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抗生素应用导致相关性腹泻一例

摘要 患者女性17岁,因“10天前发热后胡言乱语、幻视、幻听、意识丧失间断发作2天”入院。2天前患者突发四肢强直、意识丧失,平均每6分钟发作1次。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症状性癫痫。予甘露醇、更昔洛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治疗10天后出现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予去甲万古霉素治疗1周无效,遂加用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有效。该病历提示,院内感染以G-菌感染为主,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是恰当的,但G-菌被大量杀灭,导致G+菌相对增多,发生菌群失调。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肠道G-菌水平,加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好转。

案例:抗生素应用导致相关性腹泻一例

患者女性,17岁,主因“10天前发热后胡言乱语,意识丧失间断发作2天”入院。患者10天前于发热后出现胡言乱语、幻视、幻听。2天前突发四肢强直、意识丧失,平均每6分钟发作1次,每次持续约1分钟。以“病毒性脑炎、症状性癫痫”入院。

患者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肿瘤史及结核病史,否认过敏史。

诊治经过

体格检查:体温 37.7℃,血压120/70 mmHg,呼吸25 次/分,心率 92 次/分,为嗜睡状态。

患者入院后接受以下药物治疗:① 20%甘露醇,125 ml,静脉滴注,每6小时1次;② 更昔洛韦,0.5 g,静脉滴注,每天1次;③ 地塞米松,20 mg,静脉滴注,每天1次;④ 15%氯化钾 ,1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⑤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 g,静脉滴注,每8小时1次;⑥ 卡马西平,0.2 g,每天3次。患者接受上述治疗10天后出现腹泻,约6 次/天,为水样便。便球杆比回报:见多数革兰阳性(G+)菌,少数革兰阴性(G-)菌。

案例:抗生素应用导致相关性腹泻一例

诊断

1. 病毒性脑炎; 2.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处方

去甲万古霉素,0.4 g,鼻饲,每8小时1次。

病情转归

应用去甲万古霉素1周后,患者仍腹泻,3~4 次/天,为稀便。

药师分析

患者为青年女性,由于病毒性脑炎病程较长,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较大。院内感染以G-菌感染为主,因此医师在初始治疗时选用对G-菌敏感的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是恰当的。但同时肠道的G-菌亦被大量杀灭,导致肠道中的G+菌相对增多,发生菌群失调。

案例:抗生素应用导致相关性腹泻一例

去甲万古霉素在肠道内不被吸收,口服用药可杀灭肠道中的大量G+菌,对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必要的。但由于仅杀灭G+菌,而肠道内的G-菌水平不能很快恢复,因此在应用去甲万古霉素1周后患者仍有腹泻。

微生态制剂地衣芽孢杆菌可提高肠道内的G-菌水平,加快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好转。因此建议医师可在应用去甲万古霉素的基础上加用地衣芽孢杆菌,用法为每次0.5 g,每天3次,鼻饲。

用药2天后,患者排便次数减为1 次/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