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封面新闻讯 (记者 曹菲 实习记者 钟晓璐 摄影 李强 刘开怡)5月9日,映秀镇一夜的雨仍未停。上午10点,伴随一声警报,映秀镇七一中学千余名学生迅速撤离教学楼,阿坝州岷江流域自然灾害大演练随之拉开。

本次演练模拟的是“阿坝州岷江流域发生里氏7.0级地震”,震中位于映秀镇。地震造成汶川县映秀镇部分房屋倒塌,人员、车辆被掩埋,建筑物内燃气泄漏、爆炸起火,危险品泄漏,道路、桥梁损毁,水、电、通信中断,几十名群众被埋,近千名群众受伤,数千名群众亟需疏散转移。震后岷江流域持续特大暴雨,导致茂县凤仪镇坪头村出现大规模泥石流灾害险情,威胁数百名群众生命安全。松潘县川主寺镇遭受地震波及,交通、农房、通信、电力都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大量游客受灾滞留,急需转移、疏散、安置。

整个演练出动参演人员4800余人,分为9个科目、23个场景。这是四川省首次流域性覆盖多县多地的联动演练。演练中,首次引导多家社会组织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空中力量(直升机、无人机)、应急通和移动指挥等先进设备与技术首次参与应急救援。

紧急疏散

千余名学生有序、迅速撤离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警报声响起,映秀镇七一中学的老师们站在楼梯口、操场等点位,引导学生撤离。学生以书本护着头部,小跑着下楼。五分钟后,千余名学生全部疏散至操场上。演练由此拉开。

参加此次演练的映秀七一中学的高二五班学生王悦,十年前在映秀小学读二年级,当时正在二楼上数学课的她还没来急逃出去,伴随着巨大声响四周一黑她被埋在了地下,大概半天后被救了出来。

“当时,地震来了很慌张,完全不知道要怎么办,很害怕很无助。”王悦说,经过多次地震,加上学校经常组织这种应急演练,自己面对突发情况时的各种逃生知识和自救互救意识提高很多。

临时安置点

多方救援力量迅速集结

本次演练中,七一中学被设为临时安置点。约半小时后,民政、武警、消防、卫生医疗、通讯、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迅速在此集结。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到达后,警察、民兵、红十字会立即投入帐篷搭建工作。十分钟后,数十个帐篷在安置点右侧搭起。随后,灾民根据工作人员指引有序进入。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帐篷附近,社会组织与志愿者协调点开始登记、统筹前来救援的社会力量;救灾物资发放点开始为灾民发放物资。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卫生应急医疗救援点,救护车辆和物资迅速到位,医护人员开始为受伤灾民进行包扎等救治。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此外,通讯、电力保障点工作人员也在紧张回复电力、通讯。防疫人员同步在安置点喷洒药物。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阿坝州岷江流域模拟7.0级大地震 千名学生迅速疏散

三地联动

4500余人参与演练

除了映秀镇七一中学主演练场,此次演练亦在茂县凤仪镇坪头村及松潘县川主寺镇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同步展开,演练情况通过大屏幕发回。演练时长90分钟,11点30分正式结束。

整个演练出动参演人员4800余人,装备机具300余台(套、艘、顶),直升飞机2架,无人机10余架,其它专业设备若干。

集中演练科目主要包括紧急避险与疏散转移、救援力量初始快速集结、抢通保通、空中救援、水上救援、医疗救护、危化品处置、临时安置等。汶川县主演练场为综合性演练,涉及所有演练内容;茂县分演练场演练应对次生地质灾害时的紧急避险、疏散转移等科目;松潘分演练场演练应对游客疏散安置等科目。

据悉,此次演练是四川省首次流域性覆盖多县多地的联动演练;演练中,首次引导多家社会组织力量有序参与应急救援;空中力量(直升机、无人机)、应急通和移动指挥等先进设备、先进技术首次参与应急救援。

演练的目的,则是为了进一步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提升应急队伍应急处突能力和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与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