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英:《刑場上的婚禮》留下最美畫面 64歲仍堅持練功劈叉

“今天,我要向大家宣佈:當我們把自己的青春生命都獻給黨的時候,我們就要舉行婚禮了。讓反動派的槍聲,來做我們結婚的禮炮吧!”38年前,這一段震撼人心的臺詞傳遍祖國南北,聲聲入耳。電影《刑場上的婚禮》裡青年演員宋曉英表演的這最後一幕,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經典。近日,本報記者有幸採訪到宋曉英,聽她講述自己的演藝人生。

宋曉英:《刑場上的婚禮》留下最美畫面 64歲仍堅持練功劈叉

安旭東 攝

當年24歲的女孩子比現在成熟多了

大氣與爽朗,是眼前的宋曉英給人的第一印象。採訪是在一間餐廳裡進行的,餐廳裡的燈光一掃北京冬日的寒涼,讓人覺得安逸又溫暖。一襲紅色大衣的她,盡顯時尚與活力,不由得讓人心生歡喜。

“我之前並不知道陳鐵軍是佛山人。”她坦言,“2018年7月,因為拍攝電影《夢想之城》的緣故,去到佛山,影片拍攝間隙,有幸參觀了陳鐵軍的故居。”

談起電影《刑場上的婚禮》,宋曉英回憶往事,並將箇中曲折娓娓道來。《刑場上的婚禮》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廣佈道爾基導演的一部作品,講的是革命青年陳鐵軍與周文雍的愛情故事。當年拍攝時,長影廠還在拍攝另一部電影《苦難的心》,由常甄華導演,宋曉英跟康泰主演。兩部影片日後將同時公映。當時廠裡認為宋曉英更適合出演《苦難的心》。而導演廣佈道爾基則打算借用長影廠外的女演員出演陳鐵軍一角。最初選定了戰士話劇團的一個東北姑娘,但由於拍攝進行到一半時,導演認為她仍然沒有找到陳鐵軍這一角色的特點,加之她本身對導演較為嚴厲的態度感到緊張,最終劇組決定換人。

當時宋曉英主演的《苦難的心》已經開始拍攝,等拍完這部戲的外景,她就被臨時調到廣州,試完妝後,馬上進入《刑場上的婚禮》劇組。“我只是看過劇本,在沒有揣摩的情況下,就把這部戲接了下來。”宋曉英回想起來,覺得當時自己一開始還有點退縮。第二次讀過劇本並仔細揣摩角色後,發現自己很喜歡這個人物與故事,巧的是,她出演陳鐵軍時的年齡跟陳鐵軍在影片中的年齡一樣大,都是24歲,這是一個女人最美的年齡。

拍攝的過程很順利,“那個時代我們受過的教育,出演這種題材的片子,不像現在的年輕演員這樣費力。那個年代的我們很樸素,捱過餓,下過鄉,穿過打補丁的衣服,知道幸福的日子來之不易。”她坦言,那時候的形象跟現在24歲的女孩子是截然不同的,“我們那時候24歲成熟多了。”

《刑場上的婚禮》是在廣州取景拍攝的,其中最後的一場兩人在刑場上的大戲,是在廣州的黃花崗拍攝的。這場戲,宋曉英在拍攝上跟導演有不同的看法,她那時候就有一種表演意識,就是希望儘量往生活化的方向靠,“當時演高大上的人物,傳統的演法就是拿著勁兒,但我就有生活化的意識。”她怕自己太慷慨陳詞,不夠生活;又擔心說話的音域和層次感不夠。在拿捏上煞費苦心,壓力挺大。拍這場戲的前一個晚上,幾乎是徹夜無眠。

導演希望宋曉英能夠演出“漫山遍野”的感覺,最後陳詞的一場戲,一定要有震撼力。後來雙方都妥協了半步,以宋曉英說話的聲音讓大家都能夠聽見為準。導演同意了。

有一個細節,影片中出現了一株開滿了木棉花的木棉樹,但其實拍攝時花早已謝了。電影中的花是劇組用絹花提前一天綁到樹枝上的,費了很大的勁兒。不仔細看,倒真看不出來。

這也是她第一次演“中彈”的戲,一開始無論如何不敢往身上綁炸藥包。宋曉英笑稱,以前自己在生活中膽子特別小,從來不接觸炮仗之類的東西,還有恐高症。但在《刑場上的婚禮》拍攝現場,劇組的煙火師一遍遍在她的身上試爆炸點,最後竟然治癒了她的恐懼情緒,“拍完這部戲,以後再也不怕拍中彈的戲。”後來在北影廠一個攝影棚的佈景中拍戲時,她可以爬上三層樓高的梯子。“只要敬業了,那種精神真的能戰勝一切的。”

雖然是革命題材的電影,但是《刑場上的婚禮》拍攝非常美,尤其是片中陳鐵軍身上穿的服裝,各種各樣,很有珠三角的風土人情。現在遇到一些粉絲,他們告訴宋曉英,當年她演的陳鐵軍在銀幕上一出現,電影院裡是“鴉雀無聲”。特別是在陳鐵軍的故鄉佛山,她驚喜發現到處都有自己的影迷。38年前塑造的銀幕角色,並沒有因為歲月的流逝和觀眾迭代而被遺忘,在佛山的陳鐵軍博物館中,牆上掛滿了《刑場上的婚禮》的劇照,這些劇照讓她感動不已。

參演《平原游擊隊》敲開電影之門

宋曉英:《刑場上的婚禮》留下最美畫面 64歲仍堅持練功劈叉

宋曉英1954年出生在吉林省白城市,他的父親是一位高級會計師。宋曉英一家人都很有藝術細胞,她的爺爺就拉得一手好二胡,父親是玩樂器的高手,父親的同事和發小常常跟宋曉英說,“你爸爸,除了篩子吹不響,什麼都能搗鼓響!”小號、單簧管、橫笛、豎笛,樣樣都拿手。宋曉英家有兄妹五個,個個都有文藝細胞。“大哥二胡拉得好,歌唱得好;妹妹擅長主持節目;姐姐舞蹈跳得好;小哥是專業吹小號的。我是專業演員。”小時候在父親所在的財貿學院裡,一家人一出來,就是一臺晚會。

“在踏入電影藝術殿堂之前,我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成為電影演員。”話題轉到從影之始,隔著一張鋪著米白色桌布的方桌,坐在對面的宋曉英語氣愉悅又明媚。“我十幾歲時,跟著下放的父親回到鄉下老家,作為旁聽生在白城市第八中學聽課。期間吉林省藝術學院來招生……”當時她考上了藝術學院聲樂系,也是白城地區唯一被錄取的學生。1971年,吉林省吉劇團準備排演樣板戲《紅燈記》,但未能找到合適的女演員,便尋到藝術學院看是否有學生可以上臺演出。一位姓張的老師極力推薦了宋曉英,由於表現突出,後來直接將她從藝術學院調到了吉劇團。

在吉劇團期間,她有幸作為報幕員參加了一個全省的匯演。而此次匯演則成為改變她命運的契機。1973年,武兆堤導演重拍電影《平原游擊隊》。其中翠屏一角,已經試過二十多個女演員,都無法讓導演滿意。恰逢宋曉英在匯演中報幕時的形象被導演看到,而導演的一句:“不胖,不瘦,不高,不矮,年齡正合適”則將她突如其來地推向了電影之門。

“那年我19歲,一開始我內心裡是發怵的,但第二天仍然去了長春電影製片廠報到。”她看到了圍牆上的鐵絲網,聽人說那些網晚上都是要通電的。她看到了戒備森嚴的大門,卻沒有想到這扇大門便是她的電影藝術之門。她戰戰兢兢地邁進大門,“一進大門,感覺到的氣場跟外面的世界完全不一樣。就好像是來到了另外一個嶄新的世界,多神聖啊!”

她最終能夠留在長影,則是憑藉在一場重頭戲中的表現。在《平原游擊隊》中,有一場翠屏目睹弟弟被日軍一槍打死的戲,這是一場激情戲,也是哭戲。這場戲是在長影當時最大的攝影棚裡搭的景,戲中的群眾演員都是長影的老演員。她要演出翠屏在特定狀態下的戲,悲憤中夾雜著恐懼以及傷心,聲淚俱下。武兆堤導演通過設想出來的很多情景畫面,對她進行啟發與誘導,讓她一下子進入到規定情境裡,對所表現人物的情緒拿捏得準確而又恰到好處。這對第一次拍電影的宋曉英來講,不失為一種成功。“一旦捕捉到規定的情緒,我覺得演起來非常輕鬆。演員演戲最大的訣竅就是‘進入’,能夠摸準情緒點。而我很榮幸,能在從影之初就瞭解到這一點。”

“也許是我的命特別好,該吃這碗飯。”短暫的停頓之後,我們相視一笑,她繼續道:“我出演的第一部電影是武兆堤這樣很厲害的導演執導,他對演員的要求與指點著實讓我終身難忘又受益終身。現在我依然能夠感受到他繪聲繪色給我講戲時的氣氛,即便是幾十年過去了。”之後,武兆堤導演把她介紹給《金光大道》的導演林農。由此,宋曉英踏上了一條電影康莊大道。

冥冥之中註定要演林巧稚

宋曉英:《刑場上的婚禮》留下最美畫面 64歲仍堅持練功劈叉

在同齡女演員中,宋曉英的氣質是獨特的。美麗之外,她的身上還有濃濃的書卷氣,形象端莊大氣且從容,氣質中透著一股脫俗的精氣神。加之對角色的用心把握和對錶演的深刻理解,使她能夠駕馭多種類型的角色。她演過革命者、教師、醫生,也扮演過王光美、蔡暢、宋慶齡、林巧稚等名人。而她合作過的導演之多,也讓人意想不到。從新中國的第一代導演武兆堤、林農、謝鐵驪、於彥夫、陳懷皚等,到第四代導演鄭洞天、王好為,再到田壯壯、麥麗絲、馮小寧、霍建起等第五代導演中堅。這些年,她每年都有作品問世。這其中出演我國婦產科的創始人林巧稚一角,更像是冥冥之中上天的一個安排。

2006年的一天,宋曉英無意中跟人聊天聊起了林巧稚,當時她還在想,如果有人找她演林巧稚,她會怎麼演?說時遲那時快,十天後果然就有人找她來演林巧稚了。

《大愛如天》是一部電視電影,是電影頻道出品的,由於經費緊張,這部電影12天就拍完了。在接到這個角色前,劇組找過另外一個女演員,但最終導演高力強在看了宋曉英飾演的“于鳳至”角色後,一改初衷,邀請宋曉英出演。“一腳給你踹上臺,你就得面對觀眾。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她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只好邊幹邊練,看完劇本馬上投入拍攝。

還有一場戲,是在林巧稚的家裡。劇組找了一個即將拆遷的房子,當時是冬天,天冷,宋曉英穿的是旗袍。為了不影響進度,拍了將近24小時。拍完戲後她感冒了,同時發現腰直不起來了。那段時間,她看遍了北京的很多醫院,“吃飯得趴著吃,去衛生間得我姐扛著我起來坐下。”醫院建議她換骨關節,她問還有什麼辦法,答案是隻能保守療法,就是保證腰部的溫暖,做一些理療。

宋曉英在床上一躺就是九個月。因為不運動,體重飆升,自己都不敢照鏡子,後來她的姐姐找到了一個“土辦法”,拿一個玻璃瓶子墊在她的腰底下,每天墊。如此堅持了一段時間,有一天,她聽到關節嘎嘣一聲,一下子好了,她能站起來了。

“我覺得自己的命特好,上天特別眷顧我。”這時候,孫沙導演正好來找她演《希望的田野》中一個角色。 她就去了,到了後發現腰部還是疼,於是就讓助理找來一塊木板子,睡覺的時候就墊在腰下,第二天就開始拍戲。此後,腰就慢慢恢復了,現在是徹底好了!“我很有毅力,做這個治療一做就是3年。好了之後一直堅持做,我現在的腰比發病之前還要好。”她笑道。

漫長的表演生涯中,她也一樣有疲倦的時候。有一段時間,她不願意演電視劇,演過相似的角色太多,都覺得自己不會演了,“厭煩了,這個婆婆那個媽的,家長裡短的。”隨著年齡的增大,角色的選擇權越來越少,她也難免有失落與不甘的時候。

她演過不少病人的角色,演多了病號,發現病號狀態都差不多,於是有一段時間很排斥這類角色。霍建起導演2005年拍攝《情人結》之前,曾經找過她三回,都被她拒絕了。在這部電影裡,她要出演一個坐在輪椅上的女人,宋曉英一開始拒絕,為此,霍建起導演專門請她吃飯,當時麥麗絲導演也在,兩位導演輪番軟磨硬泡。看完劇本後,宋曉英被打動了,“這個角色有戲,雖然戲不多,但是我能感受到這個母親的形象,我要在輪椅上做戲。”於是她親自指揮美工改造輪椅,還特別指出,病人的輪椅不能太舊、也不能太新。太舊顯得很貧窮,太新跟這個人物不吻合,還要有掛水杯的地方,“另外角色用的包也不能太舊或太新。”最終,宋曉英飾演的侯母一角讓她獲得了第25屆金雞獎最佳女配角的提名。

與父、與子 ,與生活

宋曉英:《刑場上的婚禮》留下最美畫面 64歲仍堅持練功劈叉

真的是你嗎?”,宋曉英感慨,“從某種意義上說,我缺席了兒子的成長,陪伴他的時間太少了。有一天,他來北京出差,告別時他說,媽,我真想留下來多陪你幾天。他小的時候我忙,等他長大了,他又忙了。但是我想告訴他的是,無論他身在何處,媽媽愛他就像愛生命。”

“我的父親已經九十多歲了。”當宋曉英提到她的父親時,語速自然放慢,讓人能夠感受到語氣中無限的耐心,“長假期間,我回去看他,十月份的長春氣溫已往零下走了。我記得那一天,我在街上買了一杯奶茶,就是一杯普普通通的奶茶,走在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的時候,奶茶還剩下小半杯,我突然想要把剩下的奶茶帶給父親嘗一嘗。我邊走邊用雙手捂住奶茶,以免涼了。心裡想著父親會不會像小孩

生活中宋曉英有一個兒子,兒子過完一歲生日後,她馬上去拍了《夕照街》,接下來就是《16號病房》、《譚嗣同》等電影。跟兒子在一起的機會太少了,孩子從小就交給媽媽帶,為此宋曉英的母親提前退休了。對此,她充滿了內疚。拍《燭光裡的微笑》時,宋曉英發現,電影裡孩子們的年齡跟自己的兒子幾乎一樣大。於是,她把對自己兒子的感情都投射到電影中,從中尋找表演的源泉,“我演這個戲的時候,那幫孩子恰好跟我的兒子同齡。那種母愛、母性的光輝只有我演了老師後才知道。”

“我兒子三歲生日的那一天,我去幼兒園接他。當他突然在幼兒園見到我的時候,一臉的驚訝與驚喜。他不停地問我,媽媽

那樣開心。後來,見到父親以後,奶茶還是涼了,我沒有給他。但是他看見了,問我紙杯裡是什麼東西,我告訴他是奶茶,但是涼了最好不要喝了。最後父親想要嘗一嘗,便在我用過的吸管上慢慢地吸了一口。我問他好喝嗎,他說好喝。當時看到父親依然身心健康的狀態,我感覺到的是對平淡生活的滿足與感恩。”

宋曉英在圈內有很多忘年交。著名錶演藝術家於藍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1978年,她在於藍老師導演的電影《薩里瑪珂》中出演女主角薩里瑪珂,由此結下了深厚的友情。記者採訪時,她正準備第二天去探望於藍老師,“她對我像女兒似的,我們都是屬於大女人。不會婆婆媽媽的,不在口頭上親熱,但心裡頭都有。她會把我當女兒,我會把她當母親。到她家,抱我抱得可緊了,親親這裡,親親那裡的。囑咐道:你下次要來啊,我說,我會來的。”

生活中宋曉英是一個很開朗的人,懂得享受生活,她養了一隻小狗,早晚有空遛一遛它。有時間就約上朋友們一起喝喝茶、吃吃飯、逛逛街。或者健身,讀書,看看手機。

在同時代的女演員中,宋曉英是非常低調的一位,她的性格很有點天馬行空,獨來獨往。除了必要的學習會之外,她幾乎不參加各種會議,這讓她的曝光率少了很多。

直到現在,她也沒有放棄練功,橫叉豎叉都能劈下去。這讓很多同行很吃驚。目前,宋曉英正在準備拍攝電視劇《老閨蜜》,這部電視劇由她和王馥荔、潘虹、許娣、吳冕五位女演員主演,講述了五位老閨蜜之間的故事。縱觀自己40多年的表演生涯,她表示:“這一生特別自由,不離自己喜歡的表演事業。很幸福,很滿足,很過癮!”

記者 王金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