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因为高考失利,我进了一所不出名的大学。大三那年,为了进入梦寐以求的名牌大学新闻系,我下定决心踏上考研路。为了合理分配好时间,我制定了按照院校专业课老师出题的思路,从起步复习到正式开考整整5个月时间至今想起来都心有余悸的地毯轰炸式的学习计划:

8.23--11.15重新复习高数知识,通背考研英文单词,通读政治基础理论,研读陈文灯数学参考书,包括线代和概率统计;做一遍新东方英语和政治理论基础试题。

11.16--1.15参加专业课补课和政治强化班学习,同时把数学看完第二遍,复习英语词汇,增加英语阅读的练习。做完陈文灯模拟题和李永乐的模拟题共20套,张锦芯英语试题15套。最后10天,归纳总结数学公式,背诵英语词汇,练习英文作文,复习政治和专业课笔记,浏览历年专业课考题。在过程中,我还会根据自己的进度适当调整计划,比如我数学掌握得速度较快,就空余时间弥补英语方面的弱项。

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这个时代,依然逃脱不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淘汰法则。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证不被时代所抛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考研,恰恰是一条通往人生进阶的道路。在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乏天才,而那些天才尚且努力,何况你还不是天才呢?所以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比天才更努力,方有一线生机。如果说考研的生活是三点一线,那么学校的图书馆就是考研人的第一战场。我坚持每天6点起床十二点睡觉。为了在图书馆占到一个能持续稍久一些不会被赶出去的座位,必须提前半小时在南方寒冬刺骨的冷风里等着图书馆开门,稍微晚一点就根本没有位子。最夸张的一次,研究生图书馆的玻璃门都被挤烂了。

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后来,我为远离闹市、潜心攻读,特意在乡下租住的几平米破败不堪的土房,里面堆满了如山堆般的学习资料和好几箱的方便面。考研比高考更加艰难,是因为这完全是一场“一个人的战斗”,既没有老师的催促,也没有同学的陪伴。每当你早起背书时,身边的同学可能还在被窝里酣睡。每当你埋头苦读时,他们可能玩得正High。考研的压力,不仅仅在学习和身体上,还在于你的精神上,漫长的备考时间会慢慢消磨掉你的意志力,在特别疲倦或者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人会变得异常的迷茫和沮丧,对自我产生强烈的怀疑。一次次的彻夜不眠,一次次的心态崩塌,然后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理由也许你就会选择放弃。所以,你会发现,同一个考研自习室里的座位会慢慢空掉,一些熟悉的身影会永不再见。

当我终于踏进了150多天为之奋斗的那一站——研究生考场,当考卷发下来的那一刻,我一眼就看出来——这个院校的“出题老师”换人了。答题完毕出了考场,我心灰意冷,想想这段时间的所有努力即将付之东流,想想父母的期盼,同学朋友老师的恩惠,真真正正的无地自容,悲从心中来。给父亲打个电话吧,鼓起勇气拨通了,hold话筒想说声对不起,瞬间涌起一阵心酸,竟连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了...... 父亲马上明白了个中原因,一顿安慰使我一颗愧疚的心慢慢地恢复了平静。

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世界上的事有时就是那么让人捉摸不定,戏剧性的发生也常常在不经意间出现。 考研分数线公布的那天,又是一阵难言的痛楚。想着分数线公布与我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昏头昏脑地打开了的电脑。突然,一个令我几乎窒息的数字跃入我的眼帘:XXX,啊!什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不是我的考分吧?我再一次睁大眼睛紧盯着那个数字,不错,这确确实实是这个分数。 这难道是在做梦吗?我下意识地用力掐了一下胳膊,疼,我的天哪,不偏不倚一分不多不少,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脑子一片空白,傻呆呆了一会儿,定定神,再掐掐手指看看是否做梦,还好没来个范进中举。

大家都说,高考是一群人的狂欢,考研是一个人的孤独。在痛苦、挣扎、崩溃过之后,这考研的感觉啊,何尝不是一道风景线呢?人生路上几分伤心几分痴,几多欣喜几多酬。正如马东先生曾经说过的:如果你的一生当中有那么片段性的时间,真的简单到只有一个目标,而且我去努力,拼尽全力,不顾及任何事情去实现它,珍惜那个时间,那个状态在我心里叫心流状态,那是你最幸福的时刻。但很可惜,很可能并不长,所以要尤其去珍惜。亲爱的考研人,请坚持到最后,摒除掉所有的杂念,义无反顾地走到最后,哪怕失败了也可以重新再来。请记住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有努力就会有收获。

今天来讲一讲我考研的故事——为考研痛哭一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英语corner网络:

Better to light one candle than to curse the darkness.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燃起蜡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