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我是原创作者小鸣说历史,专门为大家写一些自己的原创作品。

朱聿键可以说是明朝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权者,他的爷爷是明朝时期的一位亲王,封号为唐王,但是在唐王还在世的时候,他更疼爱由妾所生的小儿子,同时十分厌恶朱聿键的父亲,这种厌恶的心情到了极点,已经让他起了杀心。他将朱聿键父子两人投入了大牢之中,打算将他们两个人活生生的饿死在大牢之中,那一年的朱聿键只有12岁,要不是有个守卫牢房的官员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偷偷的给他们送一些食物,就这样,他们父子俩在暗无天日的大牢之中活了足足长达16年之久。由于长时间被关在了大牢之中,朱聿键埋只能每日去读书,在书籍之中去找寻对未来的向往,但是未来却不像他想象之中那样美好,就在即将熬到头的时候,他那已经奄奄一息的父亲,却被急于夺取王位的弟弟给毒死在了大牢之中。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唐王见他的长子死在了大牢之中,便决定名正言顺的将由妾所生的小儿子封为自己的继承人,并且也想将朱聿键的世子地位一块剥夺掉。但是有一位来自地方上的官员提醒唐王,你儿子的死因都还没有查清楚,你就这么改变了自己的继承人选,难道你不怕日后的朝廷会追究你的责任吗。唐王听了这位地方官员的话以后,觉得他说得确是有道理,为了避免日后被朝廷追究责任,就把朱聿键立为了自己的世孙,但是这一年还没有过多久,唐王就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此时的朱聿键,早已经不是那种容易被拿捏的后辈,16年的牢狱生活让他懂得了很多的道理,也常常因为宗室的问题,和大臣们起一些争执,对于父亲的死,他一直耿耿于怀,在隐忍了好久之后,他杖杀了自己的两位叔父,只因为他怀疑他们曾经参与了毒杀他的父亲。当了那一年的八月份,清军再次入关,清朝的一位王爷正在率兵去攻打周围的城池,清兵已经逼近了北京,离包围北京也仅仅只有一步之遥,整个京城已经开始实行了宵禁。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朱聿键爱国心切,上书请求崇祯帝允许他可以带兵去抵御清兵,但是遭到了崇祯帝以藩王不可以带兵为理由,拒绝了他,于是朱聿键一气之下,决定自己去招兵买马,用自己招来的士兵去保家卫国。但是刚刚到了裕州,便被巡抚给上奏告诉了崇祯帝,崇祯帝勃然大怒,勒令朱聿键立刻从裕州回来,直到最后朱聿键都没有能够和清军一战,只得垂头丧气的回到了南阳。即使朱聿键动机就仅仅是想要抵抗清军,但是他作为藩王却有了兵权,这是所不可忍受的,于是他下令将朱聿键废为了一个庶人,并且让锦衣卫将他关入了大牢之中,改封他的弟弟为唐王。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等到了1644年时候,崇祯帝被李自成逼得在北京自缢,支持明朝的大臣们,带着从洛阳逃出来的南京拥从洛阳逃出的福王子逃到了南京,并且想要继续支持明朝的存活,让福王子作为新一任的皇帝,并且让他安安全全的在南京成功登基,并且奉劝他实行了大赦,正是因为大赦,朱聿键才得以从位于凤阳的监狱里走了出来,并且被改封为了南阳王。 礼部还希望朱由崧能够恢复朱聿键唐王的爵位,但是遭到了朱由崧的拒绝,并且让朱聿键远离了南京,被调往了广西。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就在朱聿键正在往平乐赴任的时候,正好路过苏州,就在他休息的时候,听到人们讨论清军已经攻破了南京,朱由崧也被清人砍下了脑袋。眼看平乐已经去不了了,他只好前往嘉兴以躲避祸患,当他得知潞王还在反抗清军的时候,他那股反清的热血再次涌现出来,潞王希望他能成为监国,朱聿键见他们谈到国难当前的时候,不禁泣不成声。在经过了多次的考虑之后朱聿键,决定接过监国的重任。

大牢中成长起来的藩王,宁背罪名也要反清,为反清贡献出一生

且在检阅军队的时候,咬牙切齿的发出了自己的誓言,向支持反清复明的将领与士兵们发誓,他一定要带领着他们,收复中原,将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清人们,赶出他们的国土并且告知那些支持他们的民众们,他已经接过了监国的重任,不将这些人亲自赶出中原去,他永远也不会罢休,正是所谓的家仇国恨,不是清人们死,就是他朱聿键死,清人们想要阻止他,就只能杀死他。如果有小伙伴对朱聿键的故事十分感兴趣的话,欢迎在评论区里积极的交流与评论。

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本文是小鸣说历史对历史回顾地方的一些感知,感谢大家的阅读观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