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今年暑假, 朋友5岁的女儿从美国回国过假期。

在她小小的行李箱里竟然有一半是书,而她淡淡地说,这些仅仅是老师给她列出的今年上半年阅读书单的1/3。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我大概看了一眼她的书单,不仅有写给孩子看的故事绘本,而且还有涉及美国地理、人文历史和节日风俗等各式书籍,涵盖面非常广。

这让我想起,上周我的堂姐皱着眉头和我抱怨说,孩子的小学语文老师不但经常“占用”课堂时间让他们朗读课文,有时甚至单找一节课来分享课外读物,简直太“浪费时间”。

美国伊利诺大学的里查德.安德森教授主要从事儿童阅读研究,他曾深入对比了中国儿童和美国儿童课外阅读量,得出了如下结论:

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和一个美国普通家庭为孩子提供阅读材料的经济能力大体相当,但是美国儿童的阅读量却是中国儿童的六倍。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前不久,国家发布第十五次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报告显示,中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7本。

可能单看这个数字没有什么,但对比国外,北欧国家国民每年读书24本左右,韩国人11本,日本、法国约8.4本,新加坡5本,连泰国都有5本。

中国孩子的阅读量,确实太少。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差距到底在哪?不如看看中美教育环境对于阅读的安排。

  • 中国的习惯:

阅读范围集中在课本划出的重点、老师要默写的句子生词、考试要考的文章,需要背诵的全文,教材配套的拓展阅读书。孩子读书的节奏是学校和家长规定的,大多跟着“应试”走。

  • 美国的习惯:

从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老师的家庭作业中都会有reading list(书单),推荐阅读篇目或章节,每天15~20分钟,定期会有读书讨论会和读后感要求,要求有自己的想法,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时间一长,差距就拉开了。

美国孩子潜移默化地养成大量和快速阅读及概述的能力,是中国孩子在平时教育中很难达到的。正如美国教育部官网上的这段话:

"

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

而能够学习的孩子,终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

并不是我们家长没有这个能力去改变,而是方法和观念错了。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

不如让我们看看美国三年级以上孩子都需要学习的一种阅读Non-Fiction(非故事性)书籍的标准方法——“ T-H-I-E-V-E-S”小偷阅读法。

这种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帮助孩子提高阅读速度,让孩子的阅读更有效,而且还能帮助一些不那么喜欢读书、阅读有困难的孩子爱上科普书籍。

这类书籍并不像故事书那样有悬念、有情节,阅读起来也没有那么引人入胜,但随着孩子年龄增长,对这样偏“干货”的书籍的阅读需求会越来越大。

“ T-H-I-E-V-E-S”小偷阅读法的精髓,是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框架,让他们在深入阅读之前,先对照框架找出关键点以及思考和它相关的问题。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看不懂?没关系。

我们制作了中文版。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在阅读之前,孩子需要从书的标题、前言、各篇章导语、结语、图表中找到对应内容进行思考,会帮助孩子思考,并理清整本书的思路,这样再开始阅读,就会带着合理的预期和目标,也就轻松许多。

接下来,我们以一本Nonfiction类图书 Birds 为例,学习一下如何使用THIEVES阅读法。

T-Title(标题)

★ 图书的标题是什么?

★ 你对这个主题有哪些了解?

★ 这个主题是否与其他知识、话题或图书有关?

★ 标题是否表达了某种观点?

★ 对你接下来会读到的内容做个简单的预测。

当我们看到图书封面时,我们可以通过上面的几个问题,对图书的主题和内容做个推测,复习一下与主题相关的已知的背景知识。例如,看到下面的这个图书封面,我们可以想到以下的一些信息:

这本书是一本介绍鸟类的图书;鸟类是卵生的;很多鸟以昆虫为食,对防治虫害很有帮助......

我们可以在笔记上记下这些信息,可能会对我们理解图书内容有助益。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H-Headings(小标题)

★ 这个小标题下面的段落主题是什么?

★ 你能从小标题中看出更多关于段落内容的信息吗?

★ 对于这个小标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通常,Nonfiction类图书的目录页中包含了很多关键信息,例如通过阅读下图中各个章节的小标题,我们可以对全书的结构和知识点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并根据这些小标题,对图书的内容做出更精确的预测。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I-Introduction(介绍)

★ 每一章中是否有一个开头的介绍性段落(通常是斜体)?

★ 这个介绍段落是否解释了这一章的主题?

读过这个段落后,你对这一章的主题有了哪些了解?

Nonfiction类图书中,作者通常会在每一章的第一个段落中对这一章的主题做一个概述。例如下图中的第一段文字,作者紧扣章节小标题,对鸟类羽毛的保暖、转向和辅助飞行的功能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E-Every first sentence of each paragraph(每段的第一句话)

★ 根据每段的第一句话,你可以预测这个章节的内容吗?

在Nonfiction类图书中,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通常是对该段落中所包含信息的概述。在精读整个章节前,先阅读这个章节中每个段落的第一句话,掌握段落中的信息分布,有助于孩子在阅读时更好地调整每个章节中需要精读或略读的段落。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V-Visuals and vocabulary(图表和词汇)

★ 图书的各个章节中是否包含照片、图画或图表?

★ 这些图片的文字说明对你理解章节主题有哪些帮助?

★ 图书的各个章节中是否有粗体字?这些词是什么意思?

★ 书中是否有关键词汇或术语的释义列表?

★ 你能通过上下文推测出这些粗体字或关键词汇的含义吗?

词汇表和书中说明性的图表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信息。例如下图中羽毛结构的图示,清晰地展示了鸟类羽毛结构和颜色,并配有说明性的文字,让读者更容易理解鸟类羽毛的重要性。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E-End of chapter questions(章节末提问)

★ 图书的章节末尾是否有提问?

★ 这些问题是关于哪些重要信息的?

★ 你能从这些问题中了解到哪些新的信息或知识?

★ 你能从章节文本中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

有些Nonfiction类图书的章节末尾会缀有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中有时也会包含一些关于图书主题和内容的信息,或者提示出书中的重要知识点。在阅读前,可以留意这些问题,带着问题阅读并从文本中找出问题答案,让阅读更有效率。

S-Summary(总结)

★ 合上书,你能够回忆起文章中的哪些信息?

★ 你能用2-3句话总结出图书的主题吗?

★ 如果书中有作者的总结,你能从中回忆起书中的哪些信息呢?

在一些Nonfiction类图书的末尾,作者会对全书的内容做个总结。如果作者没有进行总结,我们也可以自己对读到的内容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回忆一下读到了哪些信息,加深理解和记忆。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在一开始学习这个阅读方法的时候,家长可以为孩子准备这样一张表,先把书中的“ T-H-I-E-V-E-S”找出来,也记录下来。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 长按上图保存,直接给孩子使用 ▲ )

当然,这些内容并不是每本书都要写,而是作为一个参考框架,让孩子在读知识科普类书籍时不要忽略掉这些重要信息。

这样练习几次,孩子已经比较熟练了之后,就不需要再填写了。

或者,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张个性化贴纸贴在自己的阅读记录文件夹里,作为提醒即可。

小偷阅读法:美国儿童的阅读量是中国的6倍,那都是“偷”来的!

当孩子养成用“小偷阅读法”阅读Non-Fiction(非故事性)类书籍之后,对知识科普类书籍的阅读速度会明显提升,而且读完之后脑子里“偷走”的内容也是最重要、最有价值的。

读书得先浏览大概、提纲挈领、一览全貌,然后带着问题去思考和寻找答案,这个思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

但知道是一码事,能否做到、是不是每次读书都能这样做又是另一码事了。

小偷阅读法”其实就是把这些很细节的东西做成一个流程,让孩子去遵循和使用,刚开始可能会觉得繁琐,但一旦养成习惯之后,孩子的阅读能力和速度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要帮助孩子建立阅读的好习惯,就要给他提供如何阅读的方法和工具。

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每个家长都能让孩子爱上阅读。

温馨提示:关注“跟我学记忆”公了众号(genwoxuejiyi) ,回复“记忆”获取500本"高效学习方法秘籍"《记忆宝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