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孩子持刀弒母!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12歲孩子持刀弒母!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01

12月2日晚間,沅江泗湖山鎮一名12歲的小學六年級男生吳某康因不滿母親管教太嚴,竟持刀將自己的親生母親殺害。

事發當晚,僅上小學六年級的男孩吳某吃過晚飯後在家吸菸被母親陳某發現,因嫌自己的母親陳某對自己管教比較嚴格,便對其發生了爭吵和反抗,陳某覺得孩子這麼小就反抗自己,便一氣之下對吳某教育了一頓並打了他,然而吳某面對母親的打罵教育,竟然直接與母親公然對抗起來,雙方就這樣發生了肢體衝突,吳某一氣之下,便拿了一把刀直接衝進母親的臥室,在臥室裡,他追砍母親20餘刀,致其當場死亡。

......

類似“12歲男孩弒母”這樣的慘案,雖不是經常發生,但也絕不是“個例”。

12歲孩子持刀弒母!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除了暴力傷人的案件,還有“傷己”的案件發生。就在此案發生前不久,在河北南宮某中學,一個12歲的七年級學生就從宿舍五樓跳下自殺,用這種極端的行為,走上人生的絕路。

12歲孩子持刀弒母!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駭人聽聞的報道,觸目驚心的結局。慘案的屢次發生,折射出了教育中存在的很多問題,關於生命、關於成長、關於感恩、關於挫折、關於法制等等。應該說,對於孩子的教育,我們絕不能只著重他們的分數,看重他們的學習成績,反而規避了教育中最最重要的一環,對孩子正確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培養。

有許多從懂事起家長老師就應該教導孩子們知道的道理,在現在的教育中,卻逐漸在分數的光環下被掩埋,黯然失色。

02

自古以來,很多中國家長都奉行“棍棒之下出孝子”這一定式,包括現在很多中小學生的父母老師們,可能當初也是父母燒火棍下那個被打的孩子。

有些人被打,因此懂得了理解與感恩,學有所獲;有些人被打,反而在心裡留下創傷,憤恨不平。

前幾年,“虎媽狼爸”式教育方式還經常被探討,但現在,我們更多奉行的是走溫馨路線。而這,也正說明教育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兩極分化嚴重。一個是一味地崇尚懲戒教育,甚至是把暴力等同於懲戒;一個是片面的強調柔情說服,試圖用溫馨與愛來感化孩子。

曾經有一個同學,平時我們聊天的時候,談到爸媽對自己的教育問題,他總是會說這樣一句話:“我恨死我爸爸了。”

我們問他為什麼,他就一一列舉原因,無非是抽菸、酗酒、打他這些理由吧,他說的很多小事兒我已經記不太清了,但是印象中應該是誤傷大雅的問題,不過他卻總是說給他留下了心理陰影,以致於他非常的仇恨父親,儘管他還需要父母的支援,儘管在我們看來他的父母都對他很好很好。然而認為自己小時候被暴力對待的他,長大了仍是心有怨憤,時常對他的父母冷暴力。

顯然,這是被父親打出仇來了。

而有的父母就明智了,從不打罵孩子。

孩子表現好,給孩子“愛”的教育;孩子犯了錯,還是給孩子“愛”的教育;這樣的教育下,有些孩子沒有在蜜罐中學會獨立自主,反而成為了時不時需要被人餵養的巨嬰。


12歲孩子持刀弒母!我們到底該給孩子什麼樣的教育?

03

每一個叛逆的孩子,背後都有認為自己對孩子付出了全部的父母,而理所應當承受父母給予的一切的孩子,偏偏卻認為自己“一無所有”。

張愛玲說:“生在這世上,沒有一樣感情不是千瘡百孔的。”這句話,同樣適用於親情之中。

父母子女關係並不是牢不可破的,相反,這種關係更需要我們去用心維繫。當然,我們不能怕它斷裂就小心翼翼的用愛澆築,有時候,懲戒是必然存在於孩子的教育中的。

我們所說的懲戒,是教育過程中適當的責罰。我們也應該能體會到,其實不管做什麼,都應該有獎有罰,只有這樣人才有動力去付出努力。但是,在這裡必須強調的是,教育中的懲戒應該是合理的、適當的,而不是粗暴的責罵與毆打。

還是那句話,不要把所有的暴力都當做教育,有時候不排除施暴的那個人就是單純的在發洩,純粹的人渣行為。

獎有出處,懲亦有道,軟硬兼施,方是相對合理的、正確的教育理念。

各位老師、家長、同學們,你們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