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嘻嘻深度研究所:明日之后爆款背后 宝可梦首周销量300万

明日之后预约量超过了1500万,并在上线之后长期居于免费榜首,畅销榜Top 5。它是网易近期最大的爆款。玩法思路:通过采集和战斗,维持多项生存系数的平衡,获取资源,制造道具,不断提升角色的生存质量,解锁新的内容。

玩嘻嘻深度研究所:明日之后爆款背后 宝可梦首周销量300万

游戏画面应该也达到了国产生存手游的最高水准。它用较为细致的建模和光影效果表达了昼夜更替,不同天气状态和地理环境的写实状态,场景设计也能传达出末世的感觉。

从上线版本看来,《明日之后》已经成为了一款兼备生存、战斗、建造和竞技四种核心元素的产品。在末日题材的人气支撑下,它呈现了一种丰满的玩法框架。这样的产品,在目前移动端市场可以说是别树一格。

与当下大众理解的生存玩法不同,在《明日之后》立项的2015年,《H1Z1》初出茅庐、《PUBG》仍未出现。甚至乎据此前报道称,游戏的构思也仅源于制作组成员对生存游戏的热爱。

玩嘻嘻深度研究所:明日之后爆款背后 宝可梦首周销量300万

由于移动端的制约,大品类末日生存手游在设计上不同于以往的产品。游戏对于生存难度、社交互动、玩家体验等方面需要重新取舍。因此,在经历四次探索后,《明日之后》才最终以这个强调生存体验为主,社交和竞技并存的形态出现。

诚然,这也许是大品类末日生存手游最适合当下市场需求的表现形式。当然,玩法是一部分,但在笔者看来,制作组对于末日世界细节呈现的追求,同样是游戏值得肯定的方面。

一般来说,直接复刻被市场验证的玩法,风险可控,项目的收益自然更有保障。但是这种操作似乎并不是网易的心仪之选,相比之下,他们反而更喜欢走出自己的路,所以网易总是在“不按套路出牌”。

总的来说,《明日之后》比较完整地还原了生存游戏的基础玩法,也通过比较硬核的生存设定和战斗设计还原了生存游戏的体验。但在基础上,它还设计了大量交互玩法,并希望这些玩法成为玩家游戏中后期的主要乐趣来源。

在本周,精灵宝可梦的官方推特宣布,这款游戏发售首周的全球销量已突破300万份,刷新了NS平台发售首周的最高销量纪录。

玩嘻嘻深度研究所:明日之后爆款背后 宝可梦首周销量300万

在游戏发售后,它还是无可避免地获得了玩家两极化的评价。一些核心玩家给出了一星差评,并给出了尖锐的批评:“都8102年了,生蛋、带道具、骑自行车、钓鱼、天气等前作的要素,这游戏通通没有,还能有什么乐趣可言。”

另一些玩家则给出了五分好评,认为游戏在皮卡丘和伊布的角色表现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而且玩法方面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上手难度较低。

比如这款游戏在宝可梦捕获上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取消了大部分宝可梦捕获过程中的对战过程(超梦、三圣鸟这些神兽则需要击败后才能捕捉),只需扔出精灵球即可完成捕获。

游戏还根据数据情况展现出不同宝可梦的个体大小差异,此时主人公可以骑在猫老大或者风速狗的身上一路狂奔,可以搭乘喷火龙、化石翼龙在空中飞翔。

玩嘻嘻深度研究所:明日之后爆款背后 宝可梦首周销量300万

此外,砍树、冲浪、飞翔等秘技也不再占用宝可梦技能格,而是全由默认主角宝可梦皮卡丘或者伊布学会并使用。虽然技能不能供其它宝可梦使用,但也因此使玩家不必斟酌携带哪些秘技宝可梦,简化了相应的游戏操作。

本作打通了与《Pokemon GO》的数据,在玩法上也和后者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认为是宝可梦这一IP想要将移动端之前积累的用户转移到NS平台的宝可梦游戏上。只不过,以核心玩家的视角来看,它迎合了泛用户的喜好,但也损失了部分有趣的玩法,使其变成了以宝可梦捕捉为核心乐趣这样一款玩法轻度的产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