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院寒潮:几乎每天关停1家,星美影院惨遭讨薪潮

当位于北京繁华地段世贸天街附近的星美国际影城改头换面之时,外界才真正相信,原来网上流传的星美员工堵门讨薪的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风光无限的影视圈在2018年仿佛被按下“暂停键”,昔日的燕舞莺啼被税改的“冰冰凉”所代替,在黄金档期电影票房连遭“滑铁卢”,就连影院也被卷入关门大潮之中。

“星美请发我工资”

2018年12月14日已近岁末,百度贴吧的“星美国际影城吧”里依然有人发问:“大家工资都发到几月了?”有人回答七月份,有人答复五六月份。对于星美员工来说,影城欠他们的薪水能不能要回来是个巨大的问号,在贴吧上彼此通个消息,只是一种慰藉。

其实,从2017年9月开始,星美某些影院的员工就发现情况不妙,那时候已经有“欠薪”的帖子陆续被曝光。2018年1月,星美院线全国300多家影院的店长被拉到一个微信群里。一位知情人透露,当时大老板覃辉在群里指示,一定要处理好员工的社保和工资问题。不久,星美给员工们补发了薪水,这个群就被解散了,但之后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欠薪。

2018年4月以后,多处星美影院爆发了“拉横幅”的讨薪行动,不少门店暂停营业。重庆东原店则上演一场“堵门”事件,在店长承诺“一周内发钱”后,一众人等才散去。9月3日,衡阳崇盛店全体员工罢工讨薪。

电影院寒潮:几乎每天关停1家,星美影院惨遭讨薪潮

重庆东原店闭店通告 图片来源重庆商报

在众多讨薪者中,王硕的经历尤其令人心痛。王硕2011年入职星美,曾在大庆、佳木斯、哈尔滨等城市担任星美影城的店长,其中,佳木斯店和哈尔滨杉杉奥特莱斯店是王硕一手建立的。2016年,王硕被查出患上了淋巴癌,医生分析是长期吸入有害物质造成的。王硕认为这与那两年泡在新店脱不了关系,“甲醛肯定是超标的。那刺鼻的味我一辈子记得。我们家其他人都没得过癌症。”

2018年4月,王硕被劝离职,公司只与他签了一份解除劳动合同协议,没有出具离职证明,他也没有领到当月工资。拿不出离职证明,相关部门就不能判定王硕是被裁员,他也就没办法获得相应的赔偿金。

没有经济来源的王硕自费数万元进行化疗。经过多方打听,王硕在2018年8月中旬联系到了星美实控人覃辉,发短信描述了自己的困难。8月末,星美给王硕补缴了社保,这解决了他大部分化疗费用。9月,王硕做了第8次化疗,“社保算是救了我一命。但之后呢?我的赔偿金加工资也没说什么时候发,那不是我应得的吗?为什么这么难!”

加入讨薪大军的不只是星美的门店,北京的星美发行、营销等公司的员工,日子同样不好过。小李在星美做电影营销,最常听到的是来自领导的指责:“他们干的是什么活?不给他们钱!”她很不解,为什么公司和老板可以这样无视合同和员工的劳动。2018年4月,小李在没有收到3月工资的情况下,仍在为电影《黄金花》的上映加班。原定电影上映时间是4月20日,恰逢影片在4月15日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上映的好噱头,但在上映前两天,宣传发行部门突然接到通知,影片改在4月28日上映,错过了最佳上映时机,《黄金花》的票房最终只有100多万元。

老板以“发行没做好”为由,拒发工资。小李一直没有拿到4月、5月、6月的工资,只能在7月选择了离职。小李说,其实早在6月初,她所在的营销部门就想过集体离职。

极速扩张症候群

业内人士看来,星美把一手不错的牌打烂,归根结底是“人祸”。

2013年星美只有83家影院,在业界蒸蒸日上。随后的几年间,星美通过收购、新建等方式飞速扩张影院市场。2017年年底,星美控股在全国已拥有365家影院、2290块屏幕,但从2017年各院线的营收和利润情况来看,在全国十大院线里,星美是唯一一家赔钱的。即使这样,覃辉仍表示,2018年星美控股旗下影院会从365家增至450家。

电影院寒潮:几乎每天关停1家,星美影院惨遭讨薪潮

极速扩张和过于分散的影院构成所留下的后遗症,给星美的经营管理造成了极大的困难。2018年的中期报告显示,星美控股的流动负债净额约为19.82亿港元,负债比率高达32%。这个数字意味着星美的经营陷入了险境,任何环节出了问题,资金链必然吃紧,快速扩张的弊端就会显现。果然,随后的星美公司账面上一度仅剩7000万元,却要支撑365家影院的经营,于是有了外界所称的星美“暴闭”。

星美的溃败并非只存在于边缘地域的小影院,中心城市的院线同样受到了冲击。北京回龙观星美影城、望京星美影城,济南星美美莲影城,青岛星美东方城店因拖欠物业费或租金被迫停业,而家住北京世贸天阶附近的观众某一天突然发现,星美影院已经易主。

2018年5月9日,就在《复仇者联盟3》即将上映前,不少北京及上海的影迷反映无法在就近的星美旗下影院购买预售票。11日凌晨,影迷们再次反映星美零点场不能正常放映。随后,据知名电影博主“TNABO北美票房榜吧”爆料,星美影院无法第一时间放映《复仇者联盟3》是因为拖欠进口片票房分账款,导致其电影密钥被停。按照惯例,院线在影片公映前可以获得加密的数字拷贝文件,该文件的版权受到密钥保护,只有在公映时获得密钥,才可实现正常放映。

2018年春节期间,尽管电影市场一片红火,星美控股却被投行麦格理将其目标价由3.5元降至3元,评级更由“中性”降至“跑输大市”。麦格理指出,星美控股过快扩张造成每银幕收入面对压力,相对其他影院营运商倚赖母公司财政支持,星美控股却持续在融资方面受压。

星美控股公告称,截至2018年11月30日,星美集团在国内经营约320家影院,其中约140家已短暂停业。此外,集团尚欠运营管理等费用共计约4.5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亿元),其中未付员工工资1.08亿港元,未付物业租金2.01亿港元,合计4亿元人民币。由于拖欠房租、物业费,部分店面被物业强制断电封停。

随后,星美控股又被踢出恒生指数,彻底沦为“仙股”。曾经传出要收购星美的万达也发布声明:并未有接盘的意愿。

新影院仅1/10盈利

星美国际影城深陷绝境虽然与星美集团的经营理念、经营水准有关,但并非特例。中国电影市场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国内电影票房从2012年的170.7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600亿元。尤其是在2015年,互联网购票平台的大规模扩张,使得电影市场疯狂对用户进行票补,“19.9元看电影”,“9.9元看大片”刺激了大批观众涌入电影院,也带来了票房的“虚火”,致使影院数量猛增。

2017年年底,全国影院的银幕总数已达到50776块,稳居世界电影银幕数量第一位,平均年复合增速为27.9%。就在人们憧憬中国银幕在2022年有望达到6万块时,从2018年开始,影院却出其不意地迎来了“寒潮”。

拓普电影智库数据显示,2018年前10个月,倒闭或停业整改的影院接近300家,相当于每天就有一家影院关门,而潜在的危机更为严峻。数字显示,8月份之后,因营业调整等原因,没有票房入账的影院多达2100家,这个比例已经占据了国内影院总数的1/5。

2018年国庆节过后,形势更加严峻,线上票补政策进一步收紧,9.9元、19.9的优惠票价不复存在,“小镇青年”对票房的贡献力走向衰退,三四线城市的影院呈现出过度饱和、供过于求的状态,大批电影院开始倒闭。

电影院寒潮:几乎每天关停1家,星美影院惨遭讨薪潮

快速的扩张,观影人次的停滞,影院租金、运营成本的上涨,使得单块银幕产出与票房收入的毛利率都随之下跌,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这样一来,新开影院的经营业绩自然难以保证。据悉,近两年新开的影院中,大约只有1/10能够赚到钱。

一位影院人士透露,2015年之前电影票房进入高速发展期,大家争相开影院,影院的房租越来越高。目前,杭州大悦城一家影院年租金高达1200万,而且绝大部分地方的房租都是递增的。当电影院越来越多,单个影院票房因被“切蛋糕”而产出减少时,大量影院自然也是入不敷出。从各院线上市公司2018年半年报数据看,各公司近半年营收增长速度明显慢于最近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

闭店寒潮仍将持续

电影院是一个需要长期稳定运营的薄利行业,票房收入在层层分配后,最终留给影院的毛利只有10%左右,这还没有算上巨大的水电、人工成本,可见,其受市场波动的影响是很大的。

香港著名影人、UME影院管理集团董事长吴思远早在几年前便已对于“院线也疯狂”的现象发出警告。吴思远认为,电影院是一项文化事业,是对电影的文化担当,它不是短期的盲目行为,而需要长线投资和经营维护。

在吴思远看来,尽管内地的院线资源比香港强无数倍,但是,内地影院并没有进行深耕,而是一味追求利益的扩大化,“内地的院线对于票房的渴求,使得院线电影高度重合,造成‘千人一面’的情况,电影院缺乏经营思路上的创新拓展,只能依赖电影来被动创收,一旦产业链的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因连锁反应而遭受重创。”

果然,这些年来,电影院无奈进入了资本的“棋局”。先是电商平台以高价票补的方式绑架观众;平台壮大之后,电商平台再命令影院要给某影片一定的排片量,才给补贴,从而绑架影院;由此获得了足够的观众与影院以后,电商平台再逼迫出品方出票补,绑架了出品方。

在资本的劫持下,整个电影市场都在畸形发展,“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电影创作被资本扰乱。多年来,资本为了赚快钱而造就的“IP+流量明星”的套路已经不再被观众“买账”,影片难以吸引观众,大量影院“阵亡”是迟早的事。

纵览2018年全年,只有《我不是药神》在暑期档实现票房与口碑双丰收,成为了一部话题之作。然而,该片之后,国产片票房开始急剧下降,佳片寥寥,“烂片”不少,导致票房“集体扑街”,电影市场突然迷失了方向。

当创作内容“透支”了人们的信任,就很难再让观众进入影院,而资本的敏锐使得它在吞噬了金钱之后,就会寻找新的“猎物”。于是,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2018年上海电影节上的预言得到了印证:“资本正在撤离影视市场,在未来一两年,会有几千家影视公司倒闭。”电影市场的失序、失衡、失信使得那些缺少谋略和远见的公司率先尝到了苦果。遗憾的是,2019年院线上市公司发展放缓的态势不会得到明显控制,预计影院的闭店潮还将持续。

影院实行退出机制

影院在扩张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已经被有关方面注意。2018年12月11日,国家电影局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 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对于长期管理不善、经营乏力的院线公司,将实行市场退出。”这将是我国首次对电影院线公司实行退出机制。

这一规定无疑将助力院线市场更为健康地发展。一位资深院线人士说:“不合理布局、恶性竞争的影院,扰乱市场,应该退出。是洗牌的时候了,反正已经跌入冰点了,就干脆把泡沫挤干净。”

究竟如何才能经营好一家影院?业内人士表示,电影院要想创收并不能仅靠卖电影票,而应该从粗放式的、单一的经营模式向多元化经营转型,比如从衍生品、影院卖品上推陈出新,并且赋予影厅更多的功能。升级私人订制服务,甚至将强大的策展能力、学术研究等活动应用到影院的日常中,使得影院发挥更大的潜能,这样才能体现出影院的专业性和差异化。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部分,影院发展虽然是喜忧参半,但是中国电影产业向着更科学、规范、健康的发展势头不变。目前,越来越多的院线开始在产业链上游发力,通过布局全产业链、搭建产业化运营平台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以出品方、宣传方的姿态深度参与到电影市场的变革之中。

本文由树木计划作者【凤凰周刊】创作,独家发布在今日头条,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