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自尊和自卑只有一线之隔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同事小王最近正因为孩子的事犯愁,五年级正处于学科知识侧重逻辑思维培养的关键,是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分水岭,但一贯成绩优秀的孩子最近的状态可是不太好。

最开始时,是遇到了难题就和自己发脾气,赌气琢磨一晚上,但方法和思路不对,总是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后来,总也弄不懂的知识点成了拦路虎,导致了后面新课知识的学不通,跟不上老师的节奏,转而开始爱走神。

受到老师和父母的批评后,孩子开始把“我就是笨,天生学不会”当成了口头禅,无所谓的态度背后是孩子彻底失去了自信心。

我劝告小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从易做的小事着手,让孩子重新找回成就感。只要孩子重拾了自信心,那么知识漏洞的补救就绝对来得及。

自尊、自卑、自负,三者只有一线之隔,长期享受赞誉的孩子一旦遭遇挫折,就容易陷入自卑。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所以帮助孩子拥有输得起的心态和找到赢回来的办法,增强他的耐挫力,才是赢得人生比赛的关键。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为什么孩子容易遇到挫折就放弃?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这个问题我们家长自己应首先检讨。

老盖茨曾告诫天下为人父为人母者:“作为父母,你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贬低孩子。”

因此在推广赏识教育的当下,很多孩子只要完成一点小事,家长们由衷地赞美便会溢出来,恨不得把世界上最美的词汇都拿来夸赞自己的宝贝,“孩子,妈妈真为你骄傲”“亲爱的,你实在是太棒了!”。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然而适度的夸奖是积极的,矫枉过正的赞美听多了,反而容易令人陷在坑里,爬不起来。

小王的孩子就是这样,因为从小成绩优异,听多了大家的赞美声,从未体会过失败和批评的滋味。所以在遇到一点学业难题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

长期依赖外界的赞扬而树立起来的安全感和自信心,也随之崩塌。焦虑、压力和紧张使得孩子茫然失措,妄自菲薄的话更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慌张,也是向我们求助的信号!

因此,在孩子遇到困难、低估自己时,家长应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予孩子有效表扬。

举个例子,假如孩子期中考试英语考的很差,我们本着鼓励原则去正面应对,会有两种不同表达方式:

一是,“孩子,你看你以前都能考的很好,妈妈相信你下一次还能考好。因为你在我们心中是最优秀的,我们知道你下次认真点就肯定没问题。”

二是,“妈妈和你一起分析下这份试卷,你看经过这段时间的磨耳朵,听力部分大有长进,值得肯定。主要是在阅读理解上失分多一些,妈妈从前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也许做题方法还没掌握,你愿意听听妈妈的意见吗?”

我想你一定同意,第二种表述才是更正确的选择。

其原因就是:无效赞扬,如同刻意吹捧一样,没能让孩子正视问题存在,反而寄托在下次考试的好运上。

详尽分析后的针对性赞扬,是家长细致观察后的感受,是尊重孩子感受的表现。

既肯定了孩子的付出和成果,又给予孩子机会接纳自己的不足,有动力自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输的尽兴,才有可能扳回下局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奇葩说》无冕之王颜如晶告诉我们,只有输得起,才可能赢得下

在第五季《奇葩说》的冠军争夺战中,身战五季的老奇葩颜如晶输给武大教授陈铭,与冠军擦身而过。

纵使她无冕之王的称号有点尴尬,但她这些年却从未自暴自弃,而是更精进地琢磨辩论角度、打磨言辞。大家对她的评价也从“可爱”到“专业”,可见这些年她的长进有目共睹。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星猫亲子家园】公众号

她正视了外界对她的批评和建议,这一季的她,在关键时刻依然拥有抽丝剥茧的清晰思路、尝试不再用吃的打比喻、台风愈加稳健,并且辩论热情有增无减,抗压能力与日俱增,这些都会是她有朝一日拿下BB King的垫脚石。

就像蔡康永评价她的那样,“如果一定要输,也要输一场51比49的比赛。”

输也要输的尽兴,还要输的值得。

但如果她要么剑走偏锋的自负自大,要么垂头丧气的一蹶不振,那才真的是没有出头之日。

因为只有拥有正视缺点的勇气、有输得起的态度,才会有赢回来的那天。

家长们在培养能输得起的孩子时,也要把握两个原则:

一是家长不能太想赢。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可贵的一点,是懂得适可而止。

新的教育说法中有一个木桶效应,不同于以往强调补短板的重要性。而更强调,把木桶的长板无限延长,然后把它放倾斜后观察,它同样可以装很多水,表现毫不逊色。

也就是说,要允许孩子输,对孩子缺点指责要懂得点到为止,不要一直盯着孩子的缺点不放。

因为换个角度看待孩子,将优势放大到极致,问题依然可以得到解决。

二是多角度观察孩子,要学会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童话大王郑渊洁对他的一对儿女采用了不同教法,并没有把评价标准锁定在单一的成绩上面。

因为畏惧老师,儿子提出在家自学,郑渊洁也就真的同意了,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长大后兴趣广泛,开发游戏、做老师、当老板,事业有成又自得其乐;而女儿却坚持要接受学校教育,郑渊洁也乐得坦然接纳。因为热爱,女儿一直保持名列前茅,直到被美国六所名牌大学同时录取,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学霸。

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思考吗?加法式评价法使得孩子们的路越走越宽,而不是被局限在学习好不好这一个点上,一旦成绩下滑就是对孩子的自尊和自信毁灭性打击。

在现实的学习重压下,家长们切不可忽略孩子那些可贵的却无法量化的优点,比如:诚实、勤勉。

多维度的评价对于孩子更为公平也更为积极有效,以这些优势为抓手,借以激励孩子认真学习,也是更聪明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