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来,蒲城葫芦头咥起!

蒲城葫芦头,以够麻够辣出名,馍很劲道。据传,早中唐朝,京城长安就有一种名叫"煎白肠"的食品在出售。这就是用猪肠肚做的。相传,有一天唐代医圣孙思邈来到长安,在一家专卖猪肠、猪肚

的小店里吃"杂糕"时,发现肠子腥味大、油腻重,问及店主,方知是制作不得法。孙思邈向店主说道:"肠属金,金生水,故有降火、治消渴之功。肚属土居中,为补中益气、养身之本。物虽好,但调制不当。"于是,从随身携带的葫芦里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芳香健胃之药物,调入锅中。果然,香气四溢、其味大增。这家小店从此生意兴隆、门庭若市。店家不忘医圣指点之恩,将药葫芦悬挂在店门首,并改名为"葫芦头泡馍"。从此,"葫芦头泡馍"作为一种风味食品,流传千余年至今。 发展至今,根据食客们的不同需求,鸡肉、牛肉、素菜等葫芦头美食应运而生,跟猪肠葫芦头相比,只是主料不一样而已。
早上起来,蒲城葫芦头咥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