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01

婚姻不是用標尺畫出來的直線,而是用愛與靈魂的花環編織而成的。

愛情本是自然而然的發生,就像是東昇的太陽和向下奔騰的水流般,一切都要順其自然。然而,中國的父母總是喜歡“催婚”,干涉兒女的終身大事。

五年前,熊月剛滿二十七歲,忙著事業,沒空戀愛更別提結婚。可家中的父母卻急得團團轉,四處託人給女兒找對象,以前的熊月基本每個星期都回家探望父母,到後來是能不回就不回。

即使如此,只要與父母之間一通電話,母親的第一句話就是關於相親和結婚。他們甚至提出了三個條件:有車、有房、年齡差15歲以內,就行。

熊月也是傷透了腦筋,她無數次對此表達不滿,統統被一句“我們也是希望你以後能幸福”給抵了回去。

機緣巧合之下,公司同事介紹了張天給她,恰好張天的條件也滿足父母的要求。眼看自己已經二十七歲,即將“奔三”,面對父母的催婚,她面對自己的終身大事也開始焦慮起來。

半年後,兩人結婚領證,可熊月心裡明白,兩人的結合是因為“合適”,而不是因為愛。

婚姻不是一道填空題,合適就往裡塞,而是一道辨析題,辨清對的人,愛的人才能收穫幸福。

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02

父母催婚,往往會讓女兒看不清自己的擇偶觀。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屬於自己的,而不是為了他人而活,婚姻亦是。

熊月承認自己的婚姻太倉促了,雖然有了半年的相處,但就像趕鴨子上架般,她被趕上了婚姻這艘船。

熊月想起無數次被催婚的自己,內心的麻木與焦慮讓她的擇偶觀也陷入迷茫,她甚至開始遺忘自己最初的期望,只想著父母滿意就好。

初見張天,父母對這個男人就完全地直接地表達了讚賞,她想,或許這是促成她和張天結合的最大因素。

可是,十五歲的年齡差,兩個人思想也隔了千山萬水,說話沒有共鳴。婚後的生活遠沒有讓熊月獲得解脫,婚姻不能給她愉悅與幸福,反而是一種束縛與捆綁。

他雖然有房有車,可是他離過婚,有一個孩子。熊月根本不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母親,何況,婆婆一心只念著前妻的好,根本不接納她,她不懂得如何去平衡這複雜的婚姻關係。

最終,這場婚姻只維持了不到一年,就宣佈破裂了。

為“父母”而嫁的女人好比一個聽從程序指令的機器人,永遠無法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愛情往往是理想的,可是卻是無比現實的。然而,當婚姻沒有理想完全被現實打敗時,作為女人的幸福也會被現實的血盆大口吞嚥。

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03

面對父母催婚,女人應該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催婚並不可怕,這基本是所有未婚適齡青年都必須面對的場景,但重要的是女人要有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龔俞今年恰逢30歲,於幾個月前舉辦完自己的婚禮,算是比較晚婚的。

她和老公認識短短半年就結婚了,她說,有的人只需要一眼便可以確定,她的老公便是她一眼就定下來的人。

在遇見王安達之前,她也無數次被父母催婚,被七大姑八大姨拖去相親,但是她總是不滿意。

看著父母心急如焚的樣子,她說:“媽,我長大了,也能自己選擇人生了,婚姻不是一件物什,而是人生的重要一步,我希望和我愛的人結婚,而不是和一個合適卻看不到未來的人結婚。”

父母打那之後,催婚的頻率要低了很多,但是仍然還是會提起,龔俞也不說多話,嘴上答應著,可心裡還是有著自己的取捨。

終於一切也不負她的期望,讓她遇見了意中人。

人生是自己買單的,有時只需要堅持一下就能有好的結果。強扭的瓜不甜,強扭的婚姻也不會幸福,面對催婚,做好自己才會迎來晴天。

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04

父母催婚不可怕,可怕的是女人沒有擇偶標準。

正確的擇偶是婚姻成功的一半。父母催婚只是外在因素,真正事關女人幸福的是女人本身的內在原因,即是否有自己的擇偶標準。

一個優秀的女人懂得自己的需求與好惡,瞭解自我的女人。

龔俞一直以來都十分明確自己對於未來另一半的要求:有趣,有共同的語言,愛自己。即使當初被催婚到過年都不想回家的境地,她也從未動搖過自己的原則。

幸而上天優待於她,讓王安達來到了她身邊。兩個人迅速確立關係,借用王安達的話便是:愛情來了擋都擋不住。

在一起幾個月後,兩人決定結婚,雙方家長也是非常滿意。龔俞說,兩人計劃一年內再要個寶寶,說這話時,她滿臉都是微笑與甜蜜。

女人不懂得自己需要什麼樣的生活,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樣的愛情,眼高手低,亦或走馬觀花,最終可能導致自己被剩下。

在愛情中,懂得自己想要什麼生活,想與什麼人共度餘生的男人,然而為之去提升自己,去奮鬥,才能真正找到真愛。

父母催婚,為女兒提出的相親條件:有房子和車子,年齡可相差15歲

05

生活和婚姻沒有固定模式,也不曾擁有各類可量化的標準,而是靠著心靈來衡量的。沒有人有插手他人生活和選擇的權利,父母也不例外。

熊月為了父母的滿意而犧牲了自己的婚姻,而龔俞卻用原則和底線換來了父母的滿意和自己的幸福。兩個女人,兩個選擇,兩種人生。

女人嫁給什麼樣的男人,等於選擇了一種新的人生。所以,面對婚姻,女人要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那麼,面對父母的催婚,該不該聽從呢?可以參考父母的意見,但是要有自我原則和底線的堅持。

因為,人生的單,需要自己來買。人生是女人自己選擇的,婚姻裡的生活也只能靠自己搭建的城堡,精彩人生與幸福婚姻最終都來自於自己的每一個選擇和決定。

-END-

今日話題:

每一年,你被催婚了嗎?你是如何應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