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第一個文獻:

https://baike.so.com/doc/7537297-7811390.html

滎陽市人民政府簡介

滎陽位於鄭州西15公里,是河南省距省會最近的縣級市,下轄9鎮3鄉2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風景區管委,人口59萬,面積908平方公里,其中城鎮建成區面積17平方公里。滎陽是象棋的故里、鄭氏的祖地、閥門之鄉和建築機械之鄉。近年來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縣(市)、全國科普示範試點縣(市)、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國家衛生城市、省級園林城市、河南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市和35個擴權縣市之一。

滎陽概況

滎陽人傑地靈,文化燦爛。歷史上,滎陽曾湧現出許多著名人物、社會賢達和仁人志士,戰國時法家人物申不害、唐朝"詩、書、畫"三絕的文人鄭虔、晚唐詩人李商隱都出生於滎陽,宋代的王博文父子三朝為官,史稱"三朝樞密史,九子十進士"。李白、杜甫、王維、韓愈、歐陽修、阮籍等文人墨客也都在此寫下了千古絕唱。可謂"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滎陽山川秀麗,古蹟眾多。境內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200多處。省級風景名勝區環翠峪,面積24平方公里,景區集山、林、水、石、溶洞、古城堡、稀有植物為一體,環境清幽,景色秀美,素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環翠風景冠中州"之美稱。滎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因滎陽"群峰峙其南,邙嶺橫其北,東擁京襄城,西跨虎牢關",故有"東都襟帶,三秦咽喉"之稱,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所以古戰場遺址遍及全市,最著名的有楚河漢界的鴻溝,劉邦、項羽爭雄的漢霸二王城,劉、關、張三英戰呂布的虎牢關等。豐厚的文化底蘊在滎陽沉積了豐富的文化遺產,著名的有青臺仰韶文化遺址、鄭國京城遺址、劉禹錫墓、飛龍頂、"天中三林"(少林寺、竹林寺、洞林寺)之一的洞林寺等。

滎陽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分佈廣,開發前景廣闊,已發現的有20多種,探明儲量的有原煤、鋁礬土、大理石、石灰石、花崗岩等12種。其中原煤儲量豐富,總量達6億噸。水資源豐富,市區建有水廠2座,日供水能力3.2萬噸。黃河沿滎陽市境西北流過,岸線長達45公里,地上地下水資源豐富,土壤結構好,土地肥沃,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花生、冬桃、金銀花、石榴、柿子等。河陰石榴古為宮廷貢品,久負盛名;萬山冬桃一枝獨秀,享譽中州;滎陽柿子甲天下,柿餅以質軟糖多,馳名中外,柿霜糖更為世上珍品,藥食兼優。

滎陽交通便利,能源充足。310國道、連霍高速公路、鄭州西南繞城高速、隴海鐵路、鄭西客運專線貫穿全境,南水北調、西氣東輸在滎陽交匯。境內構築起"三橫三縱"的公路主骨架,形成了30分鐘滎陽生活圈。全市村村通油路,是河南省一類公路縣(市)和公路金牌縣(市)。滎陽電力充足,現擁有電廠5座,國電集團2*60萬千瓦滎陽電廠正在建設中。

滎陽經濟結構合理,工農業基礎雄厚。滎陽已進入工業化中期階段,工業已成為全市經濟的支柱,全市工業企業達7051家,其中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有262家。滎陽工業門類齊全,在國家確定的41個工業門類中,滎陽就佔31個,主要集中在機械製造、建材水泥、醫藥化工、電力煤炭、金屬冶煉等領域,閥門、汽車、水泵、醫藥、機械製造、精細化工等幾十種拳頭產品享譽國內外,其中閥門、建築機械的銷售佔全國的1/3,少林汽車產銷量名列全國客車生產企業第4位,已經走出國門,遠銷東南嚴,瑞龍乳安片更是以其獨特的療效深受全國各地患者的好評。

近年來,根據省市中原城市群經濟隆起帶、鄭洛工業走廊的發展戰略的部署,結合滎陽獨特的區位優勢,提出並堅持了"東引東進"戰略,積極主動向鄭州接靠攏,接受鄭州的輻射和帶動,通過城鎮化打造工業發展平臺,通過工業化夯實城鎮化基礎,通過城鎮化與工業化的良性互動,縣域經濟發展明顯提速。2007年生產總值完成241.3億元,財政收入10.17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44.6億元,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分別為11192元和6549元,進入縣域基本競爭力全國百強。

第二個文獻: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九子十進士”發生在宋朝而非元末明初

西南地區眾多的鐵改余姓,除了傳統余姓入川后“冒籍、冒姓求蔭以自庇”外,盲目的統宗統系修譜方法,也是導致明清以來入川傳統余姓趨附名門,冒接世系,亂認先祖的重要原因。明清有影響的鐵改餘譜,不少都是聯宗譜,隨意上溯,攀援望族,趨附名門,冒接世系,亂認先祖的現象普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