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美文|朱彩红:什么是“放下”?

掌柜叨叨# 今日此文来自“瑜伽文库读者俱乐部”里,苏磨导师/浙江大学博士/云南大学讲师朱彩红一段精彩的语录。


瑜伽美文|朱彩红:什么是“放下”?

今早起来,忽然想到了“放下”二字,似乎有所领悟。

放下就是顺应存在之洪流。

为了顺应,我们需要看透一些幻觉。第一个幻觉就是:我是这一切的掌控者。不对!佛法说,万物因缘而生。这一切之所以目前是这样,是因为各种条件的运作而成就的,你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也许是相对重要的环节,但不是全部。哪怕你是大BOSS,也是因缘把你推倒了这个位置。存在之洪流,岂是一人或一伙人掌控?看似的掌控者,实际上是更好的顺应者,他们看得到整体的流向,并自觉顺应和利用。这就是《薄伽梵歌》里面说的,你不是行动者,原质三德和神才是真正的行动者。如果顺应,你就能成为那扇敞开的门,让风自由进出,不然你就是一堵墙,堵在那里,承受很多压力和痛苦,最后势必会被洪流冲垮。

第二是放弃一切都会称心如意的幻觉。有人说,生活之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些不如意,有些是努力却没有得到期待的结果,但更多的不如意恐怕是自找的。我们的周围有少数很好的人,具有知足常乐的品质,同样的状况,他们心里没有痛苦,而我们心里却有许多煎熬,两类人投射出来的世界全然不同。《薄伽梵歌》说,要对苦乐一视同仁。很难做到哦,但至少不如意发生时,要做好接受的准备。我们中国人很有行动智慧: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就是交出去的智慧。

第三个幻觉是我能得到什么,我能失去什么。人呢,其实是天生天养的。《圣经》里面说,当年以色列人流落旷野,没有吃的,耶和华让地上结出“吗哪”,供养他的子民。我曾躺在病床上,真切地预设自己的死亡:我死之后,老公搂着别的女人叫老婆,儿子管别人叫妈,我的书流落到二手市场,关于我的回忆逐渐被时间冲淡……我发现,最终没有什么是属于我的,因为属于我的东西死亡带不走。好吧,可能有一样东西是属于我的,就是我得到的精神成长,死亡也不能剥夺。没有什么属于我,也就意味着没有什么可失去,毋宁说,得失的逻辑不管用。所以,想开点吧,不要死死抓住任何图像。你可以抓一会儿,但之后要懂得放开手,let it be!我的同事,可爱的本书老师有时候会哼哼“哎呀,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它去吧”。这样,就轻松了。得与失,无非是过程中相对稳定的认同而已。游戏总有结束的时候呀。

让自己轻松,也要让别人轻松,不要死死抓着什么,大家都难过。我们常开玩笑:放心吧,地球没有你不会停止转动。也许没有你,事情的走向会有变化,但地球照样转动。


瑜伽美文|朱彩红:什么是“放下”?

于是,你们会问我:那该怎么办,我什么都不做吗?这不是放下吗,什么都不做?

如果说“我是行动者”属于常见,那么什么都不做就属于断见,这两条思路都是有问题的。你可以依照它们生活,但恐怕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与折磨,你的游戏很难玩下去。

存在之洪流不会停歇,我们有我们自己的位置。放下是顺应洪流,看清自己的位置,并做这个位置该做的事,而且要把事情做好,成就感恰恰来自这里。当你顺应存在的节律,与它共振,你会感到天地万物都与你合拍、共振,你的力量就来自此处!因为共振,所以你就是存在之洪流,它就是你。这里没有分别,只有联结、合一,这就是瑜伽状态。可以想象:你的身体被你的双腿带着到各个地方,身体顺应双腿的移动。要是你的双腿往东,你的身体要往西,噗通,你就跌到了。或者想象骑自行车,你不顺应就会摔跤,顺应是对的、轻松的、达成目标的

我们就是这样成功的,最好地顺应存在之洪流,顺应各种因缘,

瑜伽美文|朱彩红:什么是“放下”?

。厉害的人物不仅看清各种条件如何具体作用于事情的走向,而且会利用和“创造”条件(把潜伏的可能性带到阳光下,变成现实性),利益众生,也可能利益自己和一小撮人。把利益自身和利益众生结合起来的,最成功最强大,障碍最少。唯独利益自身的,恐怕后面会有障碍或者祸患,因为“自我”会成为阻碍流动的墙壁。

罗摩克里希那传道会的宗旨是“为自己得解脱,为众生谋福祉

”,甚好甚好!

所以,放下是顺应天道,而顺应要求在在合适的位置上积极行动。万物都在流动,都在行动,克里希那也在行动。《圣经·传道书》的作者,传说中的所罗门,告诉我们:人这一生能够做到的,就是在日光之下劳碌,享受自己那一份。话都被他讲完了,我也讲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