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执行先锋“不倒翁”

“在我们身边,不是缺少先进模范的代表,而是缺少发现。执行局的张石旺同志,就是我们全体干警学习的榜样!”柳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华胜在全院干警大会上,亲切的称呼张石旺法官为“旺哥”,并号召全体干警向他学习。这位“旺哥”到底有多大能耐,竟能得到如此表彰?下面且让我们来听一听这位“旺哥”平凡而感人的故事......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也曾风华正茂的柳城法院“老执行”:张石旺法官)


01

老骥伏枥专啃“骨头案”

在柳城法院执行局有位即将退休的员额法官名叫张石旺,绰号“旺哥”、“不倒翁”。年轻干警外出执行,都喜欢邀上“旺哥”一起,因为他不仅是位“老执行”,还从来不摆架子。在他身上,有一种亲和力,更有一股涌动的“正能量”。

相邻纠纷的案子往往是矛盾积怨较深,不易执行的案子。面对这道“难题”时,很多执行干警多少都有些被动,而“旺哥”却不同,“我来办,看我的!”每次面对此类复杂疑难案件,他都是敢为人先爽快地从内勤那里签收下执行案件。果断干脆的言行,折射出他的经验丰富以及身上那一股敢碰硬骨头的精神气。

古砦仫佬族乡的韦叔与韦孝系同胞兄弟,韦叔的房屋在南面,韦孝的房屋在北面,两人房屋并排相邻,房屋均坐东向西。 韦叔于1993年3月18日取得该房屋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证,用地面积为50.42平方米。2016年5月,韦孝为了方便通往,在自家庭院南面修建一条水泥路连接到村中主道。韦孝所建道路从韦叔小房屋宅基地上通过,硬化的水泥面长为4米,宽为2至3.1米。双方遂产生纠纷,韦叔将韦孝起诉到柳城法院并申请强制执行。

“旺哥”接过该案后并没有即刻着手执行,反而是对着相关资料陷入了一番沉思之中......韦叔与韦孝均出生于上世纪30年代,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因为父母跟谁生活的家庭琐事而结怨不相往来。如今两位兄弟都已年近九十了,虽早有和好的情感流露,但碍于情面谁都不愿主动开口......这些细节在一番调查之后早已给“旺哥”牢记在胸,经过剥茧抽丝,他还发现韦孝是个老书生......“高龄的同胞兄弟”、“老书生”等等这一连串信息的发现让“旺哥”找到了“破冰”的关键点。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旺哥”用清朝康熙年间“六尺巷”的典故打开了韦孝的话匣子,几下功夫便让这位老书生自感惭愧起来。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见韦孝那边已然“突破”之后,“旺哥”又及时掌握好火候打通了韦叔的思想顾虑。

做通思想工作后,清除地上硬化水泥的路面作业便得以顺利进展......

三个钟头过后,韦孝接过韦叔递来的香烟并受邀进家饮酒,60多年的隔阂在一朝之间被“旺哥”巧妙化解,韦氏两兄弟在人生的夕阳阶段得以重温亲情。

“亲戚之间因相邻纠纷互不相让,老死不相往来的事情司空见惯。这件案子的执行结果事了人和,是一起比较典型的成功案例。”副院长、执行局长侯建宁评价道。

“旺哥真的很厉害啊。我们年轻干警对这类案子都有些望而生畏......但有旺哥压场,我会镇定很多。”身为法官助理的覃玲凤如是说。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老骥伏枥,巧解“硬骨头”案)


02

为柳城蜜桔打call 主动出击献谋划

2016年初,被执行人钟某跟法院“躲猫猫”,为的是躲避偿还韦某的2万元债务。10月中旬,在柳城县法院开展“秋收”执行行动中,主办法官张石旺找到了钟某的父母,经过一番释法说理,钟某的父母均表示愿意用新摘的柳城蜜桔为儿子还债。但此时,申请执行人韦某却犯了愁:“这拿来抵债的上万斤蜜桔,我十年都吃不完......怎么办?”

“柳城蜜桔(又名沙糖桔),在广西可是出了名的。现在正是销售蜜桔的旺季,我帮韦某找果商来销掉这些蜜桔,把‘果子’变‘票子’!”了解到韦某的难处后,旺哥决定做一回家乡特产的“形像大使”,为柳城蜜桔打call。在向亲戚朋友们打探几番后,他找到了广东籍果商周某,在一番协商后促成其愿以均价1.3元的价格包销韦某的1.5万余斤蜜桔......

终于,在被执行人的款物当场兑现后,一场历经两年多的民间借贷案件顺利执行完毕了。

“旺哥”除了充当柳城蜜桔的“形像大使”以外,他还为当地蜜桔产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主动向“经济纠纷隐患”出击。

近年来随着蜜桔市场的价格波动,常常会出现“果商买涨不买跌,果农卖跌不卖涨”的情形,这种经济问题很容易产生纠纷到最后演变成执行问题。

“案件下判很容易,但是果农、果商都很‘受伤’,执行起来必然触及一方利益。一些果农会不会因此不敢扩大沙糖桔种植甚至是无心管理,而部分果商则会不会对沙糖桔销售市场心存疑虑?”在与东泉法庭庭长丘岳柳的一次工作交流中,“旺哥”作出如上感想,他知道,这一类案件的判决执行多少都会对当地的沙糖桔市场造成影响,久而久之必然会影响到当地的农产品经济发展。

于是,“旺哥”与丘庭长主动出击、提前介入,经过走访调研后,相继帮忙联系果商到场跟果农协商如何发展柳城蜜桔种植事宜,并积极为当地蜜桔种植发展出谋划策,进一步避免经济纠纷进入到审判和执行程序。

在法官们的努力下,共有20余户果农与果商签订了2018年柳城蜜桔销售合同。

“今后可以安心种植蜜桔,做工有了积极性。”蜜桔种植户王美林兴奋地说。

“我不用担心收不到果,挨开空车回去了。”果商覃生也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

据统计,法官抛出“锦囊袋”后,柳城法院受理收购水果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由2017年受理的12件变成了到截止目前的0件,效果喜人。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为减少经济纠纷进入到审判和执行程序,“旺哥”与柳城法院的“执行者们”一直在努力)

03

心系群众知冷暖 司法救助扬大爱

2015年10月5日,韦某驾车行驶至柳城县寨隆镇寨隆街路段时,在转弯的过程中,将正在推环卫车的覃某撞成重伤。事故发生后,覃某被相继送进柳城县人民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住院医治。此次交通事故造成覃某颅脑损伤引起颅骨缺损,伤残评定为十级伤残,以及导致覃某肝破裂,伤残程度评定为九级伤残。柳城县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决韦某向覃某赔偿共计402031.93元。

案子很快进入执行程序,但因被执行人韦某无稳定工作收入,目前暂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法官穷尽各种手段,都未能执行得款。为医治覃某的病痛,其家人早已债台高筑,而覃某系家庭顶梁柱,因车祸丧失劳动能力,更使整个家庭一夜之间没有了经济来源,生活更显穷困。而他本人又因得不到被执行人的赔偿款进行医治,身心无时无刻不在受着病痛的无情摧残。

“申请执行人覃某的情况特殊,不帮助她解决燃眉之急,这个家庭就会垮掉,社会矛盾就会加剧”覃某的困难牵动着“旺哥”的心,如何通过司法救助帮助覃某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成了他当时思索的主要问题......

终于,通过调查核实和逐级请示汇报,“旺哥”帮助申请执行人覃某争取到了9万元司法救助款。 在送达司法救助款当天,覃某的家人把早已准备好的感谢信当场读出声来,而覃某则卧在病床上哭成泪人......

“旺哥”不只心里藏有大爱,还有一手“精准”弹奏心弦以促成执行得以顺利进行的“绝活”。

多子多福,是中国传统的一种说法,但柳城县凤山镇的张老汉夫妇却“福”不起来,因为身有5个子女的他们都面临着“子女不愿照顾老人”的困境。无奈之下张老汉夫妇只好将子女告上柳城法院......

虽然经法庭审理判决5个子女应尽赡养义务,但张老汉夫妇却仍旧迟迟拿不到赡养费。原因在于子女们都觉得老人告状使自己丢人,不愿通过法院交赡养费。

主办法官“旺哥”了解情况后决定在“父亲节”到张老汉家进行现场执行。当天,张老汉夫妇的5个子女及家属等近15人一起坐到家中的院子里。“旺哥”旁敲侧击,结合当地风俗灌输“卖身葬父”、“亲尝汤药”、“黄香温席”等历史典故,接着让法官助理把事先下载好的《父亲》和《常回家看看》适时播放,并带动全部在场人跟着哼唱起来,以欲擒故纵的方式,用温情逐渐厘清了两代人千丝万缕的矛盾。事后5个子女共同承诺要在中秋节前一定合力将老人“蜗居”的泥巴房建成砖瓦房,同时他们在众人面前脸露羞色地做出表态:不仅要按时给养老钱,还要常回家看看。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嘘寒问暖,申请救济金款;铁血柔情,执法刚柔并行)

04

身先士卒老当益壮 平凡身影愈显伟岸

“我与很多位老同志工作相处过,令我敬佩之人屈指可数。旺哥是我见过的最踏实、干工作最认真的人。”柳城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华胜号召全体干警向张石旺学习时说。

“无论是执行标的过几百万的大案,还是执行标的为百余元的小案,旺哥都是认真对待,从不含糊,而且都是冲锋陷阵,带头办案。”同被称为“老执行”的高冬冬警官如此评价张石旺。

三年前,面对不断完善升级的执行系统、自媒体、微信等新事物,“旺哥”一改以往空闲时就去钓鱼的习惯,把网上学习变为生活新常态,还因此积累了不少新的办案经验。

“老弟,我的案卷要反复检查整改,照顾我老爸的任务,就多辛苦你和你嫂子值守了。”在法院全体执行干警忘我工作,运行“5+2”、“白+黑”模式以确保迎检冲刺过关时,“旺哥”他毅然把91岁高龄的父亲委托堂弟帮助护理。

而在在迎检的日子里,今年11月份就要退休的“旺哥”却是来办公室最早,最后一个离开的。其妻不只一次埋怨道“难道你真是铁打的‘不倒翁’嘛?”......

“旺哥,现在都半夜了你还在奋战?”已是凌晨十二点半了,刚刚从办公室出来的法官助理高峰正准备回去休息一番再接着奋战,却发现此时的“旺哥”还在戴着老花镜认真地翻检着需要整改的案卷......

当法官助理梧毅敏接过师傅移交的收案登记本时,发现本子里密密麻麻的写满的尽是执行线索、查封记录及结案的方式和时间等,问及师傅都已是“老资格”了却为什么还如此事无巨细地把信息记录好时,“旺哥”只打趣地说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重复了大半辈子的动作,但那一份细致与认真却一如最初)


尽心做好每一件事,尽职站好每一班岗就是“旺哥”的真实写照。

在柳城法院工作已逾40载,“旺哥”的平凡故事还有很多,但在这位“老执行”,也是“老法院”平凡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敬业精神以及职业操守却绝不平凡。他切切实实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像勤劳的蜜蜂,用平凡的举动,兢兢业业审执3000余件案件,所办案件无一信访闹访后遗症。这样40年如一日的坚守,“旺哥”为的是青春不悔,为的是传递“正能量”。他活到老、学到老,敢碰硬骨头的精神气,激励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干警司法为民,勇往直前。

“旺哥”用其言行举止诠释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这样一个质朴的道理,在他即将离开工作了大半辈子的岗位之际,请准许我们亲切的向他说上一声:“张石旺法官,您辛苦了!”


柳城法院人物:记“旺哥”的几件平凡故事

(“花开花落,花落花开。少年子弟江湖老,‘旺哥’不信菱花照,容颜不似当年彩楼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