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中幼贝佳


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里的看也就是对小孩子的一种观察,观察一个孩子的性格,品性等,用于判断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会是什么样子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说,一个人的天性是难以改变的,从小就能看得出他的未来。


这句话其实也是对一个已经成年人的说法,有些人长大成人,不争气、不成材、惹人烦,就会有人用这句话来描述他,意思就是说我从小就看他成不了什么才,你看现在果然是这样吧。这其中对于说这句话的人也有抬高自己的成分。

一个人的性格和品性并非就是一成不变的,他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的变化,个人的人生阅历等因素,也可能就会发生改变。这个在现实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身边也会常常能够遇到,有些小孩在他年幼的时候并不出色,甚至还会被很多人瞧不起,但等他长大之后,却也能做出让人意外的成就。
所以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也只能说是一个概率问题,未必就很准确,因此也不要拿这句话当作一回事,更不要去对一孩子的未来做出判定。


农大知事


在过去,老人们常常见到人家的小孩,一问几岁了,主人说三岁了,老人笑嘻嘻的哄上一阵子,问上几句话,试探孩子反映答复后,感到孩子的智力好,体质好,相貌好,就连连夸赞,说肯定大了是有出息,有前途的,是个了不起的材料,要好好抓养,你以后靠孩孑有享福的命。这样的话和人见的太多太多了。我的分析是看的体质,相貌,然后是大脑发育的试探与观察,大脑建全的孩子,能表示式语言的对应。若是智力差的孩子,反应与表示上有所迟误的,是观察婴儿体质的一个普遍说法而已。

七岁看老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正常的儿童在七岁时身体发育和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建全了,起码的常见生活习性都有所认识了,也更知道人谁是最亲近的人,谁是可怕的人,能知道情感的人和事了,所以老人们专门试探孩孑的心思反映和结果来判断孩子老来的性格,如七岁时有疼爱父母的言句,和把他喜爱的食物能给爸爸享用,有疼有舍的爱心,说明孩孑的爱心到大是忘不的,也会成熟到孝心的孩孑.有孝心的人才是人人所爱的人,也就说老来靠的住的孩子。所以说七岁时看的是全面因素。也是看有没有心德的主题。古人的这些论断也是几千年辈传观察经验,传至现在,也是一种普遍人的共同经验和认识。





老三逢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是陌上花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虽说只是句民间俗语,但它简单明了地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3岁时,就可以从他的言行举止上大致看出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发展的大体趋势;孩子7岁时,从他的性格特征大致就可预示他成年后的性格轨迹及事业成就。虽说,3岁也好,7岁也好,从这么屁大点的小孩身上就要断定他的今后,这未免有些武断,但这句话所揭示的也并非全无道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近千名儿童做过一个从出生一直到成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5岁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如果把17岁的智力水平看作100%,那么孩子在4岁前就已经获得了50%的智力,其余的30%是在4~7岁间获得的,剩余的20%则在7~17岁间获得。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出生到3岁这个阶段称为婴幼儿期,从上述的实验中可知,这个阶段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

这时的儿童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家长的言传身教成为他性格形成的主要来源,孩子性格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这就是“3岁看大”的科学解释。

儿童心理专家和教育家们把从3~7岁这个阶段称为学前期。所谓“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从上述实验中可以看出,这个时期,孩子的智力水平已占到80%,可以说,孩子的个性已基本定型。

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虽然也会有一些改变,但这种变化不会太明显,更加很少会从根本上有所改变。很明显的,一个人在幼小时期形成的个性,会影响到他未来的学习、事业、婚姻、家庭和社会等方方面面。这就是“七岁看老”的由来。所以在七岁之前,父母如果觉得孩子性格上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一定要及时进行纠正,哪怕是三两岁时,也千万不要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不懂,等大点再教育;或者抱着“等孩子大了,自己改好”的想法。“


陌上花开且缓归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让我来分享一下我的真实看法和理解吧。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意思就是说每个人刚从母亲体内生下来时,都没存在恶意,心地都比较善良。那人们自然会问,为什么事上有那么多的好人,同时又有许多不好的人,或坏人,或不怀好意的人?在事业上有些成功的人,也有不少失败的人呢?究竟有没有能看出一个人今后的人生大致走向的方法呢?古人通过总结发现了在人的三岁和七岁两个比较关键的年龄段确能看出此人今后大致能力,即成功或失败的多少。我们那里的俗语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我想主要是为了押韵和读起来顺口罢了,其实都是一个意思。看究竟怎么看?主要是看小孩自身所表现的性格,比如喜不喜欢笑啊,是笑比哭多,还是哭此笑多。喜欢看一些有颜有色的画册,还是喜欢各种玩具。喜欢和家人甚至不太熟悉的邻居或亲友的怀抱,还是惧怕他人,在他(她)喜欢吃的食品或副食品是善于分享,还是独食等。同时也看他(她)的反映能力的快与慢。在三岁的时候,由于孩子在各方面刚处于与世人接触或接触不多,身体各部分还在适应环境的各种要求,包括走路跑步步都还存在摔跤现象,语言的表述还不太清楚,明了,这时我们就主要观察其性格,爱好,反映能力的快慢就行了。到了七岁,正常情况下已经上学了。能跑能跳,能够用基本的语言一表达自已所想的,所要的,能够明显地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就基本有底成形了。对多种事物的反映也更快了,包括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度等。性格则初步定形。所以古人就把七岁用于衡量其人到中年以后,一直到老年人生能达到的境界的判断依据。这里还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小孩所处的各种环境,包括好的和不好的环境,周围的各种人和事,特别是其身边的人的一言一行的引导或引化特别重要。看最主要的就是看小孩自身的素质和潜在的能力以及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对其的直接影响。不好意思,現得太多,但又觉得不得不这样做,才能此较清楚地向更多读者表明。


52939687374


农村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看的是什么,有道理吗?

农村俗语他有一点的社会实践性质,但不能以偏概全,而产生错误导向!

每个人出生后都都父母亲怀抱中成长,三岁之时没有多大意识形态,全靠父母精心呵护,每个人的性格都是与生具来,有些人比教阳光,爱动,爱闹,逗人喜欢,有些人不许欢运动,表现沉默,但三岁的孩子都许欢动漫画电视。一个人只看其外观无法判断其成长过程。

孩子七岁之时已经入学,些时应观察孩子性格,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观念。孩子七岁在校,有性格外向,他比较阳光,任何事都很自信,爱表现自己,有性格内向,不喜欢展示自己才能,有生来胆怯的,遇到什么事都害怕等等。他属于人生的成长过程,但不能决定人生的未来,还得靠后天培养健全的人格!



农博智慧


我们经常听老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所说的意思就是从3岁的孩子的心理和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老话虽然不完全正确,但确实有一定的道理。0-3岁是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阶段是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1、性格:孩子成年后的性格基本上在3岁之前就已经定型,3岁之后变化不大;

2

智商:儿童的脑细胞组织在3岁之前就已经完成60%,这时期的儿童脑部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

3、学习:3岁之前是儿童的感觉、记忆和思维的形成过程中最为敏感的时期,3岁之前的学习活动将事半功倍。

4、身高:

3岁之前是孩子身高发展最为关键的阶段,3岁之前对身高造成的损害将永远无法弥补。

“7岁看老”是指在7岁时幼儿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

7岁之后,基本上就难以重新塑造了。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在7岁前的孩子养成一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多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孩子模仿能力强,家长不要把自己的坏习惯传递孩子,多给孩子传递积极正面的能量。


三变不变


国外曾做过很多长达几十年的研究,两三岁的小孩子,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遵守规则与尊重权威,那这个孩子未来往往就能成为社会中的佼佼者,那些无法对自己有效控制的,根据控制力大小,占据社会的中下层,控制力越差的孩子,未来处越于社会的最低。这应该就是三岁看大的根本原因吧。

现实生活中大家都能看到,那些从小就能够自我约束的孩子,长大以后更加的自律,上进和尊重规则,更能从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成就。

相反的是那些不能够很好控制自己的孩子,长大以后,任性冲动,自由散漫,缺少自律,总是管不住自己,在欲望的驱使下,往往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总是抱侥幸心理,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自暴自弃,从事报复社会与他人,这都是因为没有从父母与外界打交道,而获得的教育所致。

孩子人格的建立,及未来命运趋势,在孩子逆反时,父母如何应对逆反的孩子,已经基本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mayajie


这句话是一个概括性的话,主要想说的是人的成长能从小的时候看出一些苗头。在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通过对小孩子的身体发育,心理成长,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看出这个小孩子的健康情况,智力水平,聪明程度等问题。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绝对的。

人一生要经历两个阶段的发育,在这两个阶段中,婴幼儿期是至关重要的,正所谓先天之本,这个时期大约相当于是出生后的先天阶段,这一个阶段,人体每天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这个时候是打基础的时候,发育良好,很大程度上决定后期的二次发育。都知道小孩从出生时什么都不知道到伊伊学语,再到什么都会讲,过程就一两年时间,这些变化是多么的惊人,同样的,出生时就几斤重,几个月就十几斤,吃的无非就是人奶,奶粉,成长速度之快同样也是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最快时间段。可见,这个阶段的重要性。

在这个时间段,智力发育同样是非常的快的,从最开始是什么都不懂,到慢慢的会认,会讲,会说,会走会跑,很多东西的初级认识都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很多认识甚至影响一生。

性格习惯的养成期同样也在这个时候。很多小孩子的性格都是这个时候打下的铬印。都知道从小娇生惯养,宠溺过度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改变他的心理,虽然后天的教育与学习能产生一些影响,但是那需要很大的改变,很多人更多的是把小时候的性格习惯一直带到成人,甚至老年期。

所以说,这句话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风物长宜放眼量3436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俗话还说人看从小,马看蹄脚。都是说人将来有没有出息,从小时候就能看得出来端倪。

一方面,人的先天禀气厚薄通过童真反映得最为真切;另一方面是说人的后天习惯的养成,幼时的教育至为关键。三岁看大就是指天生禀赋,七岁看老指受教育(包括家教和师教)的良与不良。

所以说,栋梁之材成于苗芥。好种出好苗,好葫芦锯好瓢。千万不要辜负了大好的童年。


那山O那水


这则谚语的意思是:从3岁的孩子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这个孩子青少年时期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而从7岁的孩子身上,你就能看到他中年以后的成就和功业。

我认为要想让孩子取得以后的成功,务必坚持长期的教育。首先是先教做人后教做事,作为家长要知道教孩子做人比培养孩子成才更为重要,在孩子成长的路途上,家长要从品格方面教育,要求孩子尊重晚辈、讲礼貌,让孩子觉得到礼貌是相互之间的尊重,是一种涵养,一种美德。其二,培养孩子的自律,要求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事,且能独立完成。培养孩子不靠依赖独立自主,增强自信。培养孩子仔细做事的态度。其三,让孩子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诚实善良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交友之道,商贸之魂。告诉孩子诚实的好处和不诚实的害处,学会关心别人。总而言之,父母的举止言行都能给孩子以潜移默化的教育,因此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做好榜样。

我的看法是只有先做人,才能干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