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謙為何被稱為“救時宰相”?

于謙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同時也是大明第一救時宰相。為何這麼說?因為于謙在大明最危急的時候,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使得大明轉危為安。

正統年初,楊士奇、楊榮、楊溥主持內閣朝政,朝政比較清廉,國家安定。後來“三楊”去世,太監王振借君寵開始掌權,大肆打壓異己,收受賄賂。

正統十四年,也先率領瓦剌軍大肆侵犯明朝邊境。王振不懂軍政卻掌軍事大權,又鼓動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造成大明軍慘敗,連明英宗都被也先俘虜。

皇帝被敵人俘虜,國家一下子陷入混亂中。朝堂的百姓惶惶不安,拿不定主意又互相爭吵。累積的恐懼,最終有人提出了都城南遷的提議。說是都城南遷,實際上就是逃難。

于謙厲聲說:“提議南遷的人應當斬首!京師是天下根本,只要一動便大事去矣。難道不見宋朝南渡的故事嗎?”

在危急之時,是于謙站了出來,力排眾議,說服太后留守京都。而國不可一日無君,雖然明英宗留有子嗣,但是皇帝年幼不足以處理危局。所以最後于謙等人,推鉞王朱祁鈺上臺,封明英宗為太上皇,其子為太子。

朱祁鈺繼位之後,于謙分析局勢言:“敵寇得意,要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中國,長驅南下。”

于謙為何被稱為“救時宰相”?

他上奏徵繳民夫,整飭武器,強化軍備,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重要的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

同時為了避免敵軍就近圍困,他開始將外城百姓遷入城中。同時將附近倉庫儲存的糧食全部運輸京都,就算不能運完,也不能給敵人留下。

後來也先果然挾明英宗前來叩門,最開始以明英宗為要挾,于謙以社稷為重,君為輕,不許。也先見明英宗對明朝不能構成威脅,於是強硬攻城。

于謙親自指揮作戰,又有數名大將配合,軍民同心,上下一體,也先攻城日久,始終不能拿下京都。久攻不下,又沒有足夠的糧食支撐,如此下去毫無益處,最後也先選擇了撤兵。

此戰過後,于謙整治內政,恢復生息,又強化邊境,使得大明一時安定。而被俘虜的明英宗,也因為對也先無用,最終被釋放。于謙在大明危局所作所為,足以擔“救時宰相”美譽。

後來明景帝朱祁鈺重病之時,太上皇朱祁鎮在石亨等人的幫助下,通過奪門之變復辟。明英宗重登皇位後,石亨這些功臣通通一飛沖天。

作為為大明做出重大貢獻的于謙,被石亨誣陷謀立襄王之子,判斬首抄家。

于謙一生為國家社稷奔波,從未謀過私利,所居屋室僅避雨即可。抄家的時候,家中無餘財,最多的便是書。看見一個櫃子,官兵以為裡面裝了有財寶,打開卻只看見了朱祁鈺賜給的蟒袍、劍器。

當初王振專權擅政,大肆收受賄賂。官員們都紛紛送財物寶器,上京述職的官員們莫不大包小包上門拜訪。只有于謙沒有多餘錢財,為官好友勸說他至少帶點土特產吧!于謙甩了甩袖子,說:“只有清風”。

雖然後來於謙得以平反洗刷冤情,但為國家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人,到底還是冤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