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編委會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提要:

一方面,興寧餘氏族譜總譜明確記載,授姓始祖是生於2730年前的秦穆公宰相由余公。隆昌餘氏四始祖後裔老族譜皆詳記了廣東興寧始祖到隆昌始祖十二代,但缺興寧始祖以前的祖先即由余公到興寧始祖。隆昌汝彰首纂譜隻字未涉“鐵改餘”。52年後一修族譜時,認長壽縣餘氏舊譜為隆昌餘氏故譜,再“據故譜所載逐次詳列,不敢妄贅一辭。”在“未及討究根源”,“復無他書可證”的情況下,認一貫公之父為根六公,始祖為鐵世義公,即變身“鐵改餘”。但卻在附識中質疑:何以元史未為列傳?何以未與蒙古氏族聯姻?二修族譜時,多次說明一修“據他譜”。因此可以看出,當時已經提出了“鐵改餘”依據不夠,卻又無力組織查證並消除質疑,故留下了“鐵改餘”“據他譜”的懸疑以待後人。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另一方面,真正“鐵改餘”的《鐵改余姓總譜》第60頁全面介紹根六公,其生年、生子、創立字輩、行跡分佈等核心信息,無一認同一貫公及後裔。一貫公後裔的字派“象原明秀文志……”與根六公親定的二十四字派無一相同;根六公生子僅永泰,並無一貫;根六公及後裔散居於四川、貴州、雲南的24市縣,沒有隆昌、沒有長壽,更沒有廣東興寧!據該譜第49頁、60頁述,根六公生於1312年;第240頁記,鐵木真號成吉思汗,生於1162年。但據興寧餘氏族譜第42頁載,一貫公生於1158年,父是崇龜公。則一貫公比成吉思汗大4歲,比根六公大154歲,決不可能是成吉思汗之後、根六公之子!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近年來,“鐵改餘”大行其道,然而距“鐵改餘”聖地瀘州鳳錦橋最近的隆昌,竟然沒有什麼族人響應,瀘州等地“鐵改餘”負責人到隆聯絡也空手而歸。而三修族譜以來,一些外地“鐵改餘”的活躍人物問及對“鐵改餘”的態度,獲得簡要回復也表示接受我譜三修編委會“隆昌餘氏不屬‘鐵改餘’”的宣言。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許多族人幼時聽老輩說過,祖先原住廣東興寧,艱難走過5000裡來到隆昌。自己的父輩祖輩甚至說過多年的土廣東話。也還可能聽說過祖先原本姓鐵,當過元朝的宰相,後人九子十進士被追殺到瀘州鳳錦橋,改姓餘後各奔東西。細查族譜,前一說法已有290年,後一說法僅138年。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三修族譜入戶調查過程中,發現隆昌現字輩多屬“存心自廣長”的族人,分屬汝彰、汝興、汝康、永寧四始祖後裔,各有本宗支自己的或石印或手抄的族譜,其共同最大優點是詳細記載興寧始祖到隆昌始祖共十二世。

汝彰譜在首纂兩序、二修序、汝彰公傳、承詮附識等處,六次記載汝彰公自粵或粵之興寧遷隆,二修譜用176頁中21頁記載興寧179人,獨創興寧譜系圖,突出12個直系與21個旁系祖先,方便記憶與查找。其積學、敬全、復新、復完、復採及子解元四代與尚缺五世的興寧宗支譜吻合,更與較為完整的復新公宗支3子7孫14曾孫的名及子孫娶氏11人的姓高度吻合。汝興譜用200頁中90頁記載興寧254人,記到興寧十四世,相當於隆昌“大”或“有”字輩,還記了更多遷隆祖先。永寧譜中記載族人最多的一支譜,用62頁中20頁記載興寧近170人,詳略與汝彰譜相當。汝康譜用89頁中37頁記載興寧近180人,詳的更詳,略的更略。特別是繪圖七幅,其中之一畫出興寧祖屋的山向,文字說明系“廣東省嘉應州興寧縣南廂五里合湖堡坡塘口地名松山下屋基。餘氏始祖原造老屋……”與興寧該宗支譜的記載高度吻合,另六幅記載六座祖墓,基本是合葬墓,均圖示山向,文記墓主、地名等。幸運的是隆昌四宗支老譜與復新公後裔遷隆石鵝場肇蓮譜的記載也高度吻合,詳細程度超過興寧坭陂鎮陂塘口與黃垌村祖源地受損的餘氏族譜,很可能與其外遷多地的餘氏老譜綜合,可補充完善興寧餘氏族譜。難怪經過一年多以《四川隆昌餘氏恭請雄彬版主和興寧知情族胞賜教》、《隆昌餘氏老族譜指引後裔認祖歸宗到興寧》等帖在《餘氏家族網》請教、研討,著重與該網的興寧譜比對,得到認同,進而與興寧人餘雄彬交換兩地族譜。當2013年春節把汝彰譜、汝康譜和石鵝場肇蓮譜寄到興寧餘氏,對方馬上確認隆昌餘氏認祖歸宗成功。
族人只需動腦想一想,四宗支老譜雖然記載後人的數量懸殊,但是卻用最少百分之十二,最多百分之四十五的篇幅,來記載興寧餘氏祖先,難道不是怕後裔忘了祖先,而指引後裔認祖歸宗到興寧嗎?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興寧餘氏收到隆昌寄去的九套隆昌餘氏族譜後,有的還沉浸在找到數千外遷宗支的喜悅中,有的就大發悲聲,進而抱頭痛哭。原因是看到“鐵改餘”原由序等,怎麼都不能原諒:

“我們由余的後裔,遷到四川就忘了祖宗,居然去找蒙古人當祖宗!”他們把隆昌餘氏一百多年習慣的既堅持來自廣東,又堅持出自“九子十進士”的說法認定為源流不清,亟需在認祖歸宗的基礎上正本清源。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當我們靜下心來細究1994年興寧餘氏族譜,不難發現隆昌四宗支老譜容易被誤溯的原因。該譜前53頁相當於總譜,記載多個序,主要記載:一是生於2730多年前的始祖由余公,被秦穆公封為宰相,助其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等。二是後人以公名為姓,一支姓餘,前五十二輩先後以秦朝宰相百里奚和蹇叔的贊詩為字輩詩。三是從由余公逐代繁衍到志銘公十兄弟和悠遠公等興寧開基祖,記載他們及部分旁系祖輩的詳細實錄和不同程度的簡介。從54頁起,才依次介紹興寧各個宗支族人簡要信息。現隆昌三修譜予以承繼,故與之相同。如果把興寧的老譜只載傳宗支譜,就必然丟掉始祖和大部分先祖。而隆昌四宗支老譜及石鵝場肇蓮譜,就恰恰表現為只載傳宗支譜,其形成的共同最大缺點,就是僅從興寧始祖起記載。雖然汝康譜、永寧譜載源自由余,但並未承繼興寧總譜從由余公逐代記載到興寧始祖,客觀上這四宗支譜都造成後裔追溯困難與誤溯可能。這種變故也發生在興寧餘氏最大宗支志銘公後裔遷四川成都龍泉區洛帶鎮、西河鎮、青白江區福洪鄉、四川德昌縣麻慄鄉等地的餘氏,《鐵改余姓總譜》第87頁集中記載了六支。雖然志銘公與我們興寧始祖志欽公是親兄弟,但是記載的鐵改餘始祖不是根六公,而是其長兄秀一公。他們同我們一樣面臨著

“認祖歸宗”“正本清源”的重任。如果能借鑑我們的做法,則困擾他們認祖歸宗和正本清源的關鍵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隆昌餘氏偏偏發展太好,汝彰公白手起家,“昂、昇二祖繼之租踰三萬”,形成全縣餘、郭二姓之勢,感受到沉重的溯祖壓力。當時承梁公“遊學錦城(即成都)所遇頗多同姓,詢其籍貫,皆雲出自九子十進士”

,因交通不便未能與興寧餘氏聯繫,又“復無他書可證”,不得已跟著潮流,一修族譜據長壽縣餘氏舊譜,將志欽公上溯至一貫公,認其父是根六,成為與“鐵改餘”的惟一聯繫,認始祖是鐵世義。另外三譜也載入“鐵改餘”原由序等。經138年口口相傳,隆昌餘氏許多族人對來自廣東,屬於“鐵改餘”已深信不疑。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現在究竟應該怎樣評價承梁公與另三宗支溯祖記載的功過是非?應該以興寧餘氏族譜,還是以隆昌餘氏老譜來確認我們的始祖及源流?前者顯然不能割裂當時老譜自身的侷限、家族溯祖的壓力、族譜交流的不暢、交通通訊的艱難,特別是“鐵改餘”成為潮流。後者肯定以興寧餘氏族譜為主,隆昌餘氏老譜為輔,甚至還需要引用隆昌其他餘氏族譜、《鐵改余姓總譜》等。由於兩問題緊密交織,為正本清源,以下循此族譜順序予以考證。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一:所有族人遵從老譜所記來自廣東興寧,理應以興寧餘氏為準認同始祖和源流。現在已經實現認祖歸宗,已知興寧餘氏族譜記載始祖為由余,逐代順衍到八十世即興寧十二世(興寧譜缺4世,記為十三世),而隆昌四始祖就來自興寧十二世,其中沒有斷代、沒有異議,隆昌餘氏就應毫無懸念地承繼認同並廣泛宣傳。因此,始祖的惟一性就派生出對餘氏其他始祖與源流的排他性,“屬‘鐵改餘’”的說法即不能成立。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二:據汝康譜載:“餘下邳郡,望出新安,昔顓頊高陽氏,系軒轅皇帝之孫姬星,善造鐵槍鐵炮,平服外國,聖朝封為鐵槍大將軍,因以姓鐵。鐵龍之孫鐵標逃至秦,更姓秦由余,及後子孫以字為姓,因此姓餘。”永寧譜四支譜為先後手抄,保持同一記載,只是最後記為“因此姓鐵”。但由余以字為姓,只能姓餘不可能姓鐵。從上下文看,不可能鐵改餘再改鐵,故應是筆誤。此兩譜與興寧譜載雖有差異,但都載源自由余,與興寧餘氏保持一致,並在約138年前引入“鐵改餘”後堅持未刪,永寧譜並位族譜最前,實際也是為了讓歷史來檢驗。現在歷史已經證明,纂修族譜之人堅持得好,功不可沒!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三:道光六年汝彰首纂譜根本未涉“鐵改餘”。據稱“鐵改餘”發生在640年前的瀘州鳳錦橋即現瀘縣福集橋,到隆昌城僅約三十公里。“鐵改餘”約450年後的道光六年,繼恩公在首纂汝彰譜時,可能沒有看到“鐵改餘”族譜,也可能看到,但認為其與隆昌餘氏沒有半點關係,還可能感到認祖歸宗應該以興寧餘氏為準,沒有十足的把握不宜採信。總之,首纂譜隻字未涉“鐵改餘”。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四:承梁公引入“鐵改餘”的操作、背景與質疑。首纂52年以後即光緒四年,一修族譜的重任交給承梁公。由於隆昌位於成渝至瀘州等地要衝,可能家族早已感受到“鐵改餘”潮流,曾到成都遊學的承梁公更體會到“頗多同姓皆雲出自九子十進士”。或許看到的大禹、越王勾踐、閩君瑤公、由余之後的餘氏族譜都不能與首纂譜連接溯祖,獨有主張“鐵改餘”的長壽縣餘氏舊譜可連接溯祖,於是在一修序中寫下“詳考各譜,一姓數祖……獨有元時清水塘九子一女十進士,合考各譜乃我餘氏根源,非他族所可紊。今據故譜所載逐次詳列,不敢妄贅一辭。”但其只記考證結論,未記考證依據,究竟是當時找到的依據較為勉強?還是受惜墨如金,序和相關附識一共才400字所限?且逐次詳列者並未說明,推測一是從志欽公上溯至一貫公,再認其父是根六,認始祖是鐵世義,共上溯十世,簡記生平,更早始祖則未知。二是“鐵改餘原由序”,三是其他鐵改餘內容。可貴的是承梁公在附識中質疑“何以元史未為列傳?”“何以列妣張、舒、潘、洪皆出漢族?”認為“未知何故,事均可疑”,坦陳“未及討究根源”,“復無他書可證”,似不認蒙古族,不認成吉思汗,也似為今日否定“屬‘鐵改餘’”埋下伏筆。他在附識結尾還評價:

“然九子十進士之名稱無論何地皆異口同然,似又灼然可信者。故自健祖以上不敢臆斷其非,仍遵舊譜列入,健祖以下則統系較晰,履歷昭然,因附識於此。”此處“故”字前後的因果關係值得深入研究。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五:承詮公在二修族譜的按語及附識中明確提出的質疑。不知是否針對承梁公強調的“據故譜”、“遵舊譜”,承詮公在“鐵改餘原由序”後的附考中一再寫道:“謹按此條乃先堂兄瑞雲(承梁字)所引”、“此條亦瑞雲兄所引”、最後並明確寫道“按:以上各條自長壽縣餘氏舊譜傳來”,才知變身“鐵改餘”皆因認長壽縣餘氏舊譜為隆昌餘氏故譜並“據故譜所載逐次詳列,不敢妄贅一辭。”同時,承詮公在二修附識中寫道:

“十進士之行跡不一……未知所據何譜?”“未審獻賊亂時,在隆之祖或沒或逃,狀況若何,則舊譜所未詳耳。”“而由伯五郎上溯至義祖則瑞庭(承梁又字)堂兄據他譜所增也。”就明確質疑我舊譜並未記載“十進士”“在隆之祖”到過廣東,怎麼可以根據他譜來確認廣東遷隆始祖汝彰公是“鐵改餘”後人呢?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六:

《鐵改余姓總譜》第60頁全面介紹根六公,其生年、生子、創立字輩、行跡分佈等,無一認同一貫公及後裔。由於年齡需要比較,按順序先看始立字派:“德永示子,宀承草發,力崇木世,龍玉儒先,金心水正,一本萬元”。根六公字德成,僅生一子永泰,四孫餘禎、餘祥、餘福、餘祐,曾孫子俊等,字派如此是否打破常規?關鍵是一貫公後裔的字派“象原明秀文志……”與二十四字派沒有一個相同。則一貫公如果是其子,為什麼不遵根六公的字派?再看生子僅永泰,並無一貫,則一貫公還可能是其子嗎?三看其後裔散居於四川青神、瀘州、內江、長寧、敘永、珙縣、成都,貴州畢節、黔西、修文、清鎮、貴陽、遵義、息烽、浽陽、湄潭、金沙、仁懷、赤水、大方、水城,雲南鎮雄、大關、永善等24市縣,沒有隆昌、沒有長壽,更沒有廣東興寧!借用承詮公所問“未知所據何譜?”且一貫公及廣東興寧遷隆的四始祖真有一點依據是根六公後裔嗎?另外,《鐵改余姓總譜》第109至116頁記載根六公房達78支,有48支從兒子記載的,全部是永泰或永字輩;其餘都不顯示兒、孫等,即空白十多世,再連續記字輩。如第111頁在空白十七世的位置後,只記載了隆昌縣支系的大繼曰承志等十五字輩,大字輩以前包括一貫公等未記載,再次否定了一貫公是根六公之子。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考證七:據《鐵改余姓總譜》第49頁、60頁述:根六公生於1312年;第240頁記:鐵木真號成吉思汗,生於南宋高宗三十二年即1162年。但據1994年興寧餘氏族譜第42頁載:一貫公生於南宋高宗二十八年即公元1158年,父是崇龜。則一貫公比成吉思汗大4歲,比根六公大154歲,決不可能是成吉思汗之後、根六公之子!由此切斷了隆昌餘氏與“鐵改餘”的惟一聯繫,使“健祖以下則統系較晰,履歷昭然”也無從說起!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綜上,從一至三特別是一就可以確定,我們興寧遷隆昌餘氏的始祖是秦穆公宰相由余公。由余公為400年後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奠定了春秋大國之基而聲名顯赫源遠流長。從三至七可見,受當時前述主客觀因素制約,在“未及討究根源”、“復無他書可證”的情況下變身“鐵改餘”,但與真正“鐵改餘”根六公的生年、子孫、字輩、分佈等核心信息完全不吻合,是對是錯已經昭然。現在客觀分析,承梁公將志欽公準確上溯到一貫公,在附識中記載質疑、溯祖操作與背景等,做得對!有利於後裔還原當時的境況,分析問題的癥結,探究解決的途徑,查詢相關的資料,科學研討予以突破。也啟示後裔面對修譜的重大問題,一定要反覆論證務求準確,詳細記載傳留後人。還應明確一修族譜並非個人行為,具有一般修譜的意義和功能。當時的族長、修譜主任等對功過都負有責任。每個宗族都把始祖和源流列為不能含糊的大是大非問題,如果只是顧慮許多族人自認“鐵改餘”而難以接受突然的轉變,不敢面對和修正錯誤,就必然愧對先祖,誤導後人,難以向興寧餘氏、隆昌餘氏及關注隆昌餘氏的人們交代。事實上,

隆昌餘氏除了汝康、永寧兩宗支老譜堅持源自由余外,至少還有兩宗支譜明確宣佈與“鐵改餘”無關:一是復新公後裔遷隆石鵝場肇蓮譜,其序中載“至聖主搬詔入往川省,親朋往者濟濟,乘風謀者洋洋。我祖泰生帶男五人亦遂往川,……異日有同宗共族祖子孫或異居各派乃觀譜遂昭昭矣,若姓鐵而改姓餘者,實非餘氏之脈流亦昭矣。”相應的該譜沒有載入“鐵改餘”信息。二是龍市鎮彭家溝餘氏,2002年重修族譜載其系廣東興寧志銘公三子宗保公之後,該譜記載了清朝道光年間族人所閱的“鐵改餘”譜序,明確批註:“但其間與我祖之脈無有接頭處。今故錄此,以備後有參考焉。”隆昌尚有約一半的餘氏不知其族譜,類似記載可能還有。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總之,堅持“源自由余”和不屬“鐵改餘”,應該是隆昌餘氏三修族譜的莊嚴宣言。上述同類宣言數百年在宗支內肯定有正面影響,對其他宗支也可能潛移默化。當近年“鐵改餘”大行其道,距“鐵改餘”聖地瀘州鳳錦橋即福集橋最近的隆昌竟然沒有什麼族人響應。而三修族譜以來,一些外地“鐵改餘”的活躍人物問及對“鐵改餘”的態度,獲得簡要回復後,也表示接受編委會不屬“鐵改餘”的宣言。這啟示我們:實事求是做好宣傳,族人認識可以轉變。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須澄清的“鐵改餘”問題商榷

為確保不愧對先祖,不誤導後人,真誠希望族人仔細研讀、深刻理解、大力宣講本商榷及下列各譜載證據:包括汝康譜載興寧祖屋山向圖、積學公、敬全公墓葬山向圖;汝康譜、永寧譜載始祖由余;汝彰譜載承梁公序、附識及鐵改餘譜系圖;承詮公按與附識;興寧餘氏譜載始祖由余、一貫公生年及其父;《鐵改余姓總譜》全面介紹根六與只記大繼曰等字輩等,以迅速統一到“源自由余”和不屬“鐵改餘” 的莊嚴宣言。這些關鍵圖文拍照展示於彩頁。上述老譜文字橫排加標點後集中於相應老譜序。鐵改餘原由序及其他鐵改餘內容亦橫排加標點後集中於附錄,以此將隆昌餘氏各老譜的全部信息都予保留。編委會特將本商榷記載於三修譜,還擬將三修譜精印並和各老譜複印或拍照複印捐贈縣圖書館、檔案館,方便查閱。歡迎大家提出意見、建議、質疑甚至提出商榷,通過討論、爭論深化認識,統一思想,徹底解決隆昌餘氏認祖歸宗與正本清源的重大問題。

隆昌餘氏三修族譜編委會

二〇一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