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考虑牌照,可能没人愿意买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在安全性、可靠性、电池寿命等问题上,已经是众矢之的,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呢?想必和牌照政策及政府补贴有很多关系。像北京地区牌照只能采取摇号措施,前几年很多人因为摇不到燃油车号牌,无奈只能选择纯电动车。不过现在北京即使是纯电动车号牌申请也大概需要等待8年了。北京也真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因为买车的钱“省”了。

如果不考虑牌照,可能没人愿意买纯电动汽车

2013-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从上图来看,自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BEV、PHEV)开始疯长,欧洲和美国增长相对平缓。2017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中,我国的数量已经快占据一半了,按照这个势头18年很可能达到一半的保有量。但是纯电动车的保有量究竟有多少呢?当真如宣传的那么好吗?先看组数据

如果不考虑牌照,可能没人愿意买纯电动汽车

上海地区新能源汽车保有量

如果不考虑牌照,可能没人愿意买纯电动汽车

上海汽车新能源汽车推广量按能源类型分类占比

以一线大城市上海为例,从上述两组数据上来看,2013年纯电动的推广量为98%,随着混合动力的车型逐级增多,推广量和实际的保有量已经变成了反比,以今年1到6月份的保有量来看,比例大概在百分之25左右,也就是在新能源购车对象中,只有

四分之一的人选择了纯电动汽车。简单点来说:吆喝的多但是买的人少。事实上来看很多人对纯电动车还是心存芥蒂的。

不过这些都不是毫无依据的,和前几年各大自主品牌车企疯狂骗补贴行为有很大关系。事实也是如此,不少车企为了获得政府帮扶补贴,迅速成立新能源事业部,很多工程师都是一直在传统车领域,硬是赶鸭子上架,不经过培训学习,直接立项目造成。为了早点上路能拿到补贴,开发周期更是一短再短,更有甚者直接伪造。

之后,国家便出台政策强制要求新能源车必须安装数据采集系统,向国家平台传输车辆的状态信息,但是依然没有消灭急于上路早日拿到补助的现象。对质量的追求不再是首当其冲的时候,又怎么能造出一台好车呢?光凭借大屏幕、能上网这些手机功能有什么用呢?

如果不考虑牌照,可能没人愿意买纯电动汽车

GB/T 32960-2016


写在最后:

前几天捷豹的I-PACE还是着火了,这是相继特斯拉、比亚迪等又一个没逃过起火命运的品牌。起火仿佛变成了电动车不能逾越的高山,电动车的安全性着实令人担忧。加上一些PPT造车企业和一些打着新能源实际造出了一台具有山寨手机功能和20寸大电视的汽车,更是抹黑了电动车。

作为消费者,我们辨别一款车究竟是不是一辆好车,其实非常有难度,尽管网上不少说车视频,不少懂车帝,但毕竟从真正汽车制造研发行业出来的不多,分析的角度也只能从表面入手大屏幕、能联网、百公里仅加速什么的,仅此而已,最简单的售后PPM值都拿不出来,更何况零部件供应商能力,DV试验能力,路试试验情况等等。最靠谱的方法还只能是通过市场售后质量反馈及品牌知名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