志小国安哈尔特?泽伯斯特的公主,原名索菲娅?奥古斯特?弗雷德里克。1745年,她与17岁的皇储彼得(即位后称“彼得三世”)成亲。此前,她皈依了东正教,并取教名叶卡捷琳娜。彼得三世即位后不得人心,1762年6月28日清晨,叶卡捷琳娜在她的情人和近卫军军官格里高利?奥洛夫的拥护下发动政变,废黜了彼得三世。9月22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圣母大教堂加冕,在加冕仪式上叶卡捷琳娜二世戴上了由天才宫廷珠宝匠波吉耶为她打造的奢华无比的大皇冠。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大皇冠的设计深受古代拜占庭帝国王冠的影响,它由两个半球组成,分别象征着东西罗马帝国,中部是一个橡叶状花环和橡树果,象征着沙皇帝国的神圣权力。皇冠总重1907克,高27.5厘米,下部周长64厘米,是当时欧洲最贵重的物品。设计师波吉耶创造了一个钻石荟萃的新世界,大皇冠总共镶嵌了2858克拉重的4936颗钻石,上面十几颗最重要的钻石分别是从当时欧洲国王的王冠上拆下来的,其中装饰冠顶的是世界上最大最漂亮的红天鹅绒色尖晶石,重398.72克拉,被列为前苏联七大历史名钻之一。目前这颗尖晶石是俄罗斯“必须保护的七颗宝石”之一。

流光溢彩的大皇冠更凸显了叶卡捷琳娜二世的铁腕本色,叶卡捷琳娜曾豪情万丈地说:“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她的野心由此可见一斑。彼得大帝在位时期没能完成打通黑海出海口的愿望,土耳其始终是沙俄的头号假想敌,但叶卡捷琳娜时代对土耳其的战争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大的成就在俄国的领土扩张上,这也是她对历史的主要影响。包括三次瓜分波兰,两次对土耳其的战争和一次对瑞典的战争。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爱情的见证——珍珠泪王冠

  “The Cambridge Lover’s Knot Tiara”,因为王冠上镶嵌的珍珠造型很像女人的泪滴,也被称之为“珍珠泪”。1914 年,玛丽女王命令珠宝匠依照她祖母剑桥公爵夫人的王冠仿造了这顶王冠,冠身全部用白银打造而成,原先顶部装饰有珍珠,自由拆卸的款式设计使拥有者可以根据爱好随意更换宝石的种类。传到黛安娜手上时,珍珠被转换成了钻石,拆下来的珍珠则被做成了相配的耳环、项链等。

  1825年,当时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子、日后承继了希腊国王王位的奥托为自己的妻子阿玛丽亚定做了一顶王冠。然而没多久,国王就得了重度精神病,生活都无法自理。可怜的希腊王后难以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终日以泪洗面。这顶饱含国王爱意的王冠也因为王后的忧郁而得到了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名字:珍珠泪。于是,一种不祥的说法也开始在一些人心中蔓延——凡是拥有“珍珠泪”的女性都不会有好的感情归宿。事实证明,得到这个王冠的人,每个人的感情都历经劫难,让人唏嘘不已。戴安娜与查尔斯的婚姻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痛苦和泪水,“风中的玫瑰”最后更是香消玉殒。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灰姑娘”邂逅王子的那个舞会是在查尔斯30岁生日的晚会上,而使两人走在一起是源于戴安娜对查尔斯王子一番诚挚的关切话语令查尔斯对这个小姑娘刮目相看。1981年7月29日,威尔士亲王查尔斯与黛安娜在白金汉宫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将“珍珠泪”王冠赐予了威尔士王妃戴安娜。世界各国善良的人民也都为童话中的“灰姑娘”故事成为现实而欣喜。

  事实上,这段看似颇具浪漫色彩的婚姻却并不那么纯粹,在查尔斯漫长纷杂的寻妃道路上并不是没有心仪的姑娘,最后相中戴安娜,是因为她基本能满足王室的苛刻条件。首先,她年轻,貌美,出身贵族,家族信仰新教;其次,她的家庭与王室相熟;更重要的是她从未交过男友,是个处女。也有人说这里面还有更重要的,即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严峻,失业、罢工等使王室的威望江河日下,王室希望通过迎娶这位当过幼儿园教师的平民女子来取悦人民,拉近与人民的关系。尽管当初嫁给查尔斯多少有点图慕虚荣,走进深宫之后,戴安娜对王室的生活从雾里看花到切身感受。繁文缛节,清规戒律,隔阂冷漠令她这个初来乍到的年青女子备感紧张、孤独、无助。好景不长,新婚燕尔,争吵接踵而至,随后便是猜疑、不忠、分居和离婚,戴安娜最终因车祸惨死塞纳河畔。一则美丽的童话故事最终因车祸衍变为一场人间悲剧。

  也许“珍珠泪”本身具有一种“邪恶”的力量,充满了诅咒,它所见证的爱情并不完美,甚至还充满了悲情,但是它和它的主人们却留给了世人一段段动人的传说。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御用鉴定者

  除了王冠以外,在皇室成员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些物品,在很长的一段岁月里面,作为身份的区别而只能被皇室成员所使用,人们定义它们的形容词为“御用”。当然,“御用”的名号不是谁都能得到的,很多国家都有着完整的认证制度。这些能得到皇室成员青睐的“御用”产品流淌着皇室高贵的“血液”,体现着完美的做工和创意,它们多成为今天的奢侈品牌,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坚持着手工生产和精益求精的态度。它们通过自己的产品彰显着时尚与美观,也向人们传递着实用、简洁、舒适的生活哲学。

  十七世纪,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被刺身亡,不满十岁的路易十三即位,不过真正执掌大权的是他的母亲王太后玛丽(Marie de Medicis)。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掏烟囱的下人发现了反对派阴谋刺杀路易十三的阴谋并告知了王太后玛丽,因为护驾有功,所以被赏赐与皇室做生意的特权。于是,经过百多年的经营,掏烟囱下人的后代变成了法国著名的珠宝商家族Mellerio dits Meller.同样,在巴黎从事珠宝设计的年轻珠宝工匠Marie-Etienne Nitot (尼铎)因为曾经控制住一匹脱缰的马匹,保住了拿破仑的安全,从而得到拿破仑的提携,成为其御用珠宝设计师,诞生了法国顶级的珠宝品牌之一。

  这是另一个跟皇室有关的品牌诞生故事。1835年,一个年仅14岁的男孩身无分文,告别接近瑞士边境侏罗山区Anchay村庄的老家,只身走了250里的路程来到巴黎。在路上,为求得可供活命的食物,他不得不为人做劳工。由于从父亲身上学到了过硬的木工手艺,使他在途中能够应付自如,并使自己的技艺不断提高。就这样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终于走到达了巴黎。这个男孩就是(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一个在以后的岁月里,让整个法国为之骄傲的名字。

  当时的巴黎是时尚与优雅的化身,华丽精致的服饰正在风靡。而法国的第一条铁路刚刚启用,旅游一时成为一种全新的时尚。1852年,拿破仑二世登基。兴趣广泛的乌婕妮皇后,同样热衷于旅行,但旅行的乐趣却因为一些小问题而大打折扣。她华美的衣服总是不能妥贴地呆在行李箱中,这使得热爱旅行同时苛刻于生活每一细节的乌婕妮皇后烦恼不已。好在路易威登在这个时候恰到好处地出现了。他的任务就是把皇后精美的服装妥贴地捆绑在旅行箱中。他的工作看起来不算起眼,但那一件件在旅行中依然保持平整的衣服,证明了他的非凡之处,同时也给皇后每次旅行带来了完美的享受。路易?威登很快得到了乌婕妮皇后的信任,从此涉足上流社会。与宫廷相联系,为皇家所信赖,似乎是所有高档品牌崛起的捷径,路易威登也不例外。

  谁都知道得到皇亲贵族的提携能给自己带来的利益,这一点放之四海而皆准。中国皇帝对某样商品的一声叫好,必然引得世人追捧而换来此物十几年甚至几百年的经久不衰;落魄文人或者潦倒画家得到一位贵族尤其是一位皇室的青睐,其作品立即有了千古流传的资本;当然,贵族们也同样可以让许多默默无闻的手工艺或商人成为著名的奢侈品供应商,并建立传承迄今的巨大奢侈品帝国。

流淌着“皇家血液”的奢侈品帝国最高贵的象征——皇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