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質真的有宰相之才嗎?範質對宋朝有何歷史貢獻?

五代後周時期至北宋初年的宰相都是一個叫範質的人,此人自幼好學,博聞強識,才華橫溢,曾經被四位皇帝稱讚,有宰相之才。可縱觀此人一生,發現他也沒有做出什麼大事呀,他真的有宰相之才嗎?

範質之父範守遇為鄭州防禦判官,據說範質出生的那天,他的母親夢見一位神仙交給她一支五色筆。當時的人都認為,這代表她懷的孩子將來一定有大才華。後來果不其然,範質出生以後,真的非常聰明好學,他九歲就能寫詩文,十三歲就已經開始攻讀詩經,十四歲便可以招生收徒做教書先生了!

後唐年間,範質進士登科,受到宰相桑維翰的器重,官至戶部侍郎。契丹侵擾邊境時,石重貴打算頒佈一道詔令派劉知遠等十五位將領出徵,可深更半夜的哪有學士來給他起草詔令,當即他便要召諸位學士進宮,最後被在朝中當值的範質給攔住了。範質說:“宮門已關,如再召人恐怕事情洩露。”於是他就自己起草了詔令,石重貴看過之後連連稱讚。後來,郭威四處出征,每次朝廷派發下來的詔書都符合軍中機宜,有一次他好奇的問寫詔書的人是誰,得知是範質以後,就感慨的說:“真是宰相之才啊!”

說過這句話的人可不只他一個,還有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宋太宗趙光義呢!可是僅憑寫詔令寫得好就說他能當宰相是不是太片面了些呢?範質的“宰相之才”應該不止這些吧!

範質真的有宰相之才嗎?範質對宋朝有何歷史貢獻?

郭威建立後周政權以後,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找到範質,並委任範質為兵部侍郎、樞密副使,後加拜為中書侍郎、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併兼任參知樞密院事。入朝為官以後,範質依然堅持學習,有的人就勸他,說範質你都當上這麼大的官了,還廢這些力氣幹嘛?範質就告訴他們,說曾經有相士給他看過相,說他將來是要當宰相的人,如果不學習,他哪來權術處理政事呢?

周世宗柴榮在位時期,範質終於被封為宰相。除了起草詔令的本事以外,範質還會適當的向皇帝提出自己的政治建議,比如柴榮征伐壽州回來以後,範質就向柴榮進言,稱國家的法律條例繁冗,刑罰輕重也沒有一定的標準,有的官員便喜歡鑽這個空子幹壞事。柴榮採納了範質的建議,特命他詳細審定法律,即後周的《顯德刑律統類》,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統》直接來源於此法典。

陳橋兵變以後,範質迫於形勢向趙匡胤低頭,趙匡胤評價範質時說:“朕聞範質止有居第,不事生產,真宰相也。”趙匡胤堅持聘用範質為宰相,後來,範質和王溥、魏仁浦同日罷相,那一年範質走到了人生的盡頭。臨終前,範質讓兒子們不要向朝廷請賜諡號,也不要刻墓碑。範質當了多年宰相,但是他依然過得很窮,因為他都把自己的俸祿分給那些孤寡之人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