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推荐」秸秆高效还田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成果名称:秸秆高效还田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成果推荐」秸秆高效还田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秸秆高效还田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交易信息:许可转让、完全转让、技术入股

成果信息:

1. 应用领域:农林牧渔

2. 技术领域:环境保护与资源综合利用,农业技术

3. 所有者: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4. 技术成熟度:通过中试

5. 联系人:朱国锐

6. 邮箱:[email protected]

成果简介

成果简介: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是解决秸秆难题的主要方式,目前主要通过加装粉碎机械来实现,但实际应用效果不佳,秸秆焚烧现象依然严峻。一方面,收割机加载粉碎装置增加了成本和动力消耗,且使用率低下;另一方面秸秆还田后降解速度慢,影响后季作物播种和生长。

本成果通过培育“前期不脆、后期脆,脆而不倒”的脆秆水稻新品种“科辐粳7号”来解决秸秆还田难题,该品种主要特点是在收获期秸秆变脆,机械收割时易粉碎还田,不影响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栽培和管理与普通水稻品种类似,抗倒伏能力强。目前获得国家新品种权保护,基本完成安徽省品种审定试验,进入生产推广阶段。

「成果推荐」秸秆高效还田水稻新品种培育及应用

主要技术指标(或参数): 科辐粳7号在安徽省作为单季中粳种植,株高93厘米,亩有效穗22.7万,每穗总粒数154粒,结实率81.6%,千粒重24.5克,全生育期156天,比对照当粳8号早熟4天左右,2016年区试平均亩产557公斤,比对照当粳8号增产8.36%;2017年区试平均亩产582公斤,比对照当粳8号增产7.85%,米质达到部颁优质三等。

应用领域: 黄淮水稻生产区域种植推广,助推秸秆还田,水稻脆杆基因利用。

市场前景: 1、直接经济效益产量:正常肥水管理条件下,亩产能够达到600公斤以上;收获成本:收割阻力小,省力,据测算,平均每亩收割耗油量减少1/3左右;机械成本:普通收割机可以实现秸秆破碎,不需要加装粉碎设备; 秸秆腐解快:减少腐熟剂使用,节约人工和材料成本。

2、间接社会效益环境保护:秸秆直接原位还田,减少焚烧事件的发生; 秸秆利用:实现完全还田,培肥地力,解决废弃物利用问题;适用性广:小型家用收割机也能破碎秸秆,种粮大户和个体农户都能适用;饲用性:秸秆破碎程度高,易收集,是畜牧业很好的饲料资源。

PS:如果还有其他想了解的专利成果信息,可以在下方给小编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